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俊英 《商业科技》2008,(31):262-263
商业贿赂已成为贿赂腐败乃至贿赂犯罪中越来越突出的部分,也是理论上争议极大而共识较少的领域。我国目前应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集中于刑法,但是对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却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单单依靠刑法规制亦显片面,需要探讨在现行刑法规定基础上,逐步构建配套的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司法等制度。  相似文献   

2.
刘淑莲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摘要]商业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范围应当包括国有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贿赂行为。我国刑法在规制商业贿赂犯罪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有必要在犯罪主体、犯罪对象、行为方式及刑罚设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商业贿赂行为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毒瘤,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并已成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必要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严格的的探究与挖掘,力图呈现一幅商业贿赂以及商业贿赂犯罪的全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商业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以达重构我国反腐败犯罪刑法规制的终极目标,实现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4.
现行刑法,即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97刑法)对商业贿赂犯罪作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定,形成了与公务贿赂犯罪既相对应又相区别的商业贿赂犯罪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惩治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是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危害经济正常发展的毒瘤,商业贿赂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商业贿赂行为的极端表现,现行刑法司法解释官员商业贿赂犯罪罪名的规定不利于打击商业贿赂犯罪,应予以修改,科学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科学合理地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欣  赵丹枫 《现代商业》2007,(26):260-261
商业贿赂犯罪是因商业贿赂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禁止性规定而构成的犯罪,是一类犯罪行为的概括称谓,本身并非规范的法律术语。商业贿赂犯罪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发展,破坏公平竞争,平等有序的市场行为准则商业贿赂犯罪与贿赂犯罪在外延,主体范围及犯罪目的等方面均有不同。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犯罪的界限范围,厘清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特征和贿赂的内容是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侯婷婷 《致富时代》2010,(3):119-119
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商业贿赂已经成为新型的犯罪现象。大量揭露出来的政治丑闻大多都与商业贿赂有关。有效预防商业贿赂犯罪,就要加强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的研究,才能找准目标,采取有力对策。该文通过对商业贿赂及其犯罪构成要件的分析,并在借鉴国外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以此来完善我国刑法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邓中文 《商业研究》2011,(3):161-164
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概念,不具有统一的犯罪客体。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的犯罪客体进行综合归纳,从法益侵害的角度去探讨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既符合刑法理论又切实可行。从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来看,涉及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以及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等。商业贿赂物属于行为对象而不是犯罪对象,不能充分反映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在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诸法益中,只有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所有商业贿赂犯罪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曹金娟 《商业科技》2008,(29):269-270
商业贿赂在中国的迅速蔓延和泛滥成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规则的相对滞后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㈥》中针对商业贿赂犯罪刑法条文所作的修订,为商业贿赂的有效惩治和防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但由于商业贿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立法的抽象性以及人的知识的有限性,刑事立法没有也不可能对商业贿赂犯罪司法适用中的所有问题均——予以明确详尽的规定。本文拟以《刑法修正案㈥》)关于商业受贿罪的规定为依据,对商业受贿罪适用中所存在的几个主要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商业受贿罪之刑事立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适用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0.
商业贿赂在中国的迅速蔓延和泛滥成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规则的相对滞后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㈥》中针对商业贿赂犯罪刑法条文所作的修订,为商业贿赂的有效惩治和防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但由于商业贿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立法的抽象性以及人的知识的有限性,刑事立法没有也不可能对商业贿赂犯罪司法适用中的所有问题均——予以明确详尽的规定。本文拟以《刑法修正案㈥》)关于商业受贿罪的规定为依据,对商业受贿罪适用中所存在的几个主要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商业受贿罪之刑事立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适用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刑法语境中的商业贿赂概念可以借鉴经济法层面的商业贿赂,但绝不能受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暂行规定》中对商业贿赂概念界定的影响,应该将一切能够揭示商业贿赂本质且大量客观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都包括进去。应立足于当前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现实需要,以现行的《刑法》规定及司法解释为依据,认为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事活动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给予他人财物,或者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人利用商事管理职权而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为促成商事活动双方的行贿、受贿而居间介绍,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在发布会上强调,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根据中央“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的原则和要求,在审理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中,将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认真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违纪违规的界限,区分犯罪与正常的商业活动的界限,既要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又要实现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熊选国指出,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经济、行政法律法规及刑法关于商业贿赂规定的精神,对于做好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审判工作至关重要。对社会关注而又争议较大的问题,必须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认真分析,从严把握,严格区…  相似文献   

13.
