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层地热能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绿色环保、可再生等诸多优点,地源热泵系统可利用地热能为建筑物供暖制冷。简要概述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对利用浅层地热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泵机组的形式之一,是以室外空气为热源的热泵型整体式空调装置,因其安装使用十分方便,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在难以安装冷却塔、锅炉等设备的情况下,空气源热泵机组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地板采暖系统以其舒适性的优势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以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系统既解决了夏季空调的需要,又可在冬季提供舒适的温水地板采暖,近几年在华北等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了考察夏热冬冷地区的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为了在寒冷的冬季在保证环保、安全和室内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最大幅度的节约能源的目的,基于实测数据,对济南市高墙王小区集中供暖空气源热泵项目进行经济性、可行性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暖通空调系统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开来,然而在能源日益紧缺的大时代背景下,迫使暖通空调系统向节能性方向发展,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来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短缺能源,而土壤源热泵系统就是应运而生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之一。然而土壤源热泵由于面世时间较短,系统并没有得到最大化完善,目前影响地埋管束换热效率的因素包括管径、钻孔直径与钻孔间距、管内流体及进出口温度、管材、埋管方式及深度、土壤深度等[1-3]。下面就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有关提高土壤源热泵换热效率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由于动物兽舍洞口为敞开式,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差,导致动物兽舍耗热量大,兽舍温度低,为达到兽舍需求的温度,并减少常规能源消耗,文章以狼兽舍为例,通过DeST软件对狼兽舍热负荷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提出的峰值热负荷标准值以及土壤热物性参数计算打井深度及数量。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模拟地源热泵系统在井间距5,6,7 m时的系统运行情况和土壤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当井间距为5 m和6 m时,土壤温度较低,无法满足系统长时间运行,当井间距为7 m时,土壤温度稳定在14.5℃,源测回水最低温度为6.03℃,供回水温差为4℃左右,系统运行效果最佳。因此对于狼兽舍土壤源热泵系统,满足供热需求的最佳井间距为7 m,井深为100 m,打井数量为20。研究结果为解决兽舍耗热量大,温度低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空气源热泵低温环境中的热效率,解决热泵冬季易结霜、故障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相变蓄能装置将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组合的蓄联热泵技术。以河北保定高速某服务区蓄联热泵的改造工程为例,设计了蓄联热泵系统改造方案,并将蓄联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与位于同一地区、相似建筑中使用单一热源供暖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对比,考察供水温度、室内温度、单位供暖面积的耗电量和COP值等因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室外气温、相同单位面积供暖热负荷的条件下,蓄联热泵供暖效果更稳定,室内温度更高,蓄联热泵每平方米耗能相比空气源热泵低15.5%,综合COP提高了20.68%,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1.89年。蓄联热泵清洁供暖技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适用于低温持续时间较长的偏远山区等寒冷地区,研究结果对蓄联热泵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污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条件,结合全地埋污水处理厂中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实现全厂供暖和制冷的应用案例,介绍系统配置,设备选型、使用要求及水源条件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空调冷热源的设计在空调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某综合楼空调系统冷热源设备选型出发,描述了污水源及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分析了污水源热泵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利用"污水源+板式换热器"替代冷却水塔提供冷却水的方法,从而为污水源热泵的选用和污水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冬季中国北方煤矿基本都有进风井筒防冻供暖需求,随着环保压力增大,以往的燃煤供暖方式已不满足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电阻或电磁炉供热、量子能供热机组、燃气或瓦斯锅炉供热、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供暖、瓦斯发电余热供暖、空气源热泵供暖等新兴煤矿井筒防冻供暖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这些技术未来的优化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产生热水,夏天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供空调使用,系统可全年提供生活用热水,冬天可以用作采暖。制冷机驱动热源温度75~90℃,系统可配备辅助能源或与热泵配合,全天候自动运行。太阳能空调系统适用于集中供热和中央空调。系统可用于建筑物及工农业生产上的太阳能冷-热并供系统,如宾馆、招待所、学校、医院、游泳池、水产养殖、温室种养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电工业》2011,(8):19-19
