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年度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例] 某公司1999年12月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价款15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5年,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公司所得税率33%,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债务法,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为直线法。该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中期不作分配。假设2003年1月1日根据政策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对该事项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毛敏 《财会月刊》2008,(5):54-56
本文先对新会计准则中相关概念术语进行解析,从确认、计量的角度剖析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实质。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一般方法。最后以折旧方法变更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为例,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将其判为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先对新会计准则中相关概念术语进行解析,从确认、计量的角度剖析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实质。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一般方法。最后以折旧方法变更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为例,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将其判为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折旧变更主要包括折旧方法的变更、折旧年限的变更和预计净残值的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应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会计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的变更应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当固定资产折旧变更既涉及折旧方法变更,又涉及折旧年限或预计净残值的变更,属于不易分清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对因固定资产折旧变更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对因固定资产折旧变更发生的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以上固定资产折旧变更在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解释…  相似文献   

5.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举例》(以下称《举例》)作为财政部1 999年 1 0月印发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以下称《补充规定》)的组成部分 ,是公司按规定计提各项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的规范。鉴于《举例》侧重对追溯调整过程的演示 ,在一些地方阐释不够 ,本文试作解读 ,供参考。一、会计政策变更与追溯调整法会计政策变更是遵照有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对会计处理方法、计量标准等所进行的变更 ,如《补充规定》将原不提减值准备的项目改为计提 ,将原以 5‰计提坏帐准备改为采用账龄分析法或提高比例 ;再如将对外投…  相似文献   

6.
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既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又涉及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令不少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困惑.本文就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一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影响金额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会计政策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中所得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勇 《财会通讯》2005,(6):47-48
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因政策变更而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在应付税款法下,由于所得税等于应交税金,即应付税款法下会计政策变更所得税的影响数为零,不用调整“所得税”和“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无论政策变更后形成的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后形成永久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为零,不用调整“所得税”和“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如果政策变更后形成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在追溯调整法下,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需计算会计政策下的差异额和对所得税的调整额,在这两个问题中,所得税的调整额是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在追溯调整法下,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需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额和对所得税的调整额。其中,所得税的调整额是计算会计政策变更  相似文献   

10.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做法。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产生原因可分为强制性变更和自发性变更两种形式。我国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所规定的一般做法是:凡能够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都要求企业对账、表进行追溯调整;同时以会计处理上较为简便的未来适用法作为补充,以应对追溯调整法不适用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迟清波 《活力》2011,(13):53-53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判别及其账务处理作出了明确规范。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作出不同于过去条件下的判断。随着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原有会计政策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时,就可能发生会计政策变更;  相似文献   

12.
会计政策变更是否会引起所得税的变动?这是会计实务中较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作一探讨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执行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年度财务报告时间间隔过长的缺陷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突出及时性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中报的准确性 ,尤其是对于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鉴于现在书刊对此实务的操作上均未述及 ,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意见。一、准则对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要求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来处理 ,并按照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的披露。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  相似文献   

14.
冷琳 《财务与会计》2018,(11):51-52
本文分析了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中三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指出: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上年金额"栏中的留存收益本年年初余额,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会计分录中,涉及到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时,应统一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会改变固定资产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也不会对折旧费用的会计确认与列报项目产生影响,相应的折旧方法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结合自己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积累的实践经验,梳理并归纳出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原则,通过列举会计实务中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类型,以帮助广大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类型变更的差别,准确进行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6.
潘奇  梁祖晨 《财会通讯》2004,(10):34-34
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中运用分步比较法可分三步进行。首先将已经发生的各项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分开,不考虑相互问的影响。其次根据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写出正确的会计分录,正确的会计分录是指会计事项在变更政策的条件下或未有会计差错时应有的会计分录。对会计政策变更而言,在处理第一项政策变更时,不考虑其他的政策变更,写出此时变更政策条件所涵盖事项的会计分录。在处理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不能以提供附注或说明性材料来粉饰会计政策选用不合理性,CPA需审慎考虑未检查出来的会计政策变动金额连同已发现的累计的会计政策变动金额是否超越重要性水平,由于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可以通过冲减期初留存收益,减少了本期应计提的成本费用来改善企业当期业绩,CPA应确认企业期初留存收益是否足够供调整,即使变更是恰当的,依据国际审计准则惯例,也需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中予以坡露。  相似文献   

18.
姜葵 《财会月刊》2012,(25):40-41
本文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一系列特殊事项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以利于广大财务工作者的学习及实务操作。  相似文献   

19.
会计政策变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应该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适时和有效的调整。所谓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由于企业会计政策变更必然会直接引起一定时期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资产价值和国家税收等的变动,并最终导致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经济后果,因此,会计政策变更的本质实际是一种社会利益的调整,对其能否实施有效的控制和规范,不但关系到企业信息的质量,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企业遇到会计政策的变更,需要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未来适用法、追溯调整法等。本文简单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处理原则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逻辑,重点论述各种处理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