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西部重要的不发达省份,甘肃如何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随着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长远规划”研究的开始,甘肃如何制定本省的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基于以上两大重要背景,作者从甘肃省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入手.结合大量的调研资料,就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从而为甘肃省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作者谈了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甘肃省情和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甘肃未来20年发展目标是“富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减贫”。第二,从经济学增长理论的角度分析甘肃经济增长与来源,资本投资增长率低和TFP增长率低两大因素造成了甘肃与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差距。第三,通过对过去20年甘肃发展战略的回顾与总结.甘肃实行的是“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完全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战略,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结果,这是提出战略调整和新的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介绍了全球2015年发展目标和2020年中国发展目标以及中国大战略,这有助于将甘肃未来发展目标的制定置于国际背景和全国背景中,有助于“跳出甘肃看甘肃”。第五,在甘肃省提出未来10年和20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甘肃省发展最重要的三大目标是:“富民、减贫、绿色”。第六,根据国情、省情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这就是:促进知识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战略,加速城镇化战略,加快开放战略,绿色发展战略,良治战略。  相似文献   

2.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十五”期间,滦县县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科教拉动”战略,时间和成果证明了我们这一战略的正确性:2005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95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完成全部财政收入5.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2.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2002年以来,我县始终位居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30强行列。“十五”期间,滦县经济和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就是因为我们一贯坚持了“三动”战略。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以甘肃为例(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西部重要的不发达省份,甘肃如何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随着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长远规划"研究的开始,甘肃如何制定本省的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基于以上两大重要背景,作者从甘肃省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入手,结合大量的调研资料,就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从而为甘肃省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作者谈了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甘肃省情和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甘肃未来20年发展目标是"富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减贫".第二,从经济学增长理论的角度分析甘肃经济增长与来源,资本投资增长率低和TFP增长率低两大因素造成了甘肃与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差距.第三,通过对过去20年甘肃发展战略的回顾与总结,甘肃实行的是"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完全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战略,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结果,这是提出战略调整和新的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介绍了全球2015年发展目标和2020年中国发展目标以及中国大战略,这有助于将甘肃未来发展目标的制定置于国际背景和全国背景中,有助于"跳出甘肃看甘肃".第五,在甘肃省提出未来10年和20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甘肃省发展最重要的三大目标是:"富民、减贫、绿色".第六,根据国情、省情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这就是:促进知识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战略,加速城镇化战略,加快开放战略,绿色发展战略,良治战略.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以甘肃为例(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西部重要的不发达省份 ,甘肃如何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未来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随着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 2 0 2 0年长远规划”研究的开始 ,甘肃如何制定本省的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 ?基于以上两大重要背景 ,作者从甘肃省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入手 ,结合大量的调研资料 ,就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 ,从而为甘肃省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作者谈了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甘肃省情和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决定了甘肃未来 2 0年发展目标是“富民”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减贫”。第二 ,从经济学增长理论的角度分析甘肃经济增长与来源 ,资本投资增长率低和TFP增长率低两大因素造成了甘肃与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差距。第三 ,通过对过去 2 0年甘肃发展战略的回顾与总结 ,甘肃实行的是“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 ,完全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战略 ,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结果 ,这是提出战略调整和新的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 ,介绍了全球 2 0 15年发展目标和 2 0 2 0年中国发展目标以及中国大战略 ,这有助于将甘肃未来发展目标的制定置于国际背景和全国背景中 ,有助于“跳出甘肃看甘肃”。第五 ,在甘肃省提出未来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体经济》2006,(5):14-16
吉林省公主岭市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于2003年11月,是一家主要由员工参股的股份制企业,以生产汽车内顶棚为主要产品,现有员工130人。公司自组建以来,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同步转换,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公司总资产从50万元猛增到3400万元,增长67倍;产品由2种增加到30多种;产量由3万台增加到20万台,增长5.7倍;产值、利税和利润当年分别为1380万元、428万元和313万元,2005年分别达到7685万元、1800万元和1300万元,增长4.6倍、3.2倍和2.2倍。更为可喜的是公司的商誉在改革发展中迅速提高,被一汽大众公司评为A级供应商和优秀成本控制商,成为一汽集团全国4000家供应商中首批26家核心供应商之一和吉林省的“小巨人”企业。  相似文献   

