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一般模型的参数和变量适当重新定义,可以用来进行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弹性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分析、产业增长格局分析和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分析.运用此法实证研究发现,1978-1992年与1993-2009年两期间四川省产业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发生了很大地改变,近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水平.四川省要在夯实第一产业发展、注意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的基础上,加快现代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整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
熊健益 《时代经贸》2010,(22):144-145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一般模型的参数和变量适当重新定义,可以用来进行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弹性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分析、产业增长格局分析和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分析。运用此法实证研究发现,1978--1992年与1993--2009年两期间四川省产业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发生了很大地改变,近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总体已进人工业化中期水平。四川省要在夯实第一产业发展、注意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的基础上,加快现代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整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几大工业国家的经济水平迅猛发展,经济增长这一事实已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增长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角度,依据供求结构关系,分析了如今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原因,并系统性地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截取广州市2000至2009年连续10年的数据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广州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当前的要素发展模式为"以建设用地供给投入为主,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就业人口投入为辅"的均衡型模式,其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分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楼江  宦昱婷  李静 《经济论坛》2010,(11):94-96
土地资源作为支撑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其经济供给存在一定弹性。本文立足于此观点,运用SPSS等工具,通过对上海市土地供给数据及经济数据的分析,认为上海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且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的态势。因此,本文提出,上海市经济发展应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加大资本投入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以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并且科教文卫与经济发展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拓消费市场重在调整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亚嘉  高丽萍 《经济师》2001,(11):242-243
当前 ,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症结 ,一是城乡居民消费增长放慢 ,不良的收入和支出预期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总体消费水平降低。三是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消费增长。这是因为实际供给大于需求 ,但是其中有效供给 (合格的产成品 )却不足。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投资的增长。在我国第三产业与国外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相差甚远 ,然而第一产业农业还是占有相当部分的比例。这种形式的产业结构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五是城市化滞后制约了有效需求的扩大。找到了需求不足的症结就为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对策的提出奠定了…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包括土地资源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刻画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对其中的重要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文章从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土地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人均产出效应以及土地供给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三个不同的视角,运用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土地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是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大小一方面取决于行业属性,另一方面囿于国家经济的整体状况;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客观经济现实约束下,人均可用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势必使经济增长回归到由资本和有效劳动所决定的稳态增长路径中,因此土地资源在平衡增长路径下是动态无效率的;更多依赖于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黄笑言 《当代经济》2016,(4):106-108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考察了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向货币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均无效;负向货币供给冲击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有效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存在“通货膨胀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土地供给制度、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基于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我国土地供给制度具有更多的政策目的,如促进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等。现有研究表明,在解释我国土地供给和经济增长方面,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与我国的实践存在较大缺陷。文章基于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结论,从土地和资本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土地供给制度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分析了我国较多学者所持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观点,指出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裴平  刘璐 《经济学家》2012,(7):62-70
本文选取10个国家2007—2010年季度数据为样本,在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各国非预期货币供给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和非预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发达国家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发展中国家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货币升值对经济增长先产生扩张效应,后产生紧缩效应。从长期看,汇率变动对样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同时,发达国家非预期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有微弱的负向影响,而发展中国家非预期货币供给增加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无论是西方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无不将资本积累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与其他手段相比,固定资产作为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可以通过短期的需求效应和长期的供给效应这两个方式来实现,因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显著,一直是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首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这是短期变量和长期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短期变量主要是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摩擦等引起的供需冲击,以及各级政府在同一时段相继出台一些规定形成了“合成谬误”,对经济运行形成了紧缩效应,在短期因素影响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失效或被减弱的风险。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趋势性下降是由结构转换迟缓引起的,带有机制性下降的特点。由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转向消费引领的转型不及时,由中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的进程滞后,由原始自主创新替代大规模复制创新过程受阻,加之人口结构过早过快出现老龄化及外部环境突变等,都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走向的重要因素。当前宏观政策目标短期是防止经济过快过大下滑,长期是防止经济增长提前过早出现趋势性下降。为此,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消费引领、制造业高端化为导向,重新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这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此,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增加劳动力供给;根据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趋势,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趋势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茉楠 《商周刊》2013,(24):32-32
中国开始真正步入增长动力转换的年代。必须改变“三驾马车”的分析思路框架,放眼于长期供给的新分析框架,因为长期供给才是决定一国潜在增长轨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由"三驾马车"构成的"需求侧动力"和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三大发动机"构成的"供给侧动力"和制度因素构成的"特殊性动力"可解释"中国增长奇迹"的动力问题。其中,"三驾需求马车"是我国稳增长或保增长的主要动力;制度变革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源性动力;结构优化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性动力;要素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就三大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均衡关系,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却无长期的均衡关系,也无短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特征、危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的视角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投资增长和出口扩张;从供给的视角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要素投入、技术引进和体制改革。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经危机四伏、无法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和提升。无论从内部经济运行还是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自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市场改革应该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9.
现有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大多集中在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缺少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性机理的研究。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较强的需求性和选择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则存在着较强的供给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CIA模型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内生增长的CIA模型",讨论了货币供给、国民储蓄意愿以及经济增长潜力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当货币供给速度变大时,经济增长率会因此降低,通货膨胀将升高;但是国民储蓄意愿和经济增长潜力比较高时,可以在货币扩张过程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由于我国的国民储蓄意愿和经济增长潜力都比较高,相应地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临界值也高,因此会出现"高货币供给-低通货膨胀"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