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凤霞 《全国商情》2007,(2):20-21,59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改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趋同现象逐渐好转。但是,在近几年的投资热潮中,低水平重复建设日益严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再次出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造成经济生活的低效率,如何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趋同是地方政府投入主导型投资模式的必然产物。产业结构趋同的累积效应和负面效应直接加剧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和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典型表现是物价负增长。物价负增长,不仅使投资需求萎缩,而且也影响到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内需启动的难度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一方面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又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分析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以了解其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对我国国民经济健康长远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从霍夫曼系数、相似系数、区位商等诸多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 ,中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实际上是特定阶段的产物 ,是对改革开放前重工业化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补偿性调整 ,而市场的力量逐渐扭转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 ,推动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渐走向协调 ,促进区域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投资主体利益多元化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内在机制。必须在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二者兼顾,使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整体效益和效率达到最高,从而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趋同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多年的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东、中、西部区域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1998—2012年我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投资与税收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地方税收加剧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而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则降低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税收三大财政政策变量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剥离地方政府的产业经济建设功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必然会造成区域之间的产业政策趋同,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化解问题的办法在于既要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更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边界,使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体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区位熵和偏离份额的方法,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制造业2个层面,对济南城市经济圈2007—2016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次产业结构层面,济南城市经济圈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但在制造业层面,主要行业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大大降低,除济南外大多数城市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较低,而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因此,济南应以新旧动能转化先行区为引领,带动济南城市圈发展,并且要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互动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确保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地区间的合作与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流.一体化过程中的地方行为的突出特点是地方主体利益的凸显以及由于地方政府的市场功能过强而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的多重影响.政府的干预和利益分割会消蚀区域合作的利益,但同样具有很强的趋同发展功能.解决一体化过程中的地方行为的消极作用需要政府竞争制度创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正面效应”决定了政府行为必须干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政府行为具有必然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本文提出了政府行为的若干选择。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马健 《产业经济研究》2003,(2):37-42,55
由于高科技产业的高风险与不确定性特点 ,使得模仿行为广泛作用于信息产业内部的企业之间和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 ,从而导致信息产业内部与外部产业融合过程的扩散与传播。同时 ,由于信息产业的高成长、高效率、高增值等特点 ,信息产业融合必将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运用模仿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揭示产业融合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产业融合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各国贸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单一的国际分工格局被打破,各国基于国家产业安全及对高额利润、规模经济的追求,进行产业结构重构,形成了国际产业结构趋同的局面,导致各国产品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频发。通过对出口相似性指数的测算,可证实国际产业结构同构现象逐渐加剧,并基于此,运用泊松模型对中美1984—2014年反倾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同构是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物流产业的产业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由产业分立转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成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潮流。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物流产业的产业融合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产业融合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物流产业出现产业融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世纪之交,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产业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并于2010年GDP达10 021.53亿元。基于"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调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采用偏离—份额法,对陕西11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大多数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层次较低,特别是竞争优势不足。陕西各地区想要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取得经济上的巨大成就,就必须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突出特色,选好主导产业,明确支柱和重点产业,推进各区域突破发展和区域间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由来已久,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而要搞好结构调整,就应先弄清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国家调控产业结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特点导致主导产业形成困难、地方政府行为严重扭曲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农产品过剩等现象,试图从产业结构趋同方面进行研究解释。应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和Krugman结构差异度指数法从三次产业层面和农业层面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研究,发现三次产业层面产业结构同构现象明显,但在农业内部有所减弱。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并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且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以及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