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劳务贸易是世界性的第三产业,行业多、服务内容广。它是一条重要的致富之路。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可供的财源相当丰富,它对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机会、促进人口流动以及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行列极为有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已具备拓展国际劳务贸易的良好条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发展我国的劳务贸易。  相似文献   

2.
彭红斌 《财贸研究》2001,12(2):11-13
劳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4,因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主要特点和我国劳务出口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扩大我国劳务输出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劳务市场由初期的应运而生到如今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的认同,这不能说明劳务市场的作用在退化。相反,为解决下岗职工的上岗问题,为再就业工程服务,劳务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内将趋向活跃。然而劳务市场尤其是劳务合同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便正确区分和使用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际劳务市场对普通劳务的需求下降,对技术劳务的需求量增加,劳务人员流动的方向日趋多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劳务市场的变化,当代国际移民呈现移民规模不断扩大,移民分布日趋分散,移民的知识层次和教育程度较高等特征;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是:总规模会超前几年有所缩小,但移民数量仍很大,移民的结构中将以脑力劳动者为主,移民接受国在接受移民时将更主要地考虑是否对本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呈现中高级技术工人需求比重不断攀升,普通劳务需求比重不断降低的特点,而江西省对外劳务输出仍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为主,难以胜任知识密集型行业。为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加快劳务出口,应有针对性地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培训,加大高职、中专学生以及普通高校学生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6.
许陆 《现代商业》2008,(14):277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已驶入快车道,并拥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潜力.在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中,劳务人员的素质是对外劳务合作事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然而,由于劳务人员职业培训方面的不完善,我国劳务人员在技术结构层次、语言交流方面尚难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对此,笔者从分析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变化、劳务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培训的主要表现、加强职业培训以促进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事业发展的对策等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问题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6月16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定》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相应也推动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仍相对落后,从服务贸易结构可以看出:我国海运服务贸易,劳务服务出口和国际旅游服务有较强竞争力,1998年旅游服务出口达125亿美元,居世界  相似文献   

8.
开展国际劳务合作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新事物,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10年来,福建省外派承包劳务人员达2.5万人次,创汇近5千万美元,为振兴福建经济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国际劳务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对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务人员的素质状况已成为进一步发掘我省劳务输出所具有深厚潜力的制约因素,因此,全面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已成为拓展劳务输出的关键,而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则是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建筑劳务市场存在着劳务分包制度不健全,劳务市场的发育和建设滞后,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建筑劳务企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思路是:不断提高对培育建筑劳务市场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规范建筑劳务用工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对建筑劳务企业的政策扶持,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培育劳务品牌是提高劳务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而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及相应的政策优势。劳务品牌的培育依赖于建立有序的劳务市场,完善的劳务市场信息网络的推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人文资源优势,加大对劳务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通过提高劳务人员整体素质来提升劳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综合素质高低的较量。不断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不仅是一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任务和基础工作,也是我国顺应国际劳务市场发展趋势,拓展劳务市场,扩大外派劳务规模的必然选择。不断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是培训中心的责任,现就如何提高外派劳务培训质量谈几点粗浅认识。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以质取胜是竞争中的首要因素,人的素质是以质取胜的根本保证,全面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培训。有些单位认为培训不培训关系不大,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出国劳务是凭力气挣钱;或认为…  相似文献   

12.
李强 《现代商业》2014,(14):98-100
公司发展战略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分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求得企业持续发展的全局性规划性研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劳务市场的不断扩张,对于劳务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也成为了广大管理人员的关注要点。本次研究通过对我国劳务公司经营现状、存在问题等的研究,为我国劳务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形成与劳动力自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红  赵伦 《商场现代化》2008,(13):328-330
西部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转移,这使农村季节性劳务稀缺现象开始凸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自发的有组织的为那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雇主"打工",这导致了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的逐渐形成。本文论述了农村季节性劳务稀缺现象的产生、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形成的条件、农村劳动力自发组织的形式、农村季节性劳务市场发展的前景和启示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是世界主要国际承包、劳务市场。1981年,伊发包230亿美元,拥有外籍劳务人员200余万,是世界上发包额最高、外籍劳务人员最多的国家。近年由于两伊战争发包额有所减少,平均每年12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三;劳务人员近200万,仍为世界第一。伊拉克又是我国开展对外承包劳务时间最早、人员最多、合同额与营业额及利润最高的国家,是我国最大的国外承包劳务市场。我国自1970年进入伊市场以来,截止到1985年年末,共签订承包劳务合同442项,总额15.3亿美元,占我国在西亚、海湾地区签约  相似文献   

15.
劳务输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输出,在非贸易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国际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劳务需求量日益增加,资料表明,西欧、北欧、北美、澳洲、亚洲的一些发达、次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吸收容纳的劳务人员多达2000万人左右,国际劳务市场每年的劳务总发包量达7000多亿美元之巨,成交额也多达5500-6000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强,但我国的劳务输出量却极为有限,仅占发达国家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劳务输入量的0.2-0.3%,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我们传统的思想认识观念,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劳务输出领域偏窄等主观因素有关,因此,要扩大劳务输出,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然人移动作为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之一,又被称为自然人流动、自然人存在等。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的规定,它指的是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以自然人存在的形式提供服务。目前来看,自然人移动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具有数量上的比较优势,随着国内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外劳务输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显得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出现了追赶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但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徘徊不前,与世界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鲜明对照。中国服务贸易与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既“趋同”又“背离”,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18.
东亚服务贸易的概况及其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中的亮点。近年来,东亚各国和地区在飞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运输、旅游等服务在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安徽省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国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服务贸易招商引资发展良好,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发展迅速。国家对服务贸易的大力支持、安徽省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政策实验区建成均为安徽省服务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推动旅游和文化贸易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服务贸易发展促进机制,加强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开拓韩国劳务市场的前景与对策战华亭近年来,我国与韩国的劳务合作,经过双方的努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从发展的进程看.仍然比较缓慢。从1988年开始,双方主要在第三国和海上进行合作。我国派出的劳务人员在韩国的国外企业及海上船只上从事海员、船员、渔工等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