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对新股发行的影响,探讨了发行制度与新股定价等相关问题。本文发现改革后新股发行价上升使得首日折价水平显著下降,同时新股发行价与反映公司质量的财务特征变量相关度增强。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2009年的发行制度改革对于IPO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完善具有贡献,进一步揭示了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一级市场价格发现制度的欠缺是IPO高折价以及IPO价格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璐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51-153,212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价格又称新股发行价格,是指拟上市公司与其承销商共同确定的新股一级市场发行价格。IPO在一级市场上是否合理定价直接关系到股市是否健康发展,用IPO发行价格作为因变量,用影响IPO定价的诸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包括公司经营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证券市场信息、投资者需求信息等,以分析这些信息是否在IPO价格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即IPO在一级市场上定价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3.
新股发行市场即通称的IPO市场,我国称之为股票发行一级市场,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称为首次公开发行(IPO)。由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法律经济制度背景、文化传统、证券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等参差不齐,导致各国新股发行制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取得进入IPO市场资格之后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新股发行价格,即IPO定价,IPO定价恰当与否是目前国际财务界公认的难题之一。IPO市场的准入机制及定价模式决定着一级市场的运行效率,当前,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比较国际成熟市场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得到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纪鹏  曾斌 《经济》2013,(Z1):128-129
IPO堰塞湖犹如利剑高悬,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迫在眉睫。而郭树清主席在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时,新股发行改革依然是任务重点。制度创新是改革过程中初始成本最低的触发点,但通常又是成效最大、影响最深、见效最快的变革。对于发行制度改革本身,在2012年4月发布了关于发行体制改革的最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涉及了发行询价定价等问题,但仍然没有触及发行制度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IPO堰塞湖犹如利剑高悬,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迫在眉睫.而郭树清主席在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时,新股发行改革依然是任务重点. 制度创新是改革过程中初始成本最低的触发点,但通常又是成效最大、影响最深、见效最快的变革.对于发行制度改革本身,在2012年4月发布了关于发行体制改革的最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涉及了发行询价定价等问题,但仍然没有触及发行制度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如何疏导800多家在审IPO企业形成的堰塞湖困境,重振投资者信心、扭转二级市场的低迷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最紧迫的问题;而从长期来看,继续发行制度改革、鼓励市场创新、完善证券法治建设、落实退市机制等问题同样关系着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全局,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6.
全流通时期IPO的市场定价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新股"三高"和首日破发现象是由发行制度内部各个环节脱节造成的。兼顾新股发行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同步的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破解目前新股发行出现的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7.
吴佩  姚亚伟 《当代经济》2008,(3):130-132
本文通过构建影响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多因素模型对IPO抑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缩短新股发行日至上市日的时间间隔、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的新股询价机制改革以后,新股发行正式取消了询价的"窗口指导"。文章以2009年政府对新股发行的"窗口指导"改革为背景,选取改革前后在我国A股中小企业板上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边界模型,对"窗口指导"淡化前后新股发行定价中的折价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改革以前新股折价行为显著存在,且折价程度不容小视,新股故意折价是IPO高抑价的来源之一;而2009年改革后新股折价行为消失,IPO抑价几乎完全来源于二级市场对其估值过高。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6,(7):158-172
风险要素披露是资产有效定价的前提,本文研究了我国发行新股时《招股说明书》中风险因素的披露状况以及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公司所披露的总风险越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越多,IPO抑价越低、流动性越强。第二,从公司披露意愿来看,未来业绩差的公司较业绩好的公司有更强的披露意愿,这并不是因为业绩差的公司更为诚实或是更为聪明,而是为了规避未来业绩下降所带来的行政处罚。第三,从市场反应来看,面临诚信危机的证券市场,坦诚披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会收获更多的市场奖励,即公司的新股发行效率提高。最后,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创造性地构建"模糊指数",对含糊其辞的风险披露予以甄别,检验结果与前文一致。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跳出了以往的计算机文本搜索方式,首次以人工阅读方式度量风险。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即将推行的注册制新股发行具有重要的预测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纪鹏  曾斌 《经济》2011,(7):54-55
长期以来,新股发行被视为是各方"多赢"的环节。据统计,199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IPO平均首日收益率高达137%,这意味着在证券发行的一级市场留下了超额利润,尽管经过多次新股发行体制和定价方式改革,但限制规模、  相似文献   

11.
