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中部地区就业格局演进轨迹。结果表明:中部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方面,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轨迹演进的86%,历程为:1981-1984年为"V"形,1987-1996年为复杂波动,1996-2011年为"长U"形,2012-2015年为低幅波动,2016-2020年由4.47升至5.66,并在2021-2030年下降并维持在4.00以上,中部用工荒在2016年进入潜伏,2024年左右爆发。中部内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直至2011年,除1983年与1985年外均为拥塞,2012-2015年缓解明显,2016-2021年却逆转加重,2021-2030年不断缓解但无法解除,因而中部内部很长时间内仍存在就业难。中部内外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79-2003年中部吸纳西部劳动力的同时并向东部、东北转移劳动力,2003-2011年中部、东部、东北则为竞争,2003年中部出现"恐慌式用工荒",至2011年"恐慌"仍在扩散。  相似文献   

2.
王佳欣 《科技和产业》2024,24(10):47-53
基于公平与效率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1年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并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其分布动态,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①全国及四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均显著提升,西部增幅最大;②考察期内全国空间集聚效应显著;③东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不均衡问题最凸显;④地区间差异呈缩小态势,但仍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用工荒演变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1979—2010年中国四大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数据,采用生物系统论研究方法,将地区劳动力视为复杂系统,对中国四大地区内外劳动力格局演变进行估计,从而深入讨论用工荒根源及演变轨迹。结果发现:劳动力就业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间有内在规律——23定律,这一定律是中国用工荒到来的根源,它决定中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将先后于2014、2020、2025、2027年进入用工荒;东部用工荒是紧随劳动力自然就业繁荣期之后,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则是劳动力自然繁荣期后经历较长的潜伏期才进入用工荒。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就业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勤  吴利华 《世界经济》2008,31(1):78-89
本文旨在从产业和地区层面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对区域就业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虚拟就业的方法过滤掉地区因素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同时假定就业初始水平相同,模拟各地区各产业的就业演变状况,分析就业初始结构对各地区各产业就业演变的影响;然后通过就业绩效指数分析地区产业竞争力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就业增长率相同、就业初始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就业初始结构决定了就业演变的路径,地区初始工业化程度不同,就业演变的路径也不同。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占比例和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是造成地区就业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EG指数度量了2003年-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集聚程度,发现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属于中度集聚,但各细分行业差异很大.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在2003年以后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从空间维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中心,但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差距在缩小.产业集聚在带来空间效率的同时也导致空间不平衡,政府公共政策介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区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必须了解以下两个基本事实。其一,改革以来,中、西部地区取得了很高的长期增长率。1979-1996年期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57%和9.35%的高水平。其二,东部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以中、西部增长率的下降为代价。东部的增长率明显高出于中、西部,始于80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9年的村级微观面板数据,分析农户外出就业对于离婚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出就业对于农村离婚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外出就业人员增多,是近年来农村离婚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其影响程度差别不大;第二,在中西部地区,村庄的耕地资源对于农村离婚率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第三,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数量对于各个地区的农村离婚率都具有显著的影响,性别比例等人口学特征变量的影响则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8.
