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财政职能是财政职责和财政功能的统一,是抽象财政功能的具体职责体现。研究财政职能应从分析财政功能入手,然后结合财政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探求实现财政功能和职责统一的表现形式。无论传统的分配职能还是杨灿明教授提出的保障职能实际都是指的财政功能。它们具体的职责体现都可以概括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体现为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西方财政职能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财政三职能理论只是界定了财政的职责而没有说明财政的功能,把三项职能并列还容易引起逻辑混乱.完善三职能理论应首先寻找财政职责的功能基础,然后确定财政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责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可以界定为是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该职能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3.
必须揭示财政职能丰富的内涵。财政本质、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决定和制约财政职能。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可以把财政职能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除了具有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以外,还应把稳定职能创新为稳定发展职能。  相似文献   

4.
公共产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它具有三大特征:一是非排斥性;二是非竞争性;三是效用不可分割性。这样,就存在搭便车行为。只有政府转变财政职能,才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行使收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与发展职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理论界对财政本质的界定存在明显缺陷。要界定财政的本质就必须说明财政存在的基本依据,指出制约财政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财政的本质是协调私人需要与公共需要矛盾的手段或方式。如此界定财政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财政职能的转变也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财政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也就是财政过去的一些职能应改变,一些职能需进一步加强,即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框架,而这个框架的建立,又需要采取转变观念、作大“蛋糕”、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财政职能是回答政府或其财政部门能做什么或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我国部分学者所认为的财政职能自身“是什么”的问题。理论的误区发生在对“职能”“、财政职能”“、政府经济任务”等概念的理解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相关内容的概括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财政职能演进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研究西方财政职能的演进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财政职能的演变,对照现代西方公共财政的特点分析中国推行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立公共财政进程中认识和发挥财政职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尤其是财政政策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财政政策过分向东部地区的倾斜是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 ,实施西部大开发 ,必须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 ,完善分税制体制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3.
建立公共财政监督体制实际上是对传统财政监督体制的替代和创新,因此,公共财政监督体制的建立和实施必然受到市场经济体制、法制及政治民主化等约束条件的制约,而这些条件都与市场化的程度息息相关。由于中国现阶段市场化改革还远远未到位,导致市场化程度很低,直接影响财政监督体制的模式选择、公共财政监督的内容、财政监督的结果和效率等,这就决定了公共财政监督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及作用的发挥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财政支农工作存在总量投入不足、政策导向作用不强、科技投入占比低、支农方式不佳、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多元化支农体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调整财政支农方向以及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等等。比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不仅指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对公共财政的投入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模式与投入方式亟需进行反思与突破,需要用新的观念引领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和对事业投入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先秦儒家的"德治"主张,韩非提出了"法治"理论.韩非的法治思想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与国家(政府)集权,它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民主与法制精神相悖.但这种"国家(政府)法治"传统却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因袭了下来,成为我国经济改革深化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巨大障碍.为了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防止滑入一个坏的市场经济,法治应该由国家统治社会和民众的工具变为保护社会和民众的工具,进而成为社会和民众自我保护的工具.法律应该由君主专制的利器变为社会和民众捍卫民主与自由的盾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国家是一个理性概念,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人”的共性概括,即“国家理性”。“国家理性”就是公正、正义。政府是国家理性的表达方式,长期以来把国家概念和政府概念混为一谈的观点是有问题的。财政的职能就是公正、正义,这是财政科学理性对政府管理的要求。“人”的本质涉及到“人”为什么要存在和怎样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人”的价值。经济学中的“价值”是可以用货币表达的,是“人”的价值观的一种表达方式。政府“价值”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公正、正义的社会秩序,而不是利用货币干预那种秩序下的个人偏好。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财政管理能力,关键是理性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连续四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及时遏制了经济的下滑,但是,自2001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加重,本文通过这些现象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财政收支与城乡收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对重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财政收入则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均衡财政对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显著,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财政收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