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尾寒羊产羔多 ,对羔羊的护理 ,需掌握一定的技巧 ,才可以提高其成活率。一、提高羔羊成活率 ,首先应保证分娩母羊有一个良好的体况 ,分泌充足的乳汁母羊分娩时 ,失去很多的水分 ,致使身体缺水 ,所以要在产后1 -1 5小时内及时供水加以补充。产后第一次饮水量不宜超过1 -1 5升 ,水温12-15℃为宜。为了避免母羊乳房炎 ,在母羊产羔期可稍减精饲料喂量 ,只喂些优质干草和块根类 ,自产后第3-4天起 ,再逐渐增喂精料、多汁和青贮饲料。二、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是羔羊及时吃上初乳及充足的常乳初乳比常乳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 ,且富含…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羊习惯于“小雪配种,清明产羔”。近年来逐渐提前到10月中、下旬配种,翌年3月—4月产羔。由于春季气候多变,补饲不足,羔羊冻饿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提高羔羊成活率是加快养羊致富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生产实践,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一、加强妊娠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妊娠期为150天。羔羊初生重的90%是在妊娠后期两个月生长发育的。因此,加强妊娠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羔羊初生重,促进奶水充足,确保羔羊成活至关重要。一月份以后,母羊进入妊娠后期,要采取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法。除大风雪天外,都要坚…  相似文献   

3.
正不利于把握最佳配种时间:公羊与母羊混养在一起,必然会自由交配,可能导致一年四季都有母羊怀孕和产羔。这既不利于饲养管理,又不利于胎儿发育,产出的羔羊往往体质较差,成活率低。比较而言,母羊春季和冬季产羔较好,而冬季产羔又比春季好。冬季产羔的母羊一般是7~8月份怀孕,那时青草茂盛,母羊膘情  相似文献   

4.
2000年到2001年,乌兰察布盟广大农区从山东等地引回大量的小尾寒羊,其中大部分的小尾寒羊都已产羔2-3胎,每胎都在两只以上,有的高达4只。所产羔羊中,公母羔比例大致相等。母羔都被留作生产母羊,公羔除部分被去势育肥外,大多留作为种公羊。此间笔者发现,养殖  相似文献   

5.
接羔是养羊的一个关键的生产环节,要认真进行组织领导,配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劳动力,准备好羊舍,安排保护好产羔草场,储备较多的饲草饲料,做好羔羊产后的护理疾病防治和培育,才能提高羔羊的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羔羊适应性强 ,但抵抗力弱 ,饲养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死亡。因此 ,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一、做好泌乳母羊的补饲从出生到2月龄的羔羊主要靠母乳生活 ,所以对母羊的补饲与羔羊生长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补饲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进行。时间约4个月 ,每只母羊一般每天补饲优质干草2公斤 ,青贮饲料1 5公斤 ,精饲料0 5公斤 ;如果母羊膘情好 ,则可少喂或不喂精料。二、搞好消毒工作在母羊产前7 -10天 ,将产羔舍及其周围环境清扫干净 ,并用10% -20 %的生石灰水或2 % -3 %的来苏儿溶液消毒。剪去产前母羊乳房周围的污…  相似文献   

7.
奶山羊发情的季节性很强 ,多集中在秋季(9 -10月)配种 ,来年2 -3月份产羔。当羔羊能吃草时 ,天气逐渐暖和 ,杂草树叶萌芽生长 ,便可吃到新鲜的饲草 ,这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母奶山羊因有了充足的青绿饲料 ,对产后恢复体况和提高产奶量都有利。如果母奶山羊在秋季不能及时配种 ,那么就造成空怀 ,白白饲养一年 ,而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奶山羊的秋季配种就显得特别重要 ,下面介绍四项技术 :一、加强公母奶山羊的饲养母奶山羊经过分娩、泌乳 ,身体状况逐渐变瘦 ,体质变差。公奶山羊由于长期不配种 ,饲养粗放 ,膘情不好。一般说…  相似文献   

8.
羔羊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流行疾病 ,以 1 0日内的羔羊发病较多 ,其中 2~ 5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其症状是 :羔羊精神沉郁 ,低头弓背 ,站立不稳 ,食欲减退或废食 ,排泄黄绝色稀便 ,并混有多量泡沫或血丝。防治羔羊痢疾 ,首先应在产羔前对产房作彻底消毒。可选用 1 %~ 2 %热烧碱水、3%~ 5 %的来苏水或1 0 %~ 2 0 %石灰水喷洒圈舍地面、四周墙壁及一切舍内用具。刚出生的羔羊 ,留在家里饲养 ,并采取如下防病措施 :1 .口服青霉素片 ,每天 1~ 2片 ,连服 4~ 5天。2 .灌服土霉素 ,每次 0 .3克 ,连用 3天。 3.对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 2次。 …  相似文献   

9.
《青海农牧业》2006,(2):43-43
准确地判断母羊产羔时间,对合理饲养怀孕母羊.及时做好接产准备都有好处。判断母羊产羔的时间:一是根据配种日期推算预产期,一般山羊的怀孕期为152天(141天-159天),绵羊为150天(140天-158天)。从配种日期起,往后推5个月,即为产羔的时间,如果不知道配种的日期,也可根据怀孕的临床表现来推断产羔的时间。孕羊产前半个月,可见腹部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0.
波尔山羊杂交一代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 ,但其羔羊的适应性不如本地羊 ,如果管理不当 ,往往死亡率较高。提高波尔山羊杂交一代成活率的措施有 :一、早吃、吃足初乳。羔羊出生 1~ 3天内 ,一定要让羔羊吃上初乳 (母羊分娩后 1~ 3天内分泌的乳汁 ) ,因为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脂肪、维生素 ,微量元素和较高的免疫抗体 ,不仅容易被羔羊吸收 ,还能增强羔羊的抗病力。二、精心管理。羔羊出生 1 0天内 ,舍温可保持在1 0℃左右 ,1 0天后保持在 8℃左右。同时保持羊舍干燥卫生 ,通风良好 (避免穿堂风 ) ,相对湿度在 6 5 %左右。三、早期补饲。羔羊…  相似文献   

