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方案出台后,各地总的贯彻情况是好的。但是,在粮食主产区,有相当一部分党政部门和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新出台的粮改方案,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和误解。这些部门和这些同志认为,新的粮改方案中关于“保护产区”的政策,“不符合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变相保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保护落后,助长了粮食购销企业对国家的等、靠、要思想”;有的党政部门甚至不顾政府决策,固执地要求粮食购销企业放弃按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按收购市场放开的要求进行购销企业改革,等等。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2.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结束了长达5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的新形势下,粮食定购任务被取消,收购资金难保证,以往靠库存赚取补贴的日子也将成为过去。面对激烈地市场竞争,粮食购销企业今后的路子如何去走,如何使其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笔沿着莱州市粮食购销企业所走过的路进行了大量探讨。  相似文献   

3.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国务院总结近几年粮改经验,应对入世挑战,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这次改革,不能简单等同于以往粮食流通体制不断完善式的改革,而是以直接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为取向,触及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机遇、有挑战、更有难点。就此,笔结合胶州市在改革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各地正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粮食购销企业对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应该说在认识上已经基本解决。目前粮食企业从事产业化经营,自愿的也好,被迫的也罢,积极的也好,观望的也罢,至少可以说,在寻求粮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在购销体制逐步市场化的条件下寻求企业生存发展之路方面,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走粮食产业化经营之路更好的思路和途径。当前粮食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感到困难或困惑,或者说感到束缚手脚的,是粮食产业化经营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比较棘手。诸如企业…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推行的“以放开粮食生产,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购销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要求加强市场调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为内容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继“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之后,粮食流通体制又一深层次的重大改革,粮食主销区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尤如一把双刃剑:既给粮食主产区的深化改革以新的启迪和推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惑和影响:一是广大农农民心理失落,种粮积极性难以稳定,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得悉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信息后说:过去种粮国家收,贷款国家给,歉收国家补,困难国家帮。现在国家粮食多了,不管我们农民了,市场价格好,农民得不到益,市场价格低,手中有粮还得卖。算来算去,到头来吃亏的始终是种田卖粮的人。不少农民表示只种够自己一家人吃的人口粮田,多余土地要私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要私任其抛荒。二是取消粮食定购,粮食供销平衡难以确保。国家和地区目前粮食供销之间的平衡,主要靠定购来进行宏观调整,定购取消后,这个宏观调控的职责应由谁来承担,又该怎样进行承担。三是金融部门紧缩贷款,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过去粮食部门政策好,靠山硬,银行敢于大量贷款。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一方面国家不再给予专项资金优惠,另一方面由于粮食企业的不景气,银行不肯给予贷款。因此,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四是放开粮食市场,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难以保持,放开购销市场和加强市场调控是极其矛盾的事,过去在粮食收购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放开部分粮食销售市场时,粮食市场就极难管理,现在收购市场开了,多头收购,多元经营,粮食部门失去了粮食购销方面的任何优势,自然也就无主渠道作用可谈,通过主渠道来调控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上述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在粮食购体制深化改革中,逐步得以克服和解决,有的则需要采取更多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改革内容,明确职责,权限,才能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6.
我市现有8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辖粮食购销站28个;在岗干部职工356人。2005年底,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革任务后.企业的“老粮老账老人”问题基本解决。经过一年半的运行,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扭亏为盈。2006年,实现利润37万元,较同期减亏增盈1440万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3万元,同期减亏增盈283万元。尽管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部分购销企业中仍存在经营机制不活、经营者责任感不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是当前粮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粮食企业存在的困难贾恽,田增光,徐连仲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企业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行列。然而在粮食经营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急待理顺,例如,财务挂帐问题讲了几年要解决,但一直未解决;粮产区调出粮食几年收不回贷款,无可奈何;在市场...  相似文献   

8.
加强国家粮食库存管理之我见魏象遂近几年来,我国粮食计划、财务、购销体制及有关政策都在不断变革和调整,粮食流通的旧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化、多渠道已经形成。但因改革不配套,使流通领域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加深,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库存数据失实。加上近几年粮食库...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国有粮食载体中,包括购销、加工、其他三类企业.购销企业是指承担政策性任务,主要从事粮油收购、调拨、储存、批发和销售业务的企业;加工企业是从事原粮加工成品粮业务的生产企业;其他企业是指除购销、加工企业之外的粮食企业.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后,有必要对多年来影响地方国有粮食载体发展而积累的问题予以解决,一些不合时宜的弊端应予消除.  相似文献   

