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曲线关系。运用1996年~2002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污染排放在内的6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倒U型EKC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同时就本文选取的部分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而言,也存在以相对低的人均收入水平越过环境倒U型曲线转折点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资源贸易和环境污染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动态一般均衡(DGE)框架下研究了开放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和污染排放系数下降两类技术进步的环境效果。模型结果说明,在存在资源贸易的情况下,污染排放系数下降和资源使用效率提高都会降低稳态污染排放水平,但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导致的产出损失较大,且在短期内具有提高污染排放水平的反向效果。据此,本文建议政府应着力促进污染排放系数的下降,通过合理控制政策支持力度实现产出增长和环境改善的跨期平滑。  相似文献   

3.
聂江 《特区经济》2008,235(8):31-33
文章以厦门市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代表,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关系。对该市1985~2005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拟合表明,除工业粉尘和废气排放量分别为正U和N字形发展外,厦门市环境污染指标变化大体上遵循EKC,并且这些EKC曲线转折点相对较低。目前厦门市污染排放已处于倒U形右端的下降时期。同时发现,人口因素和城市绿化率对环境污染状况作用不显著,受产品结构影响,对外贸易总的来说会加重污染排放水平。文章强调政府在控制环境污染,降低转折点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是资本逻辑的衍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全球化参与拓展各经济主体提供获利机会和空间,交互摩擦和利益诉求需要以利益平衡来调和,即贸易平衡.而在技术、资源不平衡格局下,这种平衡是一种价值扭曲的平衡.资本逻辑的“必然”是对资本放任的结果,不是经济运行结构的逻辑必然,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生产与消费的结构体系,生产地与消费地以及生产中心与创新中心的分离,影响到地域经济结构平衡,即全球化的结构不能确保地域结构有序.因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秩序只是资本逻辑的辩护,平衡利益的贸易平衡不能替代区域经济的结构平衡,即消费与生产不能脱节.因此,全球化必须回归到区域层面上的生产-消费的循环上来,把民生改善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回归到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上来.  相似文献   

