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场创新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然而新兴经济体背景下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受到多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基于制度基础观,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对新创企业市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均对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政治寻租未强化非正规部门竞争对企业市场创新的正向影响;非正规竞争导致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并非是引致新创企业进行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资金需求和躲避严苛繁琐的政府管制的需要是引诱企业参与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因此,政策制定者不必过分担忧非正规部门竞争对新创企业的负面影响,而应通过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消除非正规经济;要通过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消除企业寻租的动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经济理论都需要有现实性才能确立其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来自对所处时代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及演绎,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转变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市场主体、政府与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3-11
20多年,浙江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农业为主的经济小省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等一系列深刻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结构、发展格局、城乡面貌和城乡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本文从工人创业机制、市场工业化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等几方面总结了浙江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4.
郭少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30-33
劳动分工可分为社会分工和组织内部分工。市场和组织是协调劳动分工的两种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也是劳动分工赖以存在和演化的制度基础。分工组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社会分工与组织内部分工的有效对接。二元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组织及其演进路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赵凌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1):3-10
当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类似于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危险。要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至关重要的是端正思想方法。在理论与实际出现差距时 ,既不能放弃理论 ,也不能固守和诡辩 ,而必须根据实践修正理论 ;在修正理论时 ,必须采取正确的提问方式 ,不能采取纯粹经济学和“工具主义”的视角 ,而必要从深层次对理论本身进行提问 ;在坚持和发展理论方面 ,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 ,不能采取笼统坚持或否定的态度 ,而必须采取在区分理论本身的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扬弃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7.
This paper develops a two-sector matching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 main features of Latin American labor markets. It has an innovation in its matching structure that makes it more consistent with some key stylized facts of the informal sector in these countries. The model is numerically solved using Brazilian data and several policy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Reducing formal sector's entry cost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informal sector and improves overall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 Increasing enforce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s informality but has strong adverse effects on unemployment and welfare. Thu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adeoff between lower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s is not present when one looks at policies that aim at reducing the costs of being formal, as opposed to policies that simply increase the costs of being informal. 相似文献
8.
John P. Tiemstra 《Forum for Social Economics》2007,36(2):143-159
There is general agreement on the moral values that globalization should serve. These are widespread prosperity and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Proponents believe that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will achieve these
goals, while the critics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undermines them. An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that recognizes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power and choice posits that globalization enhances the power of the business sector at the expense of the government
and moral–cultural sectors. Policies for redressing this imbalan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John P. TiemstraEmail: |
9.
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的演进路径——对“社会倾销”指责的一种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常因低劳工标准而被指责为“社会倾销” ,而发展中国家则反对将劳工标准问题与贸易挂钩。本文提供了一种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演进的框架。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必然经历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对于劳工标准的改变有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由于劳动边际生产率低而向国外流动 ,同时外国资本也进入发展中国家 ,在此过程中劳工标准得到提高 ,而并不需要国际组织的外力干预。这个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Using the backdrop of an economy emerging from a decade of restructuring and on the brink of the longest expansion on record, this paper is an exploratory work that examines employer-provided training to temporary work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associated with that training. The focus is on the training of two types of temporary workers: intermediated workers employed by temporary agencies and working for other firms and "in-house" temporary workers who are employed by the firm for which they are work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ining of regular or standard employees differ from thos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ining of temporaries. Furth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ining of the two types of temporary workers differ. 相似文献
11.
罗小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9-14,142
由于我国社会习俗、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不匹配,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非正式约束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关系经济降低了正式劳动合约的作用;集体主义制约了正式契约关系的拓展;等级制不利于建立平等的劳动契约关系;人治不利于劳动契约按法律的手段有效实施。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中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不相适应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它将影响我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影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它使劳动合同的作用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行业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的世界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动态进程。研究发现:特定行业因素对工业、原材料和金融行业的冲击超过了外界因素对A股市场整体的影响;与世界因素相比,亚洲区域因素对A股指数及大多数行业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在次贷危机期间,亚洲区域因素对A股市场中金融行业的影响最大,金融行业成为亚洲区域风险向国内市场传递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永久移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国的户口制度阻碍了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然而,农村居民仍能通过接受较好的教育、提干或参军等方式获得城市户口。利用2002年的大样本调查,我们发现永久移民的数量大约为1亿,约占现今城市居民的20%。与留在农村的农民相比,永久移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为永久移民的概率与父母教育水平、汉族身份、父母党员身份等正相关。永久移民的经济状况与获得户口时的年龄有关。较年轻时就获得户口的永久移民的收入要高于城市原住民,较晚获得户口的永久移民的收入则要低于城市原住民。尽管大部分永久移民成功地融入了城市生活,但那些通过非职业途径获得户口的永久移民,却远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推动个人经济权利进步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推动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是因为市场经济与个人经济权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市场经济的分工与交换、独立的主体利益和自由选择三个特征从不同的方面推动着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有序地向城市转移作为我国当前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重要目标,因为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然而剩余劳动力是否向城市转移受制于AR、VR、UR三种收入的行为机制。为此,运用政策调节使城市化经济运行趋向充分就业就成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六种经济形态(体制)之科学定名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经济的定名显然与社会经济相对,与商品经济相对的自然经济应称自给自足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同一个概念。相比较而言,市场经济的提法更为准确科学。产品经济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由于产品经济的定名过于宽泛,应予摈弃而采用计划经济的提法。 相似文献
17.
Siobhan Austen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13,71(4):505-52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bor market behavior. An attempt is made to clarify,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meaning of cultur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to outline the major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dopting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behavior in the labor market.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改革开放后第一家私人钱庄兴衰的史实进行重新考察和审视,本文经研究发现,尽管权力当局把资金自由交易权界定给了监管部门,但因监管成本和信息成本过高而无法保障该产权,个人会通过参与各类非正规金融活动来攫取一部分置于公共领域的权利。本文还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我国金融市场禁人政策出现松动的原因,也即维持扭曲型二元金融制度的成本以及严禁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费用都越来越高,而且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提出了放松监管的要求,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监管部门执行原有金融抑制政策的力度终于降低了。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私营经济思想的形成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渊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智慧以及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创造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对私营经济思想提供的理论支持构成了邓小平私营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构成了邓小平私营经济思想的实践渊源. 相似文献
20.
吴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2):96-99
文章基于劳动力需求分析中的替代效应与产出效应模型,对长期和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归纳了对该问题研究的现有成果并指出其存在的多个问题:或潜在假设相互矛盾,或没有严格遵循利润最大化假设,或没有从个体选择的视角看问题,或没有遵循劳动力需求曲线长短期的传统定义等。其次,通过采用比较静态分析,坚持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和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分析劳动力工资变化后,企业从资本数量不变到变化的最优产量决策。最后,根据企业的产量调整过程,对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然而,在结论上,文章的研究却不能肯定劳动力的长期需求曲线一定会比短期需求曲线更有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