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亿美元以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今后20年我国要建设成一个惠及十_几亿人口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从而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到建国100周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多种指标,其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十六大赋予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观念、新内涵1.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明确界定,即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它是社会发展目标的协同化和多元化。当小康社会的经济结构日趋复杂,民主政治发展态势逐渐强劲,管理更加多样化之时,原有的政府决策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决策方式与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逐步形成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提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①党的十五大报告在"三步走"宏伟战略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②.党的十六大正式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写入党章,并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小康社会联系起来,"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部开发先行实践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兵团党委对实施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了具体部署: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本世纪头20年经济增长保持在10%以上,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0亿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全面完成调整后的“十五”计划;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7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左右,比2000年翻2.5番以上,人均国内生总值5000美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实现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率先在西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02,(12):1-1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为完成党在新世纪  相似文献   

7.
实现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民能否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志,其具体体现是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的普遍增加。只有家庭财产的普遍增加,才能构筑经济更加发展和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的基础。而从目前来看,实现就业仍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家庭财产的主要来源,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  相似文献   

8.
江海燕 《新经济》2006,(9):78-81
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期,是现代化建设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期。中国能否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列,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要保证是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正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出发,应对全球挑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做出的战略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它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规定了近期目标,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清晰地表明了中国追求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突出抓好发展县域经济这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解读“全面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在十五大基础上,对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三个时段(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任务进行了调整,提出力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头20年,对中国未来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认真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深刻涵义,形成共识,集中力量,努力奋斗,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一个大台阶,才能加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意义十分重大。具体分析起来,第一条是经济发展,第二条是政治文明,后四条都可以说是社会发展方面的要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点是经济发展,而难点在社会发展方面。为此,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新思路、新构想和新的政策措施,如要“统筹城乡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目标.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GDP与人均GDP入手,对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经济目标实施情况的纵向分析表明,在"分步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在各阶段都提前、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横向对比分析表明,虽然我国GDP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GDP仍处于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经过测算,从2007年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08%,即可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2003,(1):67-69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上个世纪末,一个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世纪之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何在? 关于我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判断,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素琴 《经济论坛》2007,(1):122-12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安排,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具体规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文明,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6.
正一、文献回顾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山西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78.0%,比2010年提高7.14个百分点,但  相似文献   

17.
一、珠江三角洲率先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键阶段。为此,国家从全局出发制定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各地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设计实施  相似文献   

18.
王洪 《经济视角》2004,(6):27-2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它为多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全面小康,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相似文献   

19.
《江南论坛》2003,(2):56-56
本刊高级顾问、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前不久在《文汇报》撰文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十六大的主题词。 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同志宣布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亿美元以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