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技术溢出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产权异质性及行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中更显著。中介效应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技术溢出积累创新知识,进而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鉴于此,应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降低技术溢出门槛,充分释放数字化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文佳  熊涓 《企业经济》2020,(1):108-118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及多样化水平与制造业集聚呈倒U型关系,同时城市化水平会对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关系产生影响。分区域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层次、要素禀赋等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线性关系,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中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现阶段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都将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169个制造业在1999~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程度等因素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为负,而多样化的产业环境(Jacobs外部性)和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的增长。在分地区、分产业和分地区分产业的分析中,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竞争对制造业的增长始终具有显著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类权重矩阵,以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有效带动本省制造业绿色创新,但会抑制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在邻接空间、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地理邻近地区更显著。多维度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呈“梯度递减分布”特征。数字化产业发达省份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对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具有较强“虹吸效应”,不利于整体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是以,未来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施行区域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王育晓 《价值工程》2011,30(19):111-112
为了深入研究国际软件外包中的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文章引入吸收能力这一中介变量,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对169家企业的调研,采用探索性分析法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国际软件外包中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对企业的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存在空间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地理相邻省份间绿色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不利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地方政府环境竞争与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均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呈现正向空间溢出作用,而地方政府服务竞争则不存在空间相关性。基于此,应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考核指标,扩大环境绩效考核指标覆盖范围,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姚艳 《财会通讯》2021,(4):77-80
文章以2009—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关税减让下创新绩效在制造业公司未来盈利中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绩效越好的制造业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就越强,即两者显著正相关;关税减让幅度正向调节创新绩效与制造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即关税减让幅度显著增强创新绩效对制造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外直接投资(OFDI)获取技术溢出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投资者的吸收能力,还取决于技术拥有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二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对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演化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稳态均衡策略的差异会引起完全不同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结果。然后利用2003—2015年的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对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结论经过行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其效果从东到西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省级层面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到的制造业服务化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合并,得到2000—2013年省份-行业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就业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会显著提升本区域的制造业就业规模,但对于空间关联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将产生“虹吸效应”,即降低空间关联区域的就业规模。机制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主要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规模两条渠道来影响制造业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东部地区以及非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规模的扩大作用与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对于中部地区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制造业服务化只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制造业服务化带来的就业效应尚未显现。拓展性分析发现,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以及服务业的不断开放,均能显著增强制造业服务化对本区域就业带来的提升效应,同时弱化对空间关联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1998-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1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内生创新努力、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本土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内生创新努力和国际技术溢出在整体上对本土高技术企业出口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部门来说,医药制造企业内生创新中新产品开发、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内生创新中知识创新对本土企业出口的提升作用更强。出口学习是“倒逼”外资R&D溢出对本土企业出口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相对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一个评价相对绩效的DEA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我国各地区在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体效率、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状况。并且通过“投影”了解非DEA有效的地区的投入剩余和产出亏空状况。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R&D研发主体,其研发活动能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形成良好的知识溢出和转移机制将成为该创新系统建构成败的关键。本文以高校R&D研发活动为对象,从知识溢出的地理空间效应出发,考虑不同研发支出的特点,测度其R&D活动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溢出效应。得到的结论是:高校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活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产生了显著的正溢出,而试验与发展研究活动则没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另外,科研机构虽然在R&D投入大于高校R&D投入,但是对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则没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uses spatial panel methods and Chinese provincial data from 2003 to 2017 to study the spatial spillovers of financial openness on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first, a positive direct effect and an overall negative spatial spillover of financial openness on provincial growth. Second, there are two spatial spillover channels: a positive growth externality and a harmful resource competition among provinces. Third, we estimate the state dependence and dynamics of spatial spillover, and find that the negative spatial spillover is smaller in provinces with high levels of financial openness and in the long term; thus, the negative spatial spillover declined over time.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to the choice of SDM and GNS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under different spatial weight matrices.  相似文献   

14.
以沪昆铁路沿线区域及城市经济发展为分析对象,实证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沪昆线的基础设施投资既产生了提高沿线区域及城市的运输能力、扩大沿线贸易量、调整沿线产业结构、促进沿线经济增长的空间正溢出效应,也产生了加剧沿线地区及城市要素的非均衡流动、非均衡经济增长的空间负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重视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税制结构的调节作用。基于极值熵值法测度的共同富裕综合指数构建面板Tobit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模型,从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税制结构的不同视角,探究上述因素对共同富裕的多重影响,结果发现:从基准回归和空间滞后模型看,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共同富裕的直接和空间促进效应尚未体现,以直接税和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直接和空间效应显著为正,且均衡性转移支付能够调节税制结构的直接和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由“门槛效应”引起的非线性关系,合理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随着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提升,其促进效应不断减弱。动态空间滞后模型显示,共同富裕滞后一期的直接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国政府优化财税体制、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作用机理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日趋增强。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但并不显著,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抑制作用。进一步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在三大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区域要基于公共服务供给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特点制定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包括优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区域性医疗卫生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政府治理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选取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效率测度方法并构建Tobit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地方政府竞争对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多数省份政府治理效率未达到效率前沿面,存在提升空间;本地区效率改进能够给周边地区带来正向溢出效应;政府间竞争对治理效率及溢出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防范政府间竞争对治理效率的抑制效应是政府未来治理的重点,其中,法制环境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环境越优越,倒“U”型曲线越为平缓,更有利于激发效率改进和溢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政府干预程度高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尽管政府竞争对治理效率的倒“U”型影响不变,但对溢出的影响变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irst divides knowledge resources into internal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 of inside and outside the region. Then, a panel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panel data from 30 provincial high-tech industries in China during the 2009–2019 period us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as the threshold variable, and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on the patent quality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s empirically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has a significant nonlinear effect on the patent quality in China's provincial high-tech industry. There is a double-threshold effect with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as the threshold variable. (2) As the threshold valu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increases,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on the patent quality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3) The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tensity is obvious in all regions in China. (4) Internal knowledge,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evel, and the human capital level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patent quality, while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the opening-up level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measure the effect of internal R&D and various spillover concepts on productivity growth, using a database for France that covers the period 1978–92. Three spillover concepts are distinguished: rent spillovers related to investment goods; rent spillovers related to intermediate goods; pure knowledge spillovers. When production is measured by gross output, all three spillover concepts yield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efficients. Each concept has a measurable effect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t the sectoral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