6.
李飞  张硕 《辽宁经济》2006,(11):88-88
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必备的条件之一。而知道如何有效执行企业发展战略比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执行力就是竞争力。预算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数量表现,在企业发展战略执行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依据企业发展战略,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并有效地执行预算,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实施正确的预算管理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新城区依托区位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八大工程”,努力加快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2005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亿元,是2000年的4.5倍,年均增长34.6%;财政收入达到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228元,比上年增长23.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09元,是2000年的1.76倍。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五年,是乌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良好开局的五年,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40.7亿元增长到125.5亿元,增长了1.68倍;财政收入由4亿元增长到18.66亿元,增长了3.6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91元增长到10006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351元增长到5068元,都增长了一倍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桂林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一)桂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桂林市坚持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形成了以演艺娱乐、游戏动漫、出版发行等优势行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并催生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实力的企业。目前,全市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创意企业数量已达1300家左右,与5年前相比,其中计算机软件设计类企业的数量增长了4倍,动漫游戏类企业数量增长了6倍,广播影视类数量增长了3倍,工业、广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移动提出的“服务与业务领先”战略,通过两年多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了中国移动的优质品牌形象,为中国移动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发展目标夯实了牢固的基础。江西移动这两年的快速发展与江西移动积极贯彻执行“双领先”战略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探矿机械厂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加快.转换企业以营机制、使企业经济效益连续八年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1992年,这家有1200多名职工的工厂实现销售收入7363万元,比上年增长97%,是1984年的5.2倍;利税总额1504万元,比上年增长57%,是1984年的4.4倍,利润总额968万元,比上年增长38%,是1984年的3.8倍。最近,该厂被市工业  相似文献   

12.
刘寿国 《发展》2003,(3):78-78
中国联通甘肃分公司自1998年8月成立以来,就确立了“依靠先进科技创业、依靠先进文化立业、依靠凝聚人力兴业”的长期发展指导思想。短短四年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较大,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高速增长发展阶段,现已成长为甘肃电信业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综合业务电信企业。目前,光缆总长度达到9700多公里,经过五期工程建设,移动GSM网络已覆盖全省14个地州市、82个县(市)。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又积极采用最具先进性的移动通信技术,建设移动新网络,开通了具有系统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接通率高、绿色…  相似文献   

13.
加快甘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年  徐荣华 《发展》2006,(8):66-67
研究显示,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滞后必然导致西部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的落后.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支重要力量.甘肃民营科技企业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发展严重迟滞,与临近省区相比也处于劣势,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甘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是推进甘肃"工业强省"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是缩短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孙广明 《北方经济》1995,(4):47-48,34
八十年代以来,赤峰市乡镇企业在快速起步的基础上,获得蓬勃发展, 特别是九十年代前期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5.4亿元,比1990年增加了4.5倍,四年平均增长52.1%;企业个数达到10.65万个,比1990年增长了67.8%;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9.98亿元,比1990年增加2.1倍。从单个企业平均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看,1994年为1.88万元,仅比1990年增长25.3%,低于固定资产原值总规模的增长幅度180多个百分点,表明乡镇企业的实业增加主要靠企业数量的扩张来推动。经过十几年发展,乡镇企业几乎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工商建运服各业全面兴起。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中,工业占36.7%,居第一位。其余依次为:建筑业占31.2%,商饮业占15.1%,交通运输业占11.0%,其它行业占6.0%。工业以采矿业、建材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1994年全市乡村集体工业产值中,三个行业分别占31.8%、25.9%和19.8%,但产品的初级化特征显著,工业的主导优势尚待进一步形成,这是由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颜永庆 《发展》2009,(6):16-17
甘肃移动1999年成立。10年来,客户规模从10余万人发展到今天的过千万,公司实力由弱到强,是在科学把握市场运营规律,坚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成长为区域市场主导者。立足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重组形成的“三强鼎立”市场格局,甘肃移动已无法依赖传统模式实现持续快速地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立足新起点、直面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浦经济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引起了人们的注目: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2.5亿元,比1992年的19亿元增长2.8倍,年均递增39%;财政收入9.2亿元,比1992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36%;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比1992年增长1.3倍,年均递增28.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元。  相似文献   

17.
王龚明 《发展》2010,(12):29-30
研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办四十七条”),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国办四十七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甘肃作为西北地区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甘肃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成效的取得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平衡进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长沙高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起步于80年代末期的长沙高新区民营科技企业,经过近9年的开拓创业已初具规模。截止1996年12月底,长沙高新区创办民营科技型企业8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开发高新技术项目100多项,投人资金1亿多元。1996年,完成产值11亿多元,比1992年增长10倍;完成技工贸收人12亿多元,比1992年增长12倍;实现利税2.5亿多元,比1992年增长7倍。在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食品加工等主要领域中初步形成了科研、开发、经营一体化的体系,涌现了一批如远大、创智、长海、洞庭等在国内和同行业中都较有影响的明星…  相似文献   

19.
康军 《发展》2010,(9):14-16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的最大支持和关怀。《意见》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甘肃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要重点实施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社会发展、产业发展五大战略,把甘肃建成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县市亟宜考虑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治英 《珠江经济》2004,(12):45-51
多年来,我国县市实际执行的是“增长第一”战略,走的是非均衡、超越式快速发展之路,致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严重失衡。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之道是坚决奉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对发展模式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