IPO定价效率一直是我国新股发行市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2006年9月16日《证券承销与管理办法》颁布后至2008年12月31日深圳中小板上市新股为样本,从参加询价的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类型这两个维度来研究机构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新股定价效率。研究发现参加询价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与IPO抑价率正相关;参加询价的机构投资中基金、券商所占比例与IPO抑价率负相关,而财务、信托投资公司所占比例与IPO抑价率正相关。这一发现丰富了对询价制和机构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重启之后的中国证券市场,是否能有效地消除各种弊端,抑制首日超额收益过高等异常现象?文章选取我国IPO重启以后发行的新股作为样本,从信息的不对称、承销商的声誉、我国特殊的新股发行制度以及我国投资者的情绪四个角度对我国IPO重启首日超额收益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并力图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确定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形成两个环节来解释我国的IPO首日超额收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促进我国的上市公司对IPO进行合理定价,优化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A股市场IPO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发现,股权分置下新股供给限制、流通股的流动性溢价、二级市场价格控制,使得新股二级市场价格系统性偏离了发行公司的内在价值。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样本的回归分析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反映的公司内在价值信息相对有限,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因而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IPO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2013,(1):117
<正>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仅5家中国企业IPO,其中仅登陆NASDAQ的"多玩YY"上市前获得VC/PE支持,VC/PE机构IPO退出本月降至冰点。2012年,国内二级市场本就低迷,再加上证监会进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同时又放缓了新股发行审核速度,回报本就缩水的VC/PE机构目前IPO退出几近无望,这对于退出一直依赖IPO方式的VC/PE机构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因此,在资本市场低迷时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建立股票市场以来,一直存在严重的IPO抑价过高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筹资效率.随着近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关于我国IPO抑价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再度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从新股发行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分析了我国IPO抑价的现状与高抑价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由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对IPO抑价发行进行实证研究,不论是新兴证券市场还是接近有效市场的成熟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新股均存在三个异常现象,即定价偏低(Under Pricing),发行高峰期(Hot Issue Market),新股长期弱势(Long-run Underperformance)现象。本文着重关注IPO抑价现象,力图解释"IPO之迷",为中国有效、稳定、科学的证券市场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IPO财务造假及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等事件层出不穷,使得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频频被罚,本文结合欣泰电气案例,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监管环境三个方面对IPO审计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IPO不断暂停与重启的现状与IPO制度之间存在的可能联系,进而剖析我国IPO制度的演变历史在发行定价制度、发行审核制度、发行配售制度这三个方面的体现,并从制度的立足点、新股高定价、保荐人制度、新股分配申购等方面分析现有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股又到追捧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股高开是必然,低开是偶然。这一A股市场的"传统"成为投资者们追捧新股的原动力。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实施和启动,"炒新"再度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话题。7月10日,IPO重启后的两单新股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上市。虽然监管部门对新股上市首日的价格波动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性规范,同时相当  相似文献   

20.
IPO核准制中发审委员是否会因其审核的质量而被证监会问责?文章运用2006-2012年中国 A 股市场审核发行的新股数据发现 ,在发审会的7名发审委员中,未达到最大可能任期就被撤换的人数与公司上市当年发生业绩变脸的概率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证监会知晓发审委员的审核质量,但并没有对审核质量不佳的"问题"发审委员进行公开问责,而是代之以隐性问责 ,即在发审委换届时将其撤换.这一发现支持了 IPO注册制中将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从而提升监管独立性的举措 ,也为注册制中聆讯委员会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启示.文章认为,披露更多的审核信息 ,增加对审核人员的奖惩力度,是提升 IPO审核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