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1998年到目前为止基金市场总规模达到二千亿元,占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十分之一强。但目前阶段封闭式基金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交易价格的高折价率、分红不理想和交易极度不活跃等。由于开放式基金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现在的现实和法律环境来看,封闭式基金应该有一部分按照某种方法转为开放式基金。  相似文献   

2.
由于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差异,基金公司倾向于补贴开放式基金而侵害封闭式基金的利益。经验证据表明,我国基金公司确实存在封闭式基金对开放式基金的补贴行为。论文进而构建了一个封闭式基金对开放式基金补贴模型,指出投资者偏好、市场预期的开放式基金销售量、激励机制、基金公司自身的管理能力是影响补贴行为的重要因素,并讨论了如何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严重低估的品种,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已经逐步被市场认同。加上其未来净值增长潜力的良好预期,封闭式基金将走出相对独立的攀升行情,预计在2008年前后封闭式基金折价状态将恢复到合理区域。  相似文献   

4.
我国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绩效比较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新设立的开放式基金远远多于封闭式基金。在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开放式基金能否取得优于封闭式基金的绩效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了10家基金管理公司,每家公司各选一只开放式基金和一只封闭式基金,从收益率、风险调整后的绩效和择时能力三个方面比较了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期间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绩效。实证结果显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开放式基金的绩效略高于封闭式基金,但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作为基金市场的主导,开放式基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深受普通投资者热捧。而封闭式基金,却更像是一个遗失的角落。近年来,随着封闭式基金封转开的陆续实施,封闭式基金的不确定因素逐渐消失,加上其独有的折价贴水优势,以及渐行渐近的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其圾具安全边际的价值洼地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型封闭式基金诞生的现实背景 自从开放式基金面世以后,封闭式基金被逐步边缘化。在2006年7月份基金兴业成功实施首例“封转开”即转型为华夏平稳增长基金后,便拉开了封闭式基金的“基改”大幕,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封闭式基金已不仅仅是被边缘化了,而是逐渐从市场上消失。  相似文献   

7.
荷银 《时代金融》2007,(8):34-35
现在发行的基金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开放式基金,另一种为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总数不固定,可根据发展要求追加发行,而投资者也可以赎回。赎回价格等于现期净资产价值扣除手续费。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加入或退出这种开放式投资基金,而且对投资者人数也没有限制,所以又将这类基金称为共同基金。大多数的投资基金都属于开放式的。  相似文献   

8.
李克宁  勾东宁 《浙江金融》2007,(10):42-42,62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销售,是我国证券市场中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此轮股市上涨之前的数年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曾经长期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加权平均折价率曾经由2001-2002年的不到10%扩大到2004-2005年的40%以上。无论从国际证券市场经验看,还是从我国  相似文献   

9.
现在发行的基金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开放式基金,另一种为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总数不固定,可根据发展要求追加发行,而投资者也可以赎回。赎回价格等于现期净资产价值扣除手续费。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加入或退出这种开放式投资基金,而且对投资者人数也没有限制,所以又将这类基金称为共同基金。大多数的投资基金都属于开放式的。  相似文献   

10.
在封闭式基金发行初期(1998-2002),成立了4只旨人指数化投资概念的基金--基金兴和、基金景福、基金普丰和基金天元.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指数基金,而是采用混合型投资策略,运作时将资金的50%投资于指数,30%投资于股票,20%投资于债券.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LOF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绩效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传统基金绩效评价的收益风险指标、经典基金绩效评价的三大指标、投资绩效归属的T-M模型以及Fama绩效分解模型等指标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全面比较LOF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绩效。研究得出结论,在整个时期内,封闭式基金的绩效表现是优于LOF基金的。  相似文献   

13.
14.
封闭式基金一度被誉为市场风向标,但相对于开放式基金,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它是非主流投资。扑朔迷离的折溢价率和一周公布一次的净值让封闭式基金在更多的时候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面纱之后的封闭式基金究竟蕴藏着多少投资机会?长期投资的好朋友之一:折价率由于传统封闭式基金的投资期限皆比较长,大多为15年,不少早期认购的投资者出于流动性需求,导致折价交易几成常态。加之二级市场的非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2000-2004年的20只封闭式基金为样本,对我国基金收益率的持续性进行研究,发现基金收益率的持续性不能用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解释,也不能用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与基金所投资的股票的规模一起解释.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还未形成规范化的基金市场;研究的数据有限;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费用率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期存在折价交易现象的美国封闭式基金市场中,一些由富达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富兰克林一特普雷顿等名金融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因为其业绩卓而长期处于溢价交易状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个性化经营的魅力,以逐利为本质的投资难以拒绝优秀基金的吸引。换言之,基金管理人的信誉、历史以及长期的市场影响都是增加新发行基金吸引力、减少甚至消除市场发行风险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18.
“封闭式基金之谜”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冠  熊大永 《新金融》2002,(6):35-38
在许多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大多数情况下封闭式基金的交易市价会低于其净值(NAV),出现折价交易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弗尔  刘克谦 《国际融资》2001,12(9):30-35
最近这段日子,韩方河特别忙,这位中国第一家开放式基金--华安基金的总经理频频北上南下听取各方意见,为即将出炉的国内首家开放式基金做最后的冲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