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益  宋洪远 《农村经济》2022,(5):116-124
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SDM)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结果发现:(1)以农业专利衡量的科技创新不仅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技术距离邻近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2)考虑地理区位因素,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都表现的更加突出,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3)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区域边界,在500公里以内为空间溢出效应的密集区域,超出上述距离范围空间溢出效应迅速衰减直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为研究对象,剔除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选取2010~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在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所起到的效应。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在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营商环境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长三角区域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斯蒂格里茨曾预言,21世纪初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两大动力:一是美国先导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最近12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对这个判断给出了佐证。在国际经济环境趋紧、国内经济增长压力增大的当下,城镇化在中国被赋予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4.
上海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阶段。这一轮经济发展不同于过去以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的两个发展阶段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以知识和技术来驱动,其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加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民营高科技企业是上海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对推动上海新一轮  相似文献   

5.
<正>联合国日前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国经济在2009年的表现让世界惊叹,也给许多深受危机困扰的人们带来了暖意。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村》2011,27(6):32-32
白春礼在《光明日报》撰文说,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到了20世纪后半叶,我们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机遇,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比较快,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但是,第五次科技革命,中国只是一个跟踪者。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很可能得益于第五次信息科技革命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纵观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的世纪。具有关资料统计,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20世纪初为5%~10%,五十年代为35%,八十年代有的国家已达到80%以上,进入九十年代,这种趋势迅速加快,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主要是因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兴起,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经济增长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运用。可见,人类在二十一世纪末即步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1个省、市和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数据,探索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2)现阶段环境规制通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五、中国之路的探索与创新(1949~2009)如前所述,从1949年之后中国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也进入了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她的最大创新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简称"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上海人均GDP已近5000美元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时期。上海应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推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境界。 一、上海科技创新的现状 上海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已达到51%,成为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创造的年工业总产值约7600多亿元,其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产业的产值达1660多亿元,比1997年增长98.7%,占全市工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Solow余值理论,利用湖北省1992-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使用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农村劳动力投入量和农业资本存量三个指标,测算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年均速度为3.59%、农业科技创新年均贡献率为26.59%.通过分析得出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农业生产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农业科技创新.最后指出,要实现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注重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简论国际粮食科技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粮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0世纪世界农业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19世纪开始的农业科技革命。但是,农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球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FAO最近发表声明指出,由于人口过快增长,给土地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约36亿hm2土地正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生态与环境的灾难,正抵消着科技进步给农业带来的正面影响,而且严重地制约着未来世界粮食的发展。如世界粮食增长趋缓,20世纪60年代世界的年均谷物增长率为3%,90年代2%左右,预计2010年将降到1.8%,粮食和食物供不应求势成定局。因此,农业包括粮食科技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粮食和食物短缺问题的时代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伴随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意味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十一连增"后,处于社会转折时期的中国农业能否保持增产态势?新常态下如何挖掘粮食生产的新动力?新常态下应走出"增产焦虑"回望历史,每当岁末爆出粮食增产的新闻,欣喜之余忧虑也相伴  相似文献   

14.
综观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的世纪。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不断增大,主要是因为进入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兴起,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经济增长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运用。可见,人类在21世纪末即已步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的世纪.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不断增大,主要是因为进入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兴起,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经济增长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运用.可见,人类在21世纪末即已步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6.
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渔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世界渔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中国渔业经济的潜力进行评价后,提出了未来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是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7月6日,农业部在首都京西宾馆隆重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农业部杜青林部长和尹成杰、张宝文、范小建、危朝安和牛盾5位副部长到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农业厅局长、农业科学院和农业院校负责人、农业部各司局领导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是为了筹划中国农业新一轮科技革命,以科技创新铸造创新型农业,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今起,在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上,农业科技创新将更加风起云涌,引领中国现代农业走向辉煌。确立战略建设创新型农业今年年初,全国科技大会提出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以…  相似文献   

18.
吴鸿 《浙江林业》2005,(11):24-28
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当前.面临经济争球化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林业科技的创新将从根本上决定林业发展的进程。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科技兴林,以林业科技创新优势来支撑现代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三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服务于“三农”,以提高全国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转变付诸了积极的努力,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20.
趋势一:经济将继续高速增长。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巾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后,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中国逐步壮大的消费市场的推动下。将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