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阐释了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的定义;其次分析了当代文化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是迷失方向;网络的发展使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复杂而深远;造成原有的心理文化与现在高职院校所在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因此运用文化正能量努力减少"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帮助"问题学生"改变过去,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工作者在工作的压力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与肉体的疲倦劳累不同,它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 相关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成人群.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而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消极和疏离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或域外文化的碰撞冲突在所难免,并使二者之间形成了矛盾关系。尤其是面对文化霸权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本土文化若不想成为西方文化"摹本"时,研讨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创新既包括了形式,也涵盖了内容;既应是批判继承与吸纳先进文化,更应体现出一种文化建构。因此,文化创新之路应表现为文化建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耿艳娥 《黑河学刊》2003,(3):57-59,71
贾平凹的"商州世界"是对陕西地域文化的折射,其鲜明的"文化本位"的创作心态和矛盾而无奈的创作立场,使他的长篇商州系列在当代文坛上以"味"取胜.但也正是这一文学审美观念,限制了作家的文学创造力,难以形成以"神"取胜的独立的文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韦伯庞大的宗教社会学体系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视角来考察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文化观念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韦伯思想的启示意义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都是不对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传统的现代化,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吸纳西方先进的文化元素,构铸新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在叙事言情类文学作品中,同一类属的故事遵循着相同的结构("语法"),<杜十娘怒沉百宝葙>类有许多不同的"讲法",但其内在的基本"语法"是不变的.用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类故事,可以达到对故事"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冯欠欠 《魅力中国》2011,(15):212-213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心理障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络环境下青少年自我分化主要表现为的四种心理矛盾与冲突,理解这四个“冲突点”,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认清认识自己在网络背景下所产生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提高自我分化水平,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也为青少年的网络心理障碍提供政策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是文化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人在这一系统中是主体,人的生存状态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本质性内容。文化的"人化"本质说明,文化生态的发展与人的本质的实现具有内在统一性,长株潭文化生态与人的发展之间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因发展节奏和速度的不同步,长株潭文化生态与人的发展之间出现了矛盾,即长株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不和谐。"两型社会"的构建着眼于人与环境的建设,通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株潭人的发展与文化生态的矛盾终将消解于"两型社会"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
考察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将之先划归为“人”与“物”的关系,考察“人”(精神)在器物层面所呈现的矛盾和冲突,从中可以看出物质与精神两者是互为偏至、互为因果、相生相克、环环相扣的,而这又促成了文化发展格局和性质。有了这个准备,理解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关系大体负相当,那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大体是成反比的,而这正是物质与精神互为偏止的演绎。  相似文献   

10.
李贽认为每个人都有"真心",这是在人类诞生之初便有的东西.基于"真心"的概念,李贽建构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对晚明时期的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批判,但是李贽在进行批判的同时并未注意弥补自身理论的缺陷,因而留下了一些矛盾之处.尽管他在批判时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李贽思想的价值还是应该被肯定.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使处于特殊阶段的大学生受到各种强烈的情绪冲击和各种尖锐的矛盾冲突,并无法回避地要承受来自与外部和自身的种种心理压力,也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应重视教学中的引导功能,不能一味地强调思想品德课是"正规"课,而忽视利用心理潜能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短期无解的人情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享 《改革与开放》2013,(12):103-104
"重关系,讲人情"这一根植于传统熟人社会的处事原则与"凭实力,讲制度"这一立足于现代文明社会的行动准则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发生了冲突,在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与现代面前,许多中国人陷入了人情的困境。然而,"重关系,讲人情"的工具性以及在中国的普世性使其仍然具有优厚的生存条件,同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人情关系"文化滞后于业已建立和完善的现代制度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事实。人情困境会随着现代社会体制机制的完善而不断缓解,"人情关系"文化不会消失,但会随之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延安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相互碰撞,形成融合与矛盾的复杂关系。亭子间的人与山顶上的人的融合、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共存于鲁艺教学与创作实践中都表明延安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发生融合的关系。同时延安油画与木刻的对立又进一步表明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矛盾。延安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融合矛盾的复杂关系表明延安开始并非就是民间文化占据主导,而是延安文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透露出延安文学的复杂性和一些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的情感智能又称情绪智能或"情商",是一种洞察及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是克服心理矛盾冲突、协调和平衡情绪的技巧,是驾驭人生、在顺境与逆境都能自如通行的智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商约占20%,其他因素占80%,其中情商约占60%(1999年1月2日北京晚报第20版健康导刊) .高情商的人具有利用环境、适应环境的协调能力和改造环境、驾驭环境的非凡勇气和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15.
赵常兴 《开放导报》2012,(4):97-100
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在本质上就充满着各种矛盾,社会系统是一个交织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现象的统一体。作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典型代表的城中村,充满着重重矛盾与冲突,体现在集体资产、经济利益、拆迁改造、文化隔阂等方面。然而普遍存在的冲突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立与斗争,冲突对社会系统同样具有整合功能。处于冲突状态下的城中村经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将逐步融入城市,实现城乡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6.
事物的属性决定事物的功能.人创造了文化,也被文化所创造.人本属性是文化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文化的根本功能在于满足人的需要.跨文化适应过程是一个双向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要求跨文化者在新的文化面前协调自己的态度、 策略、 认知和行为,以顺应新文化带来的冲击,实现自我新的成长,又要求文化进行自我"扬弃",以不断地满足"新人"的需要,从而在自我扬弃与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新的蜕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苗族神话史诗<苗族古歌>之中的<洪水滔天歌>,认为<洪水滔天歌>是苗族各个支系共享的"集体记忆".这一"记忆"包含了"姜央与雷公"之争引发"洪水滔天"使族群濒临灭绝,进而发生"兄妹结婚"有悖伦理的惨剧.这些故事情节集中表现了苗族先民浓郁的"劳动务实"和"祖先崇拜"以及为应对灾难而产生的矛盾交织的原始婚配心理.  相似文献   

18.
陈宁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28-30
文章论述了我国当前特殊的社会环境,垄断行业造成我国贫富差别过大的社会矛盾,它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则,继续抑制资源配置并制造新的社会不公.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使我国产生的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表现出特殊的形式.这些现象是社会上最直接,最现实,国民反应最强烈,社会最关注的显型冲突,其后果危及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涣散了社会凝聚力,增加了社会风险.面临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冲突和危机,分析各种失衡心态,兼顾各阶层利益化解社会矛盾 ,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就成了解决冲突和危机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并不是消除了矛盾的社会.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社会,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然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各种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样存在.和谐社会是使各种矛盾协调、平衡,让矛盾各方在不致引起冲突的限度内各得其所,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时立程度,使之良性运行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空港经济区与行政区域的根本冲突在于改革开放的需要与法制统一原则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为缓解和协调这种矛盾与冲突,不仅要明确"先行先试"的内涵,还要根据有限政府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在现有法律框架之内对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对空港经济区实行基本监督.其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成为化解法律冲突的主导力量.最后,空港经济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应当明确并尊重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