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房价波动和政府调控争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房价适度涨跌具有经济效应,房价大幅波动也具有负面的经济影响,关键是正确地把握“度”。本文全面分析美国、德国两国调控房价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调控房价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静慧 《北方金融》2020,(2):112-112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了稳定商品房价格,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了房产交易调控政策,对房价进行调控,从目前全国房价趋势看,受控政策较多的一二线格,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了房产交易调控政策,对房价进行调控,从目前全国房价趋势看,受控政策较多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趋于平稳,而受控政策较少的小城镇、县域房地产交易价格仍在上升通道。县域房地产市场“价涨量增”、“持续升温”现象有其形成的独特原因,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加以治理,引导县域房地产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3.
房价年年调控年年涨。很多开发商骑着房价这匹疯驴,绝尘而去;很多购房者揪不住这匹疯驴的尾巴,向隅而叹。2005年国家就开始调控房价,由于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进入2006年之后,全国不少大中城市的房价又出现了大幅上扬。2006年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一边调控一边涨价”。200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猛烈、最严厉的政策调控。然而,在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合谋下,这些政策都被化于无形,陷入了“两个凡是”式的尴尬:凡是中央调控房价的政策,很难得到执行;凡是推动房价的,都会加倍执行!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6月央行出台的121号文件,到2004年提出的“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的“8·31大限”调控政策,再到2005年3月的“老国八条”、2005年5月的“新国八条”、2006年5月的“国六条”、2007年8月国务院24号文件、2008年国办发131号文强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意见、2009年国土资源部坚持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2010年出台“国十条”及其升级版式新“国五条”、2011年的新“国八条”等等.尽管多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但现实却让人十分悲观,面对当前仍然居高不下的房价,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对房价要继续调控,使房价回归理性”国家调控政策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 从2010年4月开始,以“国十条”为首的各项调控政策轮番出台,各地也纷纷推出“史无前例”的楼市新政。 但此后的房价并未出现松动,仅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的减少,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随后,沉寂了几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突然放量,大中城市房价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简称“新国八条”),在去年连续出台调整全国房地产政策并加大调控力度后,面对房价依然坚挺并且部分地区房价涨幅明显的状况,2011年初发布的“新八条”无论从力度还是深度对全国房地产业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本文就当前“新国八”政策的影响进行相关解读,使读者对房地产调控新政策有一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7.
“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是当前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其中限贷政策是多数城市房地产调控中会运用的政策,但个人住房贷款与房价间的作用机制到底如何,不同城市间是否有差别?基于此,选取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五个城市,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研究房价与个人住房贷款间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间房价与个人住房贷款相互作用机制、程度不同,住房调控应注重因城施策、分类调控.  相似文献   

8.
舆情     
近百名经济学家认为房价仍处高位 尽管今年全国房价涨幅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不过,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近百名国内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房价依旧处于高位,调控部门应坚持政策的连续性。这项调查是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主持下进行的。其中,52%的经济学家认为房价“较高”,31%认为“过高”,只有1%认为房价“较低”。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起,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持续高速上涨,引发二、三线城市的跟风,俨然偏离合理价位的“房地产泡沫”已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房价予以调控,但成效并不明显,为此本文鉴于房地产发展现状,在分析房价居高不下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控房价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郭子初 《中国金融家》2012,(3):116-117,119
今年是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关键之年,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热切关注。能否有效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巩固调控初步成效,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是关系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稳健有序发展的重大课题。 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全国重点城市房价涨幅回落,部分城市房价同比、环比双降,近两年的调控初见实效。但同时市场观望气氛较浓,虽然房价趋稳并出现回落势头,但房价回调幅度较小,随时都有反弹压力,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等指标仍大大超出“安全边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住房抵押借款摩擦和银行贷款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异质性冲击下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银行风险溢价及杠杆率显著上升,进而加剧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为降低房价波动及维护金融稳定,选取两类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住房需求冲击下,金融管理部门应选取贷款价值比政策,且应对房贷积极调控,而对房价进行中性调控。在最终产品部门生产率冲击、房地产部门生产率冲击及跨期偏好冲击下,应选取资本充足率政策,但对房贷和房价调控力度的把握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厘清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传导机制,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如何选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稳定房价并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博览》2006,(9):4-5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在过热状态中,高档商品住宅过量开发,中低档住房数量不足,房地产信贷依然过热,全国房价涨声一片,从今年5月份“国六条”开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实施供给结构和稳定房价的双向调控,近期,调控政策初显效应,房价上升幅度渐趋稳定,个别城市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王大贤 《金融博览》2010,(12):22-25
今年4月份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再次启动。本轮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一次房地产调控”,真正是实至名归。首先,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上要对政府官员“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其次,  相似文献   

14.
孙柏 《金融博览》2010,(22):24-29
2010年4月份,面对不断升温、泡沫涌现的楼市,以“国十条”为首的各项调控政策轮番出台,一度被称作“史上最严厉调控”。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在国内外宽松的货币政策、高涨的通胀预期的共同影响下,其调控效果始终难称理想,房价并未松动,楼市陷入价平量跌的胶着状态,并在几个月后戏剧性地回升回暖,部分城市的房价甚至超过了调控之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日,部分媒体报道称“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三套房贷放开”、“国资委授意央企拿地”,引起各界关注。住建部、银监会分别回应媒体报道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没有松动,表示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新京报》7月13日)  相似文献   

16.
构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投机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仿真,考量“房住不炒”定位下各主体决策行为与演化稳定均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选择“积极调控”、开发商选择“原价或降价”和投机者选择“观望”时有利于进化稳定策略实现;在当前房产税试点税率下,调控政策效果未达到预期;调控执行成本、开发商寻租成本和投机者房价预期会显著影响各主体的策略选择。鉴于此,“房住不炒”定位下应兼顾多方利益需求,深化房产税改革、降低调控执行成本等,促进调控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4月至今,中央各有关部委和各省市国土局、建委出台了若干项调控政策,目标直指飞涨的房价。“物业税”作为调节房价的一个政策手段,被赋予了很大期望,其能否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成为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广泛讨论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拉动经济和抑制房价两方面对我国调控房价的政策作了介绍,接着对这些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针对政策的调控效果提出了关于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探讨2016年中国房价为什么出现新一轮上涨、政府为什么担心房价下跌、现阶段中国房价为什么上涨过快并始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等问题;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房价仍然会总体上涨,房价上涨压力会向二线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二线城市转移。为此,房地产调控应针对房价地区分化现象,实施差异化的住房政策;针对住房需求结构变化,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针对住房市场交易结构变化,调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在5月8日举行的“第六届金融改革高震论坛”上表示;房地产调控的方向是对的,而且效果正在显现。此轮政策调控并非短期打压房价,而是纠正腐地产市场扭曲发展的长期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