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蒋卫东 《企业经济》2003,(11):176-177
我国加入WTO后,针对商业银行竞争的白热化,如何提高市场营销效率一直是各国有商业银行有识之士必须直面而又感到棘手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尝试提出一种全新的贷款运作模式--跨越贷款分类进行贷款定性运作.文章提出问题后,对定性贷款涵义、适应范围、办理条件进行了界定,介绍了三种常用操作方法和值得注意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蒋卫东 《企业经济》2003,(11):176-177
我国加入WTO后,针对商业银行竞争的白热化,如何提高市场营销效率一直是各国有商业银行有识之士必须直面而又感到棘手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尝试提出一种全新的贷款运作模式———跨越贷款分类进行贷款定性运作。文章提出问题后,对定性贷款涵义、适应范围、办理条件进行了界定,介绍了三种常用操作方法和值得注意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熊卫国 《企业经济》2007,(12):140-142
小企业贷款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拓的新市场,能否有效拓展小企业贷款市场已成为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本文从商业银行贷款流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企业贷款业务现状,找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在经营贷款资产谋求最大利润的同时,也伴随着与生俱来的风险.实行科学合理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因此,商业银行贷款资产风险的分类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具体实践作一些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快速扩张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快速扩张描述 1998年以来,我国福利性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为之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也随之持续快速增长。1998—2007年,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从2680亿元猛增至4.8万亿元,10年间增加了17.78倍,远远高于各项贷款3.03倍的增长速度;同期,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3.12%增加到2007年的18.34%,年平均增幅高达36.69%,高于各项贷款年平均增幅(13.41%)23.28个百分点。增幅与比重两项指标均显示,10年间商业银行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已成为扩张最为快速的业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逐渐增加,但是对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还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还款问题在当前的商业银行发展中成为逐渐关注的问题,如果按揭贷款还款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还款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资产,同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之一的贷款业务产生的利息收入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以及资产质量、客户结构和市场竞争力都受到银行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文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中的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以此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定价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目前国际上商业银行的一个普遍做法。这是因为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有利于银行业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信贷管理,按照国际惯例全面推行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业加入WTO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国家逐渐放开对企业贷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也将逐步从原来的规模竞争转向价格竞争,转向风险定价的竞争中来。文章首先阐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委托—代理框架,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给出一个合理的贷款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汽车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汽车金融公司不断崛起,抢占了商业银行的大量市场份额.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行业银行该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亚林 《审计月刊》2009,(11):38-38
从2002年起,我国各类银行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如何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是重点问题之一,一直为社会重视。各商业银行把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银行内部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真实、准确一直是金融审计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近几年金融审计的实践,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业务的审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审计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最近,西安市审计局在对市黑河水利枢纽工程预(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对市商业银行审计时发现:1999年度省建行营业部在结算贷款利息时将不属于枢纽工程指挥部的贷款利息五笔计1142191.93元从该项目银行帐户划走;市商业银行在国家降低利率后仍按原利率计算,多结利息2439300元;上述两项共多计利息358万元。对这些情况西安市审计局领导极为重视,要求驻商业银行审计组协助督促市商业银行立即检查纠正多收利息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多收的利息已抵顶黑河枢纽工程项目2000年三季度应付利息。建行多计利息问题正在督…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融通资金来获取收益,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说贷款业务就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有效的贷款定价方法成功获得了较高的贷款收益率。在我国,随着进入WTO后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将逐步扩大,贷款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对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认识比较并吸取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和方法也成为我们确定贷款价格从而更好赢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就业的主要经济部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缺乏资金的问题,而作为我国资金主要提供者的商业银行由于种种限制很难为中小企业贷款。建立必要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商业银行建立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管理制度,就能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担保制度在制度设计和执行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将对商业银行贷款担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详细分析其原因,从贷款人、借款人以及社会经济大环境的角度进行探讨,并从宏观的经济转型、担保行业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微观的经济主体内部监管与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大学生贷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面向大学生的商业银行贷款和网络平台贷款进行了对比,得出商业银行贷款比网络平台贷款业务更优质的结论,为商业银行进入大学生金融业务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非均衡运行的新常态,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将逐步向“讲质量”转变。2013年7月央行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后,商业银行迎来信贷资产自主定价的新时代,如何适应新常态下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永恒的主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现状,揭示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常态下优化贷款定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是现在信用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对于银行的消费信贷.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消费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项目,但是在扩大贷款的同时,银行也将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本文着重研究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所面临的最根本的、最难以处置的风险一信用风险.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的个人信用和消费信贷的现状,然后说明了个人信用在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信用风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传统的核心业务,也是最主要的盈利性资产,但同时又是一种风险很大的资产。因此,为了避免和减少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贷款过程的内部控制,使商业银行贷款的内部管理不断趋于完善。而内部审计作为商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浑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笔者就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一、内部审计在信贷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内副审计是一项管理活动,它独立评价一个组织的控制系统的充…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32):49-50
通过回顾以往银行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中国的商业银行经历了一个从传统专业体制向市场化体制转型的过程。本文主要运用了从2002年到2007年五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从贷款的角度来对市场竞争、产权改革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为转变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