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防止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  相似文献   

2.
政策与法规     
政策法规摘编国务院发出决定进一步改革棉花流通体制国务院决定从1999棉花年度开始进一步改革棉花流通体帽。决定说,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3.
一、棉花企业存货风险的成因及表现 (一)国家政策带来的风险。 199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规定从1999年9月1日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防止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遇有特殊情  相似文献   

4.
国家宏观政策对棉花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棉花流通基本上实现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棉花资源的新体制,运用多种宏观政策对棉花市场进行调控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运用棉花进出口和棉花国家储备调节市场需求方面做得更为突出。该文主要对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和国家专项储备两个手段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做以绩效分析,并对棉花产业长期稳定发展,建立宏观调控长效机制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对长期以来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棉花流通体制带来冲击。棉花既然作为商品,决定它必然与市场经济相联系,所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目前的棉花流通体制,是国家高度统一集中的计划型经营体制,棉花的价格、市场、流通渠道、质量标准等全部由国家委托供销社统一经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棉花流通体制的诸多方面和环节与涉棉工,农业生产的要求已难适应,特别是在调节供求、实现棉花资源消费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棉花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桎梏。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7月中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当年设计的改革目标——逐步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已经基本完成了多元化市场主体构建和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这两项关键性的改革。同时国家对棉花市场  相似文献   

7.
一、棉花贷款管理环境出现了积极变化首先,从外部环境分析,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正在按逐步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新体制的预定目标积极推进,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棉花购销价格基本上由市场机制形成,农民与棉花企业,棉花企业与用棉企业自行决定棉花购销价格,三者利益关系主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二是棉花经营渠道拓宽,经营主体增加,市场竞争机制开始形成。国家放宽了棉花经营的市场准入条件,棉花经营除棉花公司外,相继出现了农业部门的良种厂、农场和纺织企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棉花工作极为关注,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村干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全国的棉花生产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是,在一些棉花集中产区、特别是一些老棉区,农民植棉积极性还不高,棉花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整个国家的储备能力还比较脆弱,调节丰欠的回旋余地还不大。因此,国家对棉花经营继续实行计划管理,不放开棉花市场的基本方针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棉花作为一种商品,特别是作为一种工业初级原料,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受到市场的冲击和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对棉花的宏观调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更多地溶入市场经济的成份。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棉花工作的实践,就棉花工作现状及如何理顺棉花的经营体制、价格体系和实施合理的调控手段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对价格形成的主要作用,国家从2014年起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江苏被国家列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范围。近日,省财政厅、发改委、农委联合下发了《江苏省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我省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指在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能够保障农民获得一定收益的目标价格,当采价  相似文献   

10.
面对目前棉花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形势,国家出台了棉花收购价格按照市场形成价格的原则,由购销双方协商确定,优质优价的政策。根据世界棉花供过于求的状况,预计今年棉花的收购价格可能会降低。对此,如何稳定提高新疆棉田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稳定棉农收入,是关系新疆棉花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拟从调查分析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入手,对棉田降耗增效及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作一思考。一、影响新疆棉花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1.市场因素。国际棉花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纺织业压锭是造成目前我国棉花销售不畅、价格下跌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等,增加种粮农民收益,提高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重要农作物,为促进棉花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通过采取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国家储备调节等措施,多渠道入手,提高农民种棉积极性。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粮棉支持政策,分析现行棉花支持政策的优缺点,最后就改善棉花支持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棉花出口有新规定国家经贸委制定棉花出口新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今年棉花出口由中纺棉花进出口公司和现有棉花出口经营口岸公司统一联合经营,自负盈亏,并承担国家出口任务。──对日本、泰国、韩国、印尼、香港、台湾等主要棉花出口市场,由棉花成交中心...  相似文献   

13.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与收购资金封闭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向市场,具体内容包括:棉花资源的配置方式用市场机制取代现行的计划配置;棉花购销价格由市场决定取代国家统一的计划价格,国家只公布棉花的收购指导价格;放开经营市场,允许棉纺企业以及经资格认定的其他单位进入棉花流通市场。同时,为维护棉花市场的稳定和有序竞争,国家对棉花流通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和完善棉花储备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质量检验制度以及加强进出口管理等。与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相配套的改革措施还包括棉花流通主体自身的改革、资金供应政策以及处理历史遗留包袱等。  相似文献   

14.
兵团棉花发展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兵团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兵团的棉花品级、单产及科技含量都位于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本文主要就兵团棉花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兵团棉花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优势条件以及兵团棉花可持续发展的取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用量都是世界之最。棉花产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面广、资金运用量大、行业关联度高的一个产业,这样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它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棉花市场。棉花市场平稳运行既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涉棉行业的正常经营。因此, 如何避免棉花市场大起大落是国家宏观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国内棉花主要产区调研时发现,近年来进口棉花激增、国内棉花生产波动频繁,制约着我国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国家尽快对国内棉花产业进行补贴,并且在“种乱”、“三丝”等制约“瓶颈”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攻关,提高中国棉花的市场竞争力。美国棉花霸主地位缘于其长期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我国棉花、食糖市场供给仍主要依靠国内生产,部分进口补充。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国内经济形势恢复较好,我国棉花、食糖消费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年内我国棉花、食糖价格均有所上涨,食糖价格更是在9月创下近12年新高。展望2024年,棉花、食糖总量供应仍有保障,但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极端天气、主要国家贸易政策变化将深度影响市场运行。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决定于今年对棉花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棉花收购价格,具体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拓宽棉花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除供销社外,允许具备条件的大型纺织企业等直接参与棉花收购和经营。这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基本把棉花产、购、销推上了市场,是对棉花收购企业多年来执行国家指令性收购任务和大锅饭体制的彻底打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无疑将对搞活棉花收购企业,加速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农发行是棉花收购资金供给者,棉改对其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要在国家管好储备、进出口和质量的前提下,从1999棉花年度起,放开购销价格,拓宽流通渠道,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机制。"这表明,近50年来棉花实行严格计划管理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是国家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0.
棉花质量问题关系到产、供、销各方面和利益。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棉花流通体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棉花的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经营渠道逐步拓宽,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在棉花流通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较为混乱,棉花质量得不到保证,多渠道、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因此,今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一放”、“二分”、“三加强”的棉花政策。即:放开棉花经营;实行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调控效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棉花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而要达到以上目的,国家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适应新的棉花购销形势的棉花收购、加工、经营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国家已相继出台了棉花收购、加工经营企业资格认证条件及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并完善了棉花储备体系,在棉花质量管理方面也制定了一些 监督和处罚制度。但纵观历史,棉花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棉花产、供、需各方的突出问题,在一些特殊的棉花年度,还表现得特别严重。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棉花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离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棉花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完善棉花质量保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根据当前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当前我国棉花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棉花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