吕汇 《商场现代化》2008,(6):301-302
商业贿赂犯罪,是严重扰乱市场交易、商业活动的行为,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是我国反腐败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刑法理论为基础,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及其主体特征等法律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刑法修正案㈥》中针对商业受贿罪刑法条文所作的修订,为商业贿赂的有效惩治和防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但由于商业贿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立法的抽象性以及人的智识的有限性,刑事立法没有也不可能对商业贿赂犯罪司法适用中的所有问题均一一予以明确详尽的规定。本文拟对商业受贿罪中有关回扣认定的几个主要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商业受贿罪回扣的认定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5.
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是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1993年12月1日生效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首次将商业贿赂规定为违法行为。全国各级工商机关严肃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办了大量的商业贿赂案件。但是,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的定义、行为主体未作出明确规定,后来《刑法》的修正,又对原有的贿赂犯罪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加强认识和理解商业贿赂。一、商业贿赂的内涵界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只是宣示了商业贿赂和回扣是违法行为,而没有对其内涵进行规定。《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对现行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之“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贿赂”、“主观”等构成要件要素立法运行效果的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受贿罪构成要件要素在犯罪规制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扩大中国刑法受贿罪罪刑法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有必要对受贿罪罪刑规范进行五个方面的立法完善:一是简化犯罪主体的认定标准,二是明确职务行为的内涵,三是删除“为他人谋取利益”要素,四是扩大受贿罪行为对象的范围,五是明确受贿罪犯罪主观要件的内涵,以整体提高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谢瑞辟案"为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早已成为商业潜规则,其根深蒂固、屡禁不止.随着商业贿赂易发、多发,呈现出犯罪主体和犯罪环节相对集中的特点,给商业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为进一步遏制商业贿赂的发生,在采取法律手段规制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相关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堵塞漏洞,努力构建反腐倡廉制度及监督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在我国建立统一、完善的商事账簿制度,可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和减少商业贿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陈红蕾 《中国市场》2009,(39):26-26
《刑法修正案(七)》对"影响力受贿"的新规定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刑法对受贿罪的规定在犯罪主体和"贿赂"的认定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试对这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胡悦文 《商》2014,(7):164-164
在我国查出的贿赂案件中,受贿者索贿案件只占据极少的部分,而行贿者主动行贿的贿赂案件占据多数。由此可以看出,行贿犯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称为产生受贿犯罪的直接根源。因此从严惩行贿开始,才能阻断贿赂的源头。我国法律对行贿罪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刑法》的第389条和390条,但是条文本身对行贿犯罪的种类、范围、行为构成和刑罚等方面的规定都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不利于有力地打击行贿犯罪。鉴于此,本文立足相关条文并深入探析,为完善行贿犯罪的刑事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以达到预防贿赂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韩金甲  胡乐乐 《商》2012,(22):106-106
我国的刑法虽然对于贿赂犯罪中的行贿罪和受贿罪做了明确的规定,司法解释也有详细的阐述,但对于新出现的贿赂形式——性贿赂却没有规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性贿赂作为一种新的贿赂形式出现却是数见不鲜。2012年互联网流传有关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更是引起了对性贿赂的关注。性贿赂从根本上来说应该属于权色交易,虽然在犯罪手段和形式上和刑法规定的贿赂类犯罪有些许类似,但是它们的后果却没有多大的差别。性贿赂的出现不利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形象的树立,政府的权威也会受到挑战,还会影响到社会公平,影响国家的廉政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实现。本文将从性贿赂的概念、本质、犯罪构成、相关法律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