6.
规模报酬递增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贸易分析是否采用内生增长框架,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新国际贸易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模型,致力于贸易模式、特别是行业内贸易模式的研究。在第二阶段,经济学家将规模报酬递增因素归结于技术知识生产所具有的外部性。在内生增长的动态分析框架下,由于讨论了技术知识的生产问题,新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贸易与增长的关系和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全面分析了理论的演变,并对这些进展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1995~2008年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和国际贸易数据,从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在某些污染密集型行业上中国具有出口优势,但随着新型国际分工的深化,进出口贸易结构越来越偏向于具有典型全球生产网络特征的"清洁"行业,使得国际贸易在结构效应上利于中国的环境,而环保技术上的大幅进步(技术效应),却是制造业在进出口贸易量激增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污染物大规模排放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际地区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测量指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遵循EKC曲线的特征,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已经越过环境曲线的拐点,目前处于污染越来越小的发展阶段,而其它省际地区则处在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加剧的拐点前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使各省市能够对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进行核算,衡量经济生产活动和环境污染治理.但目前由于自然资源要素界定不统一、实物量数据收集不全面等问题,缺乏全国性的环境治理成本分析.选择中国30个省、市大气环境污染等数据,采取环境治理成本法核算各地区污染治理成本并分析其差异性,以其中差异最为显著的NO x为例,对影响其单位治理成本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能源强度、第二产业比重、对外开放程度与NO x的单位治理成本呈正相关,清洁能源的利用程度呈负相关.NO x单位治理成本与其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U"形关系.因此,在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时,不能一味地消除污染、减少排放,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衡量污染治理带来的负担,调整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降低污染物单位治理成本,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引入Cole等(2005)的分析框架,构建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则、外资参与程度等因素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贸易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大多属于低排放行业,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没有成为污染产业"避难所";环境规则强度对贸易竞争力具有"U"型效应;外资参与程度对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资本密度并不是中国工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制定合理环境规则、提升贸易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增长、结构效应与污染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经济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应用1979-2004相关年度有关上海的大气质量、废水排放的统计数据,研究了上海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结构效应与污染物排放间的关系,并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对于多数污染物指标而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成立,即经济增长和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倒U关系,研究还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一个简单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菁 《南方经济》2009,(4):3-11
为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分别在新古典和内生经济增长的框架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同时还在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上考察了不同变量对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影响。模型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进一步的比较静态分析显示,要使经济增长走向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实行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型生产技术的进步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分别设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贸易开放与碳排放之间的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估计的方法对新兴11国1992~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按不同收入水平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兴11国中,高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最终会降低碳排放量,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只有贸易开放最终将起到减排作用。其中,中高收入水平及以上的国家成为碳污染的天堂和转移排放的对象,较低环境约束下的贸易开放与不合理的能源消耗结构是碳排放的主要原因;而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仍处于享受贸易开放带来的红利之中,其主要问题在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加剧作用。技术进步则是新兴市场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贸易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在试图解决新古典框架下报酬递增与竞争均衡相冲突问题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内生增长理论可以对新贸易理论提供新的解释,运用新贸易理论同样也可以对内生增长理论提供新的解释。本文试图围绕着要素积累、内生技术进步、内生技术结构与内生专业化等主要问题,对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这一前沿理论的进展有个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5.
沈滨  叶超 《开发研究》2007,(6):113-116
从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看,二元结构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换或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尺度差异是这种复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兰州市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典型性。它不仅表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而且也表现在城市和近郊县域之间,这使兰州市作为中心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呈弱增长极状态。兰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是兰州市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没有产生强大的扩散效应所致,政府的政策倾斜和传统农业束缚也是二元结构加剧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2005-2010年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城市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投资结构与环境效应的关系.研究显示:各经济区的SO2和烟尘排放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环渤海和珠三角的水污染存在恶化趋势.环渤海、长三角的工业化与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国内企业已对环境污染无消极影响,FDI亦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但在珠三角却是存在的,且珠三角工业化仍以环境污染的加剧为代价.从城市规模而言,环境污染在规模较小的城市更为严重.因此,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实行有差别的环境政策和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保工作也日渐得到了各界的重视。作为污染的主要源头,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可以促进企业改善污染排放、节约资源消耗,让信息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环保情况。文章基于上述原因针对造纸业上市公司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异质性环境规制视角,探究中国式分权通过异质性规制作用于雾霾污染物排放绩效 的机理;首页摘要 , 利用关联网络 DEA Hybrid Network 模型测度我国省域雾霾污染物排放绩效 ; 并采取动态空间杜宾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式分权直接促进雾霾污染 物排放,经济规制、行政规制与社会规制均减弱雾霾污染物排放,在中国式分权作用下经济规制 加速雾霾污染物排放,个人规制抑制雾霾污染;(2)从溢出效应来看,经济规制溢出加剧周围雾 霾污染,行政规制和社会规制具有雾霾治理示范性;(3)据分位数回归结果,经济性规制影响呈 U 型变化,行政规制和社会规制影响随雾霾恶化呈递增型,而个人规制影响则较平稳;(4)分城 市群回归显示长三角雾霾污染物排放绩效的分权影响力最高,京津冀的经济规制和行政规制效力 最强。  相似文献   

19.
梁宏中 《特区经济》2005,(6):330-332
一、广东工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资源的长远需求1.广东工业结构的现状与调整趋势①广东工业结构的现状。2003年广东人均GDP达17213元,超过钱纳里所认为的工业化后期阶段标准,但考虑到占全省面大部分的两翼地区(9152元)和山区(7604元)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洲(39782元)差距很大,所以广东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此阶段各种重工业行业将快发展,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990~2003年间广东轻工业产值增长10倍多(按1990年不变价),而重工业增长了23倍,2003年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46%,重工业占54%,已经改变长期以来轻工业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剖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基于其1985~2006年六类污染指标的年度数据,估算出反映整体污染水平的综合指标,并在对数据进行严格检验基础上,通过建立由污染和产出组成的联立方程模型,探讨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双向关系.我们的主要结论是,江苏省综合污染指数与人均GDP呈现"N"形曲线特征,即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先出现恶化,之后得到改善,最后又进一步加剧恶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