据权威人士透露,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地热能将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据悉,国家初步计划在未来五年,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预计总市场规模至少在7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京津冀地区农村冬季采暖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邯郸地区示范项目典型农宅为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首先,利用TRNSYS软件建立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模型,模拟分析了系统的长期运行特性;再通过费用年值法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对比分析该地区常见的4种采暖方式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最后选出最合理的运行系统。结果表明:1)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运行高效且稳定,运行期间系统COP达3.5以上,热泵机组COP达4.0以上;2)在间歇运行方式下,土壤平均温度一年的降幅为0.8%,十年的降幅为3.6%;3)在4种采暖方式综合对比下,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费用较低且环保性较好。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研究为户用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在京津冀地区典型农宅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将太阳能技术与建筑物的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地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的高效、节能的采暖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地源热泵辅助的太阳能系统在地板采暖中的应用,可全天候节能地提供地板采暖所需的低温热水,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地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节约高品位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从而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唐山地区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形式,采用Dest软件对唐山地区的太阳能辐射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典型建筑的负荷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论述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唐山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形式,采用Dest软件对唐山地区的太阳能辐射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典型建筑的负荷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论述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唐山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形式,采用Dest软件对唐山地区的太阳能辐射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典型建筑的负荷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论述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唐山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多种新能源组合供暖的热效率,考察太阳能-生物质能-谷电蓄热联合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利用TRNSYS软件中的TRNbuild模块对实验室进行供暖期内逐时热负荷仿真计算,以动态负荷为基础搭建太阳能与生物质锅炉联合供暖系统的TRNSYS 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7种运行模式及控制策略联合互补,实现了各单元在供暖过程中不同时段的协调控制,保证了联合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联合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从40 ℃升高至60 ℃,其供热效率降低了11.08%,太阳能保证率降低了23.35%;集热器面积从20 m2增大到40 m2时,太阳能保证率增加25.99%,供热效率降低了2.11%;集热水箱容积从1.5 m3增大到4 m3时,太阳能保证率增加8.67%,供热效率增加了4.31%;系统平均供热效率实验值与模拟值误差为4.29%,平均供热指标实验值与模拟值误差为6.15%;联合供暖系统测试日平均温度为19.76 ℃,能够达到寒冷地区冬季供暖室内温度18~24 ℃的采暖要求。联合供暖系统具有良好的热舒适性,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地区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水平普遍不高,锅炉燃料燃烧效率低,风煤比不合理;远近端热用户温差大,水力失调现象严重;监控系统无法实现供暖参数计算等功能;热负荷调节缺乏理论依据;所有热用户采用统一方式进行调节,而不考虑建筑物的实际运作时间等问题。本文对现有的集中供暖系统的主要节能技术做了简要总结,主要有锅炉房优化配置、变频调速及量调节节能技术、换热站及管网远程监控、热负荷计算及分时分区与气候补偿等方法。文章概略分析了各种节能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集中供暖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暖通空调系统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建筑制冷、供暖、和通风等功能,以保证装置设备可靠运行,满足人员的工作舒适性。以某LNG接收站中央控制室暖通空调设计为例,结合房间特点与暖通设计规范要求等特殊考虑,对中央控制室暖通空调设计选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暖通空调系统耗能高的主要原因和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原则展开分析,结合能耗传输的节能设计、变频空调的节能设计、建筑热工性能设计、地源热泵系统节能设计、空调冷却水循环设计、低碳新型空调设计等节能设计要点,通过研究科学选择系统参数、做好温度调节工作、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做好保温材料选择等优化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暖通空...  相似文献   

20.
以某电厂热泵房冬季施工临时供暖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送风系统将汽机房上部热空气送入热泵房以满足热泵房施工调试期冬季防冻、防寒问题,结果表明:该热风供暖方案不仅供暖效果好,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