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艳欣 《活力》2011,(11):192-192
连线报道也可以称为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通过直播问直接播报出去。作为与广播消息稿、录音报道并用的一种手段.以记者口语化的描述,勾勒出新闻事件的画面.把现场氛围呈现出来,使听众如临其境,具有现场感.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交通广播”连线报道,经验的总结。作为“交通广播”记者,在近几年的采访报道中。深刻体会到r,连线报道在制作程序上比录音报道更简便,表现形式比消息稿更加生动,所以成为当下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  相似文献   

2.
王建华 《活力》2010,(14):164-164
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将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国内与国外传媒间争观众强信息的必然趋势也迫使新闻节目进行改革。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有较高的收视率。就不能不挖掘电视新闻报道的潜力以增强电视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听众、观众对发生的时事新闻全面深度的了解,当前广播电视媒体除了办好时事新闻节目外,还充分运用多种新闻宣传资源,对事关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主题,制作出了节目时间比较长,并放在频率、频道的重点时段重拳推出,旨在对时事新闻进行深度挖掘、细分缕析,全面解读时事评论节目。由于时事评论节目中时事评论员在解读新闻、评析事实处于较显著位置并发挥独特的宣传作用,特别是那些说辩能力强、知识丰富的时事评论员,他们不仅越来越受到听众、观众的关注和欢迎,也让广播电视媒体对做好时事评论员工作更加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4.
姜明  李洁蕊 《活力》2010,(17):60-60
目前.媒体已进入品牌营销时代,新闻报道则进入了观点时代。具有高品质信息“附加值”的深度报道,被看做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守护者,越来越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和厚爱。特别是传统的平面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等,其推出的深度报道已成为对抗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法宝”。然而.尽管“深度报道”被众多的媒体当做竞争的“重武器”,但真正让读者感受到有深度的报道却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安雅心 《活力》2012,(6):203-203
角度,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角度不同,视点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因此,记者对采集的新闻素材,总是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取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6.
刘莹莹 《活力》2014,(2):85-85
信息传播是媒体的首要职责,能否向公众传达有效信息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各县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虽然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肖立川  孙蕾 《活力》2011,(10):107-107
所谓突发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认识不一,采取的手段不同,产生的结果也迥异,尤其是地方媒体面临的这方面问题更多。所以.强化对地方媒体如何报道突发事件的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肖巍 《活力》2011,(5):154-154
深度报道就是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如今.深度报道已成为体现一张报纸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里,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谈一下如何搞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9.
魏红影 《活力》2014,(7):102-1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生活早已经不是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利。上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下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经济报道不再只是很多人狭义理解的,仅仅是财经记者的专利,农业、工业等众多领域的记者,报道内容都与经济密不可分。过去谈到经济报道,往往让人想到的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和专业术语,“数字加成就”的报道范式,犹如食之无味的“鸡肋”,晦涩难懂,很难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那么记者如何才能做好经济报道呢?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就是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如今,深度报道已成为体现一张报纸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里,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谈一下如何搞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1.
王建宇  赵振东 《活力》2013,(12):111-111
所谓突发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认识不一.采取的手段不同,产生的结果也迥异.尤其是地方媒体面临的这方面问题更多。所以,强化对地方媒体如何报道突发事件的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时事纵横     
《中外企业文化》2009,(12):10-10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表示,截止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已顺利免除非洲32个国家的150笔到期对华债务。  相似文献   

13.
孙英 《活力》2010,(6):235-235
时代发展进步日新月异,读者的知识层次越来越高。人们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时事新闻报道因此也受到读者的青睐,面对读者的需求,对时事编辑创新和素质修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笔者认为时事编辑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玉梅 《活力》2009,(8):61-61
所谓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它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则应该是“求是”。  相似文献   

15.
崔亦宁 《活力》2012,(6):225-225
当前,众多电视媒体对新闻报道的可视性都极其重视.特别是面对各类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冲击,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视性,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是吸引受众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时事纵横     
《中外企业文化》2010,(3):10-10
据统计,2009年我国共有14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前三甲。有26个省份GDP增速超过10%。  相似文献   

17.
高翔 《活力》2010,(6):209-209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媒体市场化经营的完善,负面报道作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蓬勃发展起来,冲击着传统的以正面报道为主的传播理念。媒体的责任在于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负面报道中注重利的权衡,度的把握,理的探索,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效应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崔展 《活力》2013,(6):119-119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学深、学透、学懂党的十八大精神,新闻工作者要结合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和精准的新闻眼,快速反应,特别是电视记者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把采访变成一个扎实的体验,做好体验式报道,  相似文献   

19.
敖艳华  王爱军 《活力》2005,(7):220-220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会议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问题。会议报道“三脱离”的原因很多,众说不一,以笔者之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议报道采写在某些方面背离了新闻规律。具体分析,起码背离了如下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20.
陈子婴  许跃兵 《活力》2005,(4):199-199
作为农业企业的报纸——《农垦日报》,面对的是千千万万最基层的农民,他们整日忙碌,看报的时间最少,又最需信息技术指导,因此,在农业报道中必须抓住农户急需的新闻,以及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才能真正为农户服好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