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黎莹 《中国审计》2005,(1):33-33
开展绩效审计,是当今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是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积极推进绩效审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审计事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审计署在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2.
郝艳 《中国审计》2005,(1):24-25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各级审计机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广东省计划8年内绩效审计占全部工作量的一半,深圳市计划5年内达到这个目标。目前绩效审计的试点面逐年加大。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探讨现阶段如何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3.
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参见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也称为“三E审计”或“效益审计”。自1983年我国成立审计机关以来,尽管审计学界对绩效审计进行了一些较深入的研究,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以开展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在一些重点领域结合其它审计举措开展了绩效审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在明确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指出,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本结合自己在审计部门工作的实践,就政府职能转变后的政府绩效审计谈一些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绩效审计,在我国又称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是世界审计发展的主流。为了全面推行绩效审计,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正式提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并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入研究探索,以促进我国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开展,切实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随着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体系和框架的逐渐完善以及人们对公共资金的认识和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对公共资金展开绩效审计基本已成为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定势。2003年我国审计署颁布了《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这一战略决策.既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探索和推进符合中国特点和要求的绩效审计工作.建立起有中国特色韵现代审计制度体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政府绩效审计操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普遍开展绩效审计,并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规则日趋完善.传统财务合理性审计逐步减少,人民对提高公共资金支出效益、效率、效果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绩效审计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初.审计署将绩效审计列入议事日程。并提出到2007年全国投入审计力量达到50%左右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这个被李金华审计长称为“是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行动纲领”并将引领审计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规划中,重点是绩效。规划中说明:今后五年,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尽管从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以来,审计理论和审计学术研究,就一直在探讨、争论完整意义上的效益审计,但是把效益审计写入工作规划,并且给予如此高的地位,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民间声音认为这是一次…  相似文献   

8.
目前,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但我国的绩效审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本文采用深圳市2003至2007年共40项绩效审计的案例,分析了作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试点单位的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审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绩效审计开展的较早,已有较成熟的做法。2007年10月,笔者参加了审计署组织的赴澳大利亚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考察团,澳大利亚的做法对还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政府资金绩效审计是值得借鉴的。澳大利亚政府绩效审计之特点(一)澳大利亚绩效审计标准的制定较为科学。澳大利亚开展绩效  相似文献   

10.
审计署早在《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  相似文献   

11.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可见,政府绩效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出的又一新的审计领域,对推动政府审计工作、建立节约性政府、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着力论述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内涵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谷秋兰  王婧 《价值工程》2009,28(2):148-149
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将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位明确为"管理+效益"。因此,内部审计作为"管理参谋"的"名角"已经登上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舞台。内部审计改变了过去当"经济警察"时的面孔,在企业里的孤岛境地随之改变了。从三部分论述了内部审计的转变:首先,介绍了内部审计的有关概念;其次,从职能与责任方面论述了变;最后,结合价值链理论特征阐述了内部审计实现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和军队联勤体制改革为研究背景,在对现行军队审计体制的利弊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军队审计体制改革的目标,并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对建立中央军委审计署垂直领导下的审计委派制的军队审计体制改革方案进行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审计权属性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国家审计权的属性是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国家审计权的直接上位权力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最高国家权力,国家审计权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处于同一位阶的国家基本权力.在此基础上改革现行的行政型国家审计体制,在中央一级设立与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平行的最高审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地方各级设立与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相平行的各级地方审计院,向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院接受上一级审计院的业务领导.  相似文献   

15.
审计失灵:国家审计"负绩效"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审计失灵是国家审计绩效低下的深层原因,审计失灵存在着制度根源与社会基础.要解决审计失灵问题,可以采用审计独立制度、职业准入制度和效率监察制度等制度改革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发布了一系列新准则,其中ISA200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重大改动。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提出了一些断想。  相似文献   

17.
审计程序     
王芳 《审计月刊》2006,(10):45-45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现有的省级《审计监督条例》中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审计现实情况,提出国务院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应明确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Public bodies have adopted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ime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assuming that accoun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will be improved. This paper analyses audit committees in a local public body context, NHS foundation trusts (FTs). Audit committees play a key role in enhancing governance. FTs follow the recommendations made by Monitor, their independent regulator. FTs, however, appear to adapt the role of the audit committee to meet the accountability needs of the wider stakeholders of public hospitals. Audit committees assure (vertical)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also provide assurance along horizontal lines of accountability to local communities, professional bodie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政府干预的审计市场分割与审计合谋治理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计市场分割不但关系到审计市场自身的有序发展,还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还是发生审计合谋的重要因素。审计市场分割可以理解为分割审计市场的行为或由于分割行为导致的审计市场非统一状态。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动机去干预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使其配合当地企业进行盈利操纵,进而帮助企业从股票市场获取更多资源,也即地方政府间接参与了审计合谋。因此,基于政府干预下审计市场分割的角度来审视审计合谋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之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