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俊 《江南论坛》2014,(1):52-53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现象还依然存在。对这些道德缺失的现象,需要用道德的正能量去重建道德信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道德讲堂的开设为无锡照明管理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载体。它改变了传统道德教育纯粹的说教式和灌输式.采用启发、互动和共鸣等方式.进行心灵净化、自我反省、自我感悟,从而达到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
环境道德是规范人对环境的观念和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相关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经过多年的环境教育,我国公众及各级领导者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但在环境保护行为上参与意识薄弱,“知”和“行”严重分离,环境道德缺乏。加强环境道德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其目标是提高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的环境素养和环境道德意识,实现“知”和“行”、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借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把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道德”也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下面又按程度不同可细分不同的状态。即不道德(负道德)——没有不道德也没有道德(零道德)——道德(正道德)。对于这三个道德的不同层次,可以分别用一定前提下,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的不同增减变化的比较予以界定,这对于我们合理认识并评价人的行为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现象还依然存在。对这些道德缺失的现象,需要用道德的正能量去重建道德信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道德讲堂的开设为无锡照明管理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载体。它改变了传统道德教育纯粹的说教式和灌输式,采用启发、互动和共鸣等方式,进行心灵净化、自我反  相似文献   

5.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问题新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权利定义必须包括资格、要求、权力、利益、自由五大要素。道德权利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规定,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不相对应意味着人类生活理想状态的破坏。道德义务的非权利动机性,既说明道德不以道德权利以外的利益为动机,也说明道德价值的崇高不为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分离、不为非道德的对待所动。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7.
会计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促进的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是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地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任务。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追求企业财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常常失去理性,明示或暗示会计人员造假。在这种情况下,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屈从于管理者的意愿做账,假账就很容易发生。另外,也有部分会计人员信念动摇,责任心差,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权谋私,违法违纪,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会上关于导游的诸多诟病中,导游失信俨然成为问题的焦点。提高导游的诚信品质,促使全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完善教育体系来唤醒潜藏于人内心的诚信意识,通过外在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有效的惩罚遏制,对诚信行为进行鼓励,并进一步保证诚信者的利益,在全行业中形成诚信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  相似文献   

10.
杨继昭 《经济论坛》2003,(20):89-89
经济形式和社会道德源于人的利益及其实现利益的需求。经济是利益的社会关系形态,道德是利益的社会伦理观念和规范形态。经济形式的生成或建立,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符合某种道德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既体现经济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性,也蕴涵着社会伦理演变中推陈出新的道德必然。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相适应的道德,是反映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作用与依存的“家庭道德”。自然经济社会中通行的道德规则,不过是家庭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的复制与放大。家庭道德的实质是个人道德。因此,在封建社会,国人只…  相似文献   

11.
徐洪涌 《经济师》2008,(10):209-210
道德约束人的行为合乎社会环境的需要以求生存质量更高,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时刻用法律的标尺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还要学会用管理道德的理念指导自己的经营行为获得利益相关者们的认同,让经营之路越走越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天,社会财富主要靠智力劳动者来创造,因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知识是必须靠人去掌握的,随着时代的前进,人的素质变得更为重要。离开了教育,就不能普遍提高人的素质。所以说,教育在WTO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李中斌 《经济论坛》2002,(11):65-65,52
一、知识经济需要人力资源会计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形态,并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其主要技术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传统会计却仅承认实物资本而不承认人力资本,会计人员在账簿和报表中记录和反映的也仅是财力、物力资源,而不包括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是指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在传统会计中,人力资源会计仅仅是作为会计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已,并没有应用到实际中去。而在知识经济中推行人…  相似文献   

14.
论诚信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在伦理学上是一种道德规则,它既是对人的内在品质的要求,又是对人的外在行为的规范,在符合义的前提下,要做到一诺千金。在西方国家。诚信很早就引入了法律文献,其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的意志。道德诚信重在自律,法律诚信重在他律。  相似文献   

15.
张薇 《经济论坛》2005,(13):74-75
商业道德是指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按照伦理规范指导决策和行为的准则。好的商业道德是好的企业竞争战略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商业道德观,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竞争战略。在企业竞争战略制定中,遵守道德规范对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追逐利益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本能,而在企业竞争中重视商业道德,提升道德水平,通过制度来保证道德的提升,通过自律弥补制度不完善的缺憾,这些都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金锋 《大陆桥视野》2012,(12):118-119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习惯所蕴含的巨大潜能。从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看,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现今中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不高,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具有经济理性,“道德人”具有道德理性。“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是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并存的双重理性。因此,在讨论“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时,认为人的正常行为是从一定的理性出发,反映了人对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思考,解决了人的行为的形式与内容,“道德经济人”个体的外部性经济行为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其结果具有互利性。  相似文献   

18.
环境道德是规范人对环境的观念和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相关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经过多年的环境教育,我国公众及各级领导者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但在环境保护行为上参与意识薄弱,“知”和“行”严重分离,环境道德缺乏。加强环境道德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其目标是提高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的环境素养和环境道德意识,实现“知”和“行”、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肖静 《江南论坛》2003,(3):35-36
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是“立世之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现代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所带来的道德、文化失衡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我们面对的两种教育:一种教育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之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这种教育称之为技术知识教育。另一种教育是以人的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为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即人的因素。一个人身体健康还不…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具有经济理性,“道德人”具有道德理性。“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是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并存的双重理性。现实中,“道德经济人”能够很好地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在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共同支配下的“道德经济人”占主导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