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准确定位破解难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德州市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积极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特色化和开放化,努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市11个县市区GDP完成644.25亿元,占全市的93.8%,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22.3%;县域地方财政收入20.63亿元,占全市的84.8%,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24.2%。今年1~9月份,县市区GDP完成574.24亿元,占全市的94.9%,同比增长21.4%.  相似文献   

2.
一、天津市财政收入的综合评价 从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天津市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实现,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市财政收入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不足50亿元,90年代末的206.9亿元,进入2001年的304.5亿元,到2005年已达到725.5亿元,比1994年的96亿元增长6.6倍,11年年均递增20.2%。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732.9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697.6亿元,增长4倍,现价年均递增15.9%。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高出地区生产总值4.3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13.1%上升到19.6%,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  相似文献   

3.
郑亮 《天津经济》2009,(6):56-60
一、分税制改革以来天津市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一)财政收支变化情况 1.全市财政收入 分税制改革以来,天津市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GDP由1994年的725.1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5018.3亿元,年均增幅为16%: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96亿元,提高到2007的1204.3亿元,年均增幅21.5%;1994--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GDP年均增幅5.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由13.2%提高到24%。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2001—2004年,全市GDP从236.18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年均增长36.8%;全市财政收入从12.6亿元增加到60.9亿元,年均增长69.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182元增加到10166元,年均增长18.0%;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桐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安徽省经济运行考核中,桐城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五名,其中2000年综合考核位居第4位,动态考核位居第2位。2001年,桐城的财政收入实现2.5亿元,居全省第8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3位。人均财政支出、二产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规模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省前列。回顾桐城市经济的发展历程,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全市…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煤炭,电力,纺织,冶金行业为主导,机械,建材,食品行业为支柱,三次产业相对协调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1992-1996年五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2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4元,年均增长11%,实现工业总产值236.3亿元,年均增长17.8%,实现财政收入8.53亿元,年均增长18.7%。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人民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放手发展民有经济,使台州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同高6.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7个百分点.全市GDP从1978年的10.13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992.78亿元,财政收入从1.19亿元增长到108.68亿元,经济总量从全省11个市地的倒数第二位跃至目前的第五位,在全国231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0万个。增长速度超过1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加率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全市GDP53.1%,比上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到2006年11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52.84亿元,增长22%,占投资总量的59.3%;出口达到1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7.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超过230亿元,增长40%以上,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40万人。达到605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大旱累计捐赠就达3600多万元。实践证明,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9.
贺军 《上海国资》2011,(2):18-18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约40000亿元,到2010ff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与2006年相比的增幅高达107.7%,年均增长21.3%。与之相比,2006—201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速11.2%。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的增幅大约2倍于经济增速。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政府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寿光市把搞好财税工作作为加快强市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正确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财源,强化征管,实现了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95年的2.13亿元猛增到1998年的5.24亿元,年均增加1亿多元。1998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居全省县级第6位和第5位。今年1—10月份,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017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850万元,分别占全年预算的83.5%和78.5%,较去年同期增长27.…  相似文献   

11.
王宗良  唐志峰 《发展》2009,(8):38-38
一、加快发展的实践和成效,为建设全省经济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甘肃省崇信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1.5亿元,年均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2亿元,年均增长42.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797万元,年均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财政保障民生、支持社会事业和强农惠农力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1.6%;  相似文献   

12.
苏州新区自90年代开发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发建设一直以5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1998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周边开发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2亿元,财政收入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2%和46%;进出口总额达16.6亿美元,其中出口8.6亿美元,同比增长39%。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3.5亿元,销售产值111.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52%、42.73%,外贸总额达到11.69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5…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四川民营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8.7亿元,占全省GDP的33%;2003年达到2012亿元,占全省GDP的36.9%;按照年均增长20%的预期速度,到2007年四川民营经济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占全省GDP的50%以上。四川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将在缩小四川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4.
《河北经济研究》2005,(9):37-39
县域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004年,我市8个县实现生产总值204.2亿元,占全市的68.1%;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5.0亿元,占全市的51.2%;总人口315.9万人,占全市的87.4%。承德经济欠发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县域经济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特区展望》2002,(5):19-19
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3%,而2000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8%,增幅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且呈逐季下滑态势。原因何在?国家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高级顾问梁优彩在近日发表题为《农民收入:全局增长的心病》的文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文章指出,从影响GDP增长的净出口、投资、消费等三大因素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2001年,我国出口增长了6.8%,仍比全球贸易增长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8.2%,全年贸易顺差仅比2000年减少15.46亿元,商品净出口下降的减少…  相似文献   

16.
陈添友 《开放潮》2005,(8):49-50
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辖区面积仅6.2平方公里,2001—2004年街道四年累计招商引资l7.6亿元。2005年1—6月招商引资已经突破10亿元。至目前为止,全街道在册个体工商户1500多户,私营企业2900多家,外资企业81家,外来人口4.2万人,占该街道总人口的38%。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工业产值上亿元3家,商业企业营业额上亿元11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4家,年上缴税收超百万的企业达56家,占财政总收入的60%。同时,形成一批规模品牌企业和高新技术队伍,为街道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梧村街道2004年完成GDP9亿元,比上年增长37%,高出全区平均增幅16.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四年净增2.65亿元。呈现出四年翻两番的可喜局面。财政滚存结余高达1497万元,占全区的42%,比上年占25%提高了17个百分点,居全区十个街道之首。今年上半年,街道实现财政收入2.2亿元,比增37.5%;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亿元,比增38.5%。事实说明,镇、街经济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渤海聚焦     
北京:去年GDP增长11%北京市去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17.6亿元,增长11%,这是北京市连续三年达到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北京市前10年经济年均增长水平。去年北京经济的另一特点是效益好。去年北京市全员社会劳动生产率超过4.5万元/人;地方财政收入达454.2亿元,增长31.6%;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29.7亿元,同比增长7.9%。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同力前进,拉动了北京经济的快速增长。去年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3.5亿元,增长10.4%。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北…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至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由124亿元增加到6748亿元,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1%,由2.7亿元上升到856亿元,居全国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6%和8.7%…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致力做活九嶷旅游,特色农业,能人经济,交通运输,城镇经营等五篇文章,壮大了县域经济,带动了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23.5亿元,年均增长11.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085元,年均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97亿元增加到6.1亿元,年均增长15.5%,财政收入增加到8336万元,年均递增5.8%。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新区GDP从1990年的60.24亿元猛增到1996年的508.12亿元,预计1997年可达到61O亿元,7年年均增长22%;新区GDP占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8.1%上升到1996年的17.7%。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第三产业保待强劲的增长势头,1996年中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24.4op和26.62%;内外贸易发展迅速,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年平均增速达到36.sop,1993年以来的4年外资出口年均增长46.9%;房地产业已成为新区的支柱产业。1996年,新区以金融、贸易和房地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71.59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