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三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服务于“三农”,以提高全国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转变付诸了积极的努力,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地方都通过加强科技培训来帮助和提高农民。这项活动对提高农民素质.普及推广农业知识和技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可是,在农村科技培训当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台市在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挖掘增收潜力、积蓄发展后劲的主要着力点,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技术、懂生产、会经营、讲诚信的现代农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素质评价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本文在构建农民素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身体素质、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民素质进行了科学、客观、完整的分析和评价,重点进行了区域差异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农民素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地区间农民素质发展呈现较强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也同样体现在地区内农民素质各个方面发展不协调上。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农民科技教育体系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王新祝科技教育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催化作用、驱动作用、先导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巨大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研究农民科技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  相似文献   

6.
试论当前农民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性及主要途径吴跃民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中说:“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农民教育的有效性?一直是农民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长期感到困惑的问题。分析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单一,主要是单一技术教育,而忽视观念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单一技术教育不利于提高农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二是教育对象过于笼统,忽视了不同类型农民群体的特殊需求。采取“一刀切”式的培训方式和教育内容,降低了农民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针对上述问题,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时应突出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已明显由“体力型”需求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因此,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河北农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民素质及农民教育的现状,通过河北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一会三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体,以思想和法制教育载体建设为手段,以实现六大转变为目标的思想和民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治邦 《农村经济》2005,(7):112-1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必然现象。我国农民的化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方向、层次以及转移的成败、转移的社会影响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转变、更新农村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农村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