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企业自身管理与企业经营者考核等方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企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所有者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探索企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沈阳市经贸党委结合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建立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本着“科学规范.客观公正,便于操作,逐步完善”的原则,对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2.
随着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EVA作为央企第三轮考核的核心指标变化,反映了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考核从重表面到重内在、从重短期效益到重长期效益的一次重大转变。在当前"十二五"规划大背景下,准确地理解、掌握EVA,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价值,指导央企的战略规划及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曾雪清 《中国经贸》2011,(22):57-58
企业的业绩是在一定的期限内,公司利用自己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经营性活动取得的业绩。业绩评定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方向,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了依据。在新的形势下,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财务分析指标和衡量指标应运而生。EVA要对企业业绩产生一定的正作用,其必须和企业的策略和管理体系相适应。因此,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业绩的评定在兼顾价值的创造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该过程中的结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加强监督机制才能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浙江按销售收入对企业进行百强排名,然而这一排名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法体系——综合点数评价体系,以此对《2005年浙江百强企业》进行了排序验证,发现多数企业的排名产生了变化,其中10余家变化十分明显,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强 《新疆财经》2005,(3):69-72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由多个指标综合反映的,如何科学合理地选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提高综合评价质量的关键。本文就新疆上市公司近五年年报中的数据,运用相对接进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比较合理的经营业绩排名结果,客观地揭示了新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平衡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向跨行业的大型集团方向发展,原有的以财务评价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由于其短视化和财务评价本身的局限性,已经很难全面衡量企业在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客户管理等诸方面的企业绩效。本文试图探讨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企业平衡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海  张硕 《辽宁经济》2007,(7):39-39
一、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现状分析 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现状来看,以评价指标为划分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三种模式,即财务评价模式、价值评价模式和综合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8.
自从二十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业绩评价以来,业绩评价就再没有逃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的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经营、会计收益、资本保值增值等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伴随着企业管理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阶段,围绕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优劣的讨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等诸多问题,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企业管理进入战略管理阶段以后.作为企业管理有效手段的业绩评价.再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瞩目的焦点。本文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夏蓓 《辽宁经济》2005,(2):52-53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美国经济学家Stewart博士1991年提出的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并由美国Stem&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发展成为一整套集业绩评价、管理机制、激励制度于一体的绩效评估体系。该体系以市场价值的增加值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标准,而不是投资收益率等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从而消除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诸多缺陷。目前,EVA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引人注目和广泛使用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并为许多著名企业,如可口可乐、西门子、索尼等公司所采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需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是1999年由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该指标体系尽管较为完整,但现在看来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构建新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一路以来,我们砥砺前行,在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化中勇立潮头,逐步成长为负责任、敢担当的世界经济大国。然而近年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正阻碍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譬如特朗普政府实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右翼势力也呈现扩张趋势等,这些因素都使中国经济,乃至全球贸易蒙上了阴影,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在陡增。因此,本文尽可能从理论研究到实证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特点,从而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进行梳理分类,旨在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走向更高层次、收获更大效益,也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裨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况继秋  李锋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2):127-129
文章是作者集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将企业内部管理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模型来分析,从企业管理链、企业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以及企业雇员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企业管理效力的问题,并从中得出提高企业管理效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璐 《科技和产业》2013,13(3):126-128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例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国际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核心价值,以及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长期以来,以美国标普、穆迪、惠誉为主的三大评级机构,它们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评级业务,随着2012年世界信用评级集团的成立,有望终结国际三大信用评级的垄断,开创一个新型国际评级组织。借此机遇,我国应努力加快发展本土信用评级行业,保证事前认证制度的执行,坚守事中执业行为的规范,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国际化技术发展呈现“纵向长足进展、横向严重不足”的特征;但从微观个体上看,部分企业的国际化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国际化技术发展呈现内向型、外向型、市场支撑型和技术追踪型等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国际化技术发展的初期或发展期。在发展趋势上,外向型国际化、海外市场支撑型技术和新兴市场国家将分别是我国企业国际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重要目标和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
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步伐正在加快,但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政策存在着审批繁琐、政治保险服务缺失、信息不畅等问题。国家必须进一步制定投资导向政策,完善跨国经营法律体系和联合投资机制,建立财税支持政策和海外投资金融保险体制,强化信息服务和外交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2008—2012年间券商经营收入的研究分析和券商主要业务的收入比较,以揭示目前融资融券业务在券商经营中的地位。并通过分析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占券商经营总收入的比重变化趋势,结合日本、美国等成熟市场数据来预测未来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并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改革政策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政府行为环境、企业融投资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市场机会环境等7个方面经营环境对温州民营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温州民营小微企业经营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改善温州民营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8.
美国信用评价机制发展及对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业作为特殊的中介行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也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信用评价的相关规范,但仍然属于起步阶段,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构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美国信用评价机制发展的研究,结合中国基金评价市场的现实情况,可为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多角度的借鉴,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业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疆企业景气的数据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 《新疆财经》2005,(3):65-68
企业景气调查已经成为监测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企业景气数据的有效分析将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判断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大量的数据面前,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景气数据进行整理、初步分析是当前新疆企业景气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方法验证企业景气数据的有效性,并用K—L方法分析了新疆企业景气的波动情况,给出了与新疆GDP发展的同步性指标,利用回归模型建立了基于同步性指标的新疆GDP发展速度与景气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资源配置、控制成本、追求利润,跨国公司逐渐将其非核心服务业务向海外转移,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本文对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行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应对服务外包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