基于就业供需和地区基本特征,结合外部性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包含本地效应、邻近效应、滞后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地区就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及计量模型,采用面板IV-GMM探讨了2004-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多维集聚效应对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地效应和邻近效应共同决定了本地外部性规模;多样化产业结构效应和恶化的就业基础环境抑制了地区就业增长,而高质化人力资本和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则促进了地区就业增长;显著的滞后效应表明空间目标和区域协调促进了就业增长政策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高质量就业视角出发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同时采用基尼系数法测度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差异程度,揭示区域差异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明显提高,10年间总体增长幅度约为38%;供给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不同区域的提升速度存在差距,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投入类指标供给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情况,西部地区的产出类指标供给水平最高,效果类指标的供给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总体基尼系数保持在0.23左右,供给水平的整体发展较为均等,具体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基尼系数高于我国平均值,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基尼系数保持较低水平;部分区域间差异显著且存在进一步分化趋势,其中东部与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的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未来应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财政投入均衡,重点缩小东部和西部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差距,建立多元化供给模式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在促进社会整体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显著提升国内不同省份的就业水平;不同地区之间较为协同的金融发展进程更有利于就业状况的好转;各省、区、市较高的实际GDP增长率、制造业占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以及财政支出占比均能明显增加城镇就业人数,而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地区就业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协同性对不同地区就业率的正面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对其协同性的边际影响在西、东、中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对就业的影响依次递增。因此,优先提升西部(甚至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将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多样化可以作为知识溢出的来源,也可以作为地区经济的投资组合策略,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中28个大类以及其中的125个中类测量了我国22个省或直辖市的制造业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制造业多样化水平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对就业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著。另外多样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彭民  李永超 《科技和产业》2022,22(10):28-33
基于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采用LP法与Kernel密度估计法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TFP)及演进特征,使用传统Markov链法和空间Markov链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预测该地区的TFP演进趋势。研究表明: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TFP水平及集聚程度在上升,差异程度和极化趋势有所下降;TFP水平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并呈现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移的发展趋势,在地理空间因素影响下,TFP水平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显著提升国内不同省份的就业水平;不同地区之间较为协同的金融发展进程更有利于就业状况的好转;各省、区、市较高的实际GDP增长率、制造业占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以及财政支出占比均能明显增加城镇就业人数,而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地区就业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协同性对不同地区就业率的正面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对其协同性的边际影响在西、东、中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对就业的影响依次递增。因此,优先提升西部(甚至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将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吕波  王辉  何悦  周仲鸿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52-259
探究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特征对黑龙江旅游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8年全国和分地区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逐日搜索指数数据.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时空集聚3个方面研究其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11—2018年全国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月际变化呈"W"形;2011—2018年31个省区市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差异较大、季节性影响显著;东部地区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偏高,西部地区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季节差异最明显;东部地区内的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差异性最小,西部地区内差异性最大;黑龙江旅游网络关注度具有正空间自相关,部分东部、中部地区表现为高高集聚,多数西部地区表现为低低集聚.  相似文献   

15.
曹圣洁  徐鹏杰  杨萍 《科技和产业》2024,24(10):161-167
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理论内涵,从绿色效益、低碳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绿色低碳发展指数,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与空间关联关系。研究表明,2011-2021年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在低位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且东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超中西部地区;其Dagum基尼系数呈现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表明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逐渐减小并趋于协调;中国省际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关联关系较强,且具有稳定性,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以创新要素推动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文章通过搜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创新要素集聚也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在样本时间范围内处于上升趋势,在空间层面上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根据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强度更为显著,且具有更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要素集聚以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毛其淋 《山东经济》2010,26(5):24-28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就业的影响,并从区域视角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显著地促进了国内就业,出口的就业弹性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进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为负,而外资只对东部地区的就业有促进作用。最后本文为扩大就业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及GIS技术,结合全国维度产业和就业空间格局协调特征与城市维度产业和就业结构协同特征,全面分析了2003—2019年我国产业与就业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协调发展演化态势。研究发现,我国第二产业和就业空间格局协调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第一产业和就业“双重扩散”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减小,东北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等第一产业与就业发展更加协调;第二产业和就业“双重集聚”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增大,我国第二产业仍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附优势,中西部地区更具有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转入的可能;第三产业“产业集聚-就业扩散”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增大,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具有较强的就业聚集潜力。建议在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等要素空间集聚点,拉动人口要素进一步集聚;在沿海地区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大力促进金融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就业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东、中、西部地区问的发展差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地理走势为西高东低,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恰恰倒了过来。80年代以来,由于地区倾斜政策的推动,地缘优势的发挥,东部地区迅速跃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开始越拉越大。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81-1989年,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相当于同期东部地区的92%,到了90年代,中部和西部增长率分别只有东部地区的63%和50%;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八五”时期,浙江 GDP 年均增长19.1%,而全社会就业仅增长0.52%:“九五”时期,GDP 年均增长11.0%,就业增长0.79%;“八五”、“九五”时期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分别仅为0.03和0.07.这与国际劳工组织研究的1982—1993年期间被调查国 GDP 增长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长率为0.63个百分点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济与就业增长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为此,须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调控目标来考虑,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非正规就业:未来就业模式的选择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包括:(1)非正规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2)正规部门的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