10.
付兴芬 《齐鲁粮食》2007,(11):33-35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是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减轻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逐步解决粮食财务挂帐的政策也是基于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历史和市场化改革需要做出的正确决策。根据中央五部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帐处理意见》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帐认定及从企业剥离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入世"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影响1.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粮源的格局将被打破根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私人企业将掌握一定比例的粮食配额,中国粮食市场向世界开放,外国大公司和多种成份的粮食企业参与竞争,生存受到威胁。预示着购销企业垄断粮源的局面已不存在。2.国外的低价粮食将冲击中国粮食市场我国的粮食收购价格,高于国际粮食市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存粮食均价又高于国内粮食市场价。入世后,降低关税,增加进口粮食配额,进口粮食价格将大大低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存粮食均价,沿海省市放开粮食购销后,将把过去的国内调剂为主转变为进口粮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国有粮食企业始终被置于整个粮改的重要环节.并不断深化推进。2004年,中国全面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此突破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后一个顽固堡垒——粮食计划购销体制.在粮改历史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一)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国有大中型粮食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方面突出存在的问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惯有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与粮食流通市场经济体制呼唤国有大中型粮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有利于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新型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蒋萍 《齐鲁粮食》2003,(9):12-13
1994年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的建立,对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入世后WTO规则的基本要求,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彻底改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政企合一”性质,建立一个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控制为辅的粮食购销体制,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已成为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一、稳定粮食购销体制的依据 1,粮食生产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粮食购销体制必须稳定。粮食购销问题的基础是粮食生产问题。粮食生产上不去,购销肯定上不去。  相似文献   

16.
粮食部门推行“两条线”运行的第一年,粮食企业在面对资金、市场、外部环境及体制不顺等带来的一系列现难的同时,也得到了在改革中求发展、求生存的历史机遇。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都是将粮食企业完全视为国家的粮食流通体制之中的职能机构,而几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重点是调整粮食购销政策和财务体制,忽视了粮食企业作为一般微观经济实体所要求的企业及职工的基本利益,注重强调粮食部门多作贡献,而忽视粮食企业面临的困难。正确分析粮食企业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源,正确处理粮食企业与粮食流通政策的关系,是全面实施“两条线”运行机…  相似文献   

17.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难以到位1.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下简称“购销企业”)自身的改革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政企难以分开粮食主管部门对粮改要求还不适应,有意或无意参与购销企业的经营管理;粮食主管部门的人员工资和经费有的没有纳入政府序列,依赖购销公司解决;粮食局与购销企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仍兼任购销企业负责人。二是人员难以分流。一方面由于粮食附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经济实力远远不及购销企业,职工不愿去。另一方面再就业比较困难。虽然政府实施了再就业工程,但僧多粥少,且购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迫使企业走向市场。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无法解决,将制约着企业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一、挑战与选择在粮食市场疲软和顺价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购销不平衡,库存积压大,企业潜亏严重。这给收购资金封闭性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是单纯坐等库存粮食销售,还是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搞活经营?湛江市分行在积极协助企业做好现有库存粮食销售的同时,从搞活企业的经营人手,着力帮助企业开拓调销业务,提高经营效益,设法从搞活中确保封闭运行的持久性。湛江市分行于1999年1月有计划地选择了地处市区的麻章区粮食集团,开展支持粮食调销经营的试  相似文献   

20.
仁寿县现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2585人,离退休职工585人。过去,企业改革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他们在学习各地经验基础上,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下定决心做好工作,搞好协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跟上了全省的步伐。至2003年10月25日止,已分流职工1696人,离岗待退256人;多方筹措职工安置补偿金2700多万元,其中资产变现800万元、收取上岗保证金465万元、企业借款和银行贷款1500万元。总的来看,仁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以下特点:一是党政重视,政策到位2003年4月,眉山市委明确表示在粮食补贴、风险基金方面向仁寿倾斜。成立了以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