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贸易方式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丽鹤 《技术经济》2010,29(1):77-81
本文利用出口扩展模型,比较分析了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般贸易出口增长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贸易进口增长则阻碍经济增长,但不显著;而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增长则显著弱化了中国经济增长,其贡献度低于一般贸易出口。鉴于此,本文认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内采购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边限检验法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5年所形成的时间序列经济数据,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开放有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事实开放比法定开放的作用更大,同时也发现了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3.
正《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议的签署极大地丰富与完善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内容,标志着两岸经济大合作的持续深化和提升,两岸贸易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取得了新进展。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顺利实施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新契机、拓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华网消息:1月16日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正式生效,标志着两岸金融开放鸣枪起跑。据悉,MOU生效后,将有7家在大陆设立代表处满2年的台湾银行可升格分行。而台湾方面也透露,  相似文献   

5.
如何引导金融开放战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2005—2021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开放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器”式的激励作用,该结论经内生性处理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开放会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提升创业活跃度等渠道优化经济发展质效。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营商环境越好、金融结构偏向市场型的地区,金融开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且两者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当两者都跨过一定门限区制之后,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果大大增强。此外,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金融开放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得到了证实。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及优化营商环境与金融结构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加深对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引导金融开放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1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结构性”驱动作用,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驱动作用尤其明显。与资本流动强度相比,金融业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促进效应更为显著。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中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金融开放对其驱动作用呈依次递增态势。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开放会通过激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渠道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金融监管强度较高的地区,金融开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存在非线性门限效应,当其跨过一定门限值之后,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强的驱动效果。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可靠的理论与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瑛  盖起军 《生产力研究》2002,3(6):118-120
目前 ,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扩大内需日益紧迫。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邓小平对内开放理论的认识 ,明确经济技术协作系统 ,是对内开放的组织者和生力军 ;支持横向经济技术协作 ;重视和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加强经济技术协作系统的内外联系 ,以加快国内大市场的形成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回眸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中,中国经济也掀起了巨大的改革浪潮,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余年的开放发展,改善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上演了一段炫目的传奇。但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张春生  吴超林 《经济评论》2007,148(6):152-157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于1995年由Obstfeld和Rogoff所开创。与传统的贬值理论及开放模型不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融入了微观基础(价格粘性及不完全竞争)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从而对现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表明,进出口替代弹性、跨期替代弹性、不同货币定价、投资增长及消费的货币需求弹性等因素都对贬值的贸易收支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压抑程度的综合指标,并利用FA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压抑的有关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金融压抑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效应,但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和长期贸易顺差,而且从长期来看,金融压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较大幅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通胀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加入金融转化率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出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金融效率(转化效率和配置效率)和金融数量(储蓄总量)方面,并得到金融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最后利用所得结论,对我国转型经济中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作用展开分析,认为我国金融转化高效率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目前这一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加入金融转化率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出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金融效率(转化效率和配置效率)和金融数量(储蓄总量)方面,并得到金融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最后利用所得结论,对我国转型经济中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作用展开分析,认为我国金融转化高效率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目前这一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了。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储蓄率的增长、提高储蓄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利用效率,最终推动经济的增长。以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为基础,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构建贵州省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模型,并用贵州省198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贵州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贵州省需要以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为契机,规划具有贵州特色的金融发展战略,从整体上规范和完善贵州省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且注重资本市场发育的质量,以有效提高金融效率,最后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虽然散见于《资本论》的各章节中,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工业化的产生原因及对人类社会的作用;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批判提出东方社会实现工业化的特殊方式。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至今,开放经济的宏观格局和"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研究,无疑将给予我国未来工业化发展以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 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王潇 《经济论坛》2014,(2):65-69
本文运用上海地区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规模、直接融资比例、银行集中度以及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张和直接融资比例的上升有利于上海经济的增长,并且金融规模质的扩张比量的扩张更能拉动经济的增长,而银行集中度过高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熊鹏  王飞 《财经研究》2007,33(12):68-76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宋铮  蒋倩 《经济论坛》2010,(9):48-50
本文通过选取代表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规模的各四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发现所得主成分中有一个主成分可以近似用来代表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然后用因子得分对中国GDP实际增长率进行回归,得出中国目前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不具有溢出效应,除去金融的直接作用外甚至带来负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并逐渐形成以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国债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发行和交易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体系的健全,并通过金融发展渠道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国债政策的实施情况,对国债政策通过金融渠道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为我国1998年以来积极的国债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表明“国债政策一金融发展一经济增长”这条渠道对我国经济增长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