11.
刘万珍 《农家之友》2011,(10):31-31
问:如何能更好地给羔羊灌药?答:在肉羊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给羊灌药的事情,很多养殖户都是将药液放入酒瓶中给羊灌服,此法对成羊还可以,但对羔羊却不行。因为羔羊嘴小,服用药剂一般都很少,采用此法执行起来很不方便,往往是药损失多半,还容易将药灌入羊的气管。  相似文献   

12.
《致富之友》2003,(3):38-38
母羊产羔时,做好接产与产后母仔的护理工作,对羔羊的成活与母羊的健康非常重要。从生产实践看,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准备好产房母羊产羔前要准备好产房。产房清洁、干燥、光亮,通风良好,但不能有过堂风。冬季和早春要有保温设备,使产房内温度不低于5℃。地面最好用15%-20%的热草木灰水或2%-3%的来苏尔水进行消毒。晾干后铺撒干净垫草。2、判断母羊产羔时间母羊在预计产羔前一星期左右就应停止放牧,随时观察母羊的表现。如发现母羊不爱吃草,肷部凹陷,起卧不安,前肢趴地、呜叫,回头观腹,卧息时两后肢胂出向外,乳房膨大,乳头竖立,可挤出黄色乳汁、阴门红肿,有粘液流出等表现时,就可判定母羊即将产羔。应立即牵入产房,准备接羔。3、接产方法母羊进入产房后,用肥皂水将母羊的阴门和尾巴周围洗干净,并剪去周围的长毛。接产人员洗手后,用75%的酒  相似文献   

13.
羔羊采取早期断奶全精料育肥技术有许多优点:一是羔羊出生3个月内生长最快,此后生长速度减缓,采取早期育肥具有较高的屠宰率,二是该技术只喂给精饲料而不喂粗饲料,因此管理简单且不易发生消化道疾病,从而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据试验证明,羔羊在1.5月龄,体重10公斤时断奶,  相似文献   

14.
本专利荣获1997年河北发明展览技术交易会金奖和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一、工作原理:家用电冰箱实际上是一个冷热交换器,室温20℃以上时,如耗电1度,换出的热能相当于电热器3度发出的热能。在炎热的夏天,这些散到室内的热会使室温升高,酷暑难熬。本技术使用换热器把副作用的废热与水交换,水热后密度变小,比重变轻,沿保温循环系统上升,将热水贮存在高位水箱中,使用热水时利用位差无须动力。本装置在平均室温20℃以上时,160升~240升电冰  相似文献   

15.
四,莫尼茨绦虫病 莫尼茨绦虫病是由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于波尔山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特别对波尔山羊羔羊危害严重,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成批死亡。我国分布很广,广大牧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少羔羊死于本病。农区有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6.
1、病原鮰爱德华氏菌2、流行特点该病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大面积爆发,时间跨度长,3月到12月均可发病,水温在24-28℃的条件下流行,每年的5-6月份和9-10月份是该病的流行季节。在24-28℃的温度范围以外,也可能发生,但其死亡率低,而且多为慢性状态;其他环境因素(水质、有机物成分、饲养密度和环境压力)都会影响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培训》2006,(12):20-22
绒山羊的配种方法分为自由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两种方式。自由交配就是在非配种季节,公、母羊分开饲养,配种季节使100只母羊放入3-4只公羊进行自由交配。这种方法比较适于小群分散分布在高山深谷的羊群,方便省事,但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羊的作用,影响羊群品质的提高;难以掌握产羔时间,易因冻、压、睬导致羔羊死亡;因杂交乱配,无法查清血统;因公羊配种能力强弱不同,相互角斗争配母羊。  相似文献   

18.
<正>1泌乳奶牛饮水温度普通饮水温度,奶牛饮冷水会影响产奶,春季宜将奶牛饮水温度维持在9℃-15℃,可比饮O℃-2℃水的奶牛提高产奶率8.7%;饮麦麸水温度,奶牛生产后因损失大量的水分而感到口渴,并且体温较低,此时用高于体温1℃-2℃的麸皮水代替饮水,有补充体液、温暖身体之效。禁止饮冷水,否则可引起胎衣滞留及感冒等疾病。  相似文献   

19.
初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差,缺乏免疫抗体,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弱,生后七天内死亡较多。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需要搞好产舍环境卫生工作,产舍温度应保持在3—5℃以上,并对羔羊进行特殊的护理,使其及时吃到初乳。羔羊培育关键是要做到"三早",即早喂初乳、早开饲、早断奶,技术要点有: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两个时间段都是养殖动物发病高峰,有烂鳃、肠炎、赤皮等细菌性疾病,车轮虫、指环虫、杯体虫、锚头鳋等寄生虫性疾病。我们发现这两个时间点的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雨水相对较多。了解其原理及规律后,我们对疾病的防控有了新的方法,而不是以往有病治病,有虫杀虫。我们发现定期使用全效底改片和水博士的池塘整体发病率都很低。一、气候变化引发疾病每年5-6月,9-10份鱼类的烂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