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四川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李鸿儒,李超林四川省90年代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在分别对川中丘陵地区遂宁市、边远山区达县地区和川西经济发达地区等三个具有不同代表性地区典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综合研究报告。现就其中对策研究基本...  相似文献   

2.
本调查所指的贵州西部山区,主要包括毕节地区大部、盘县特区、六枝特区、水城特区大部、黔西南州的晴隆、普安、兴仁大部、安顺地区的普定、镇宁、关岭、紫云等在内的一大片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点是:地形切割强烈,岩溶地貌广泛发育;人口密度大,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垦殖率高,均高于全省平均垦殖率的一倍到两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全省的28个贫困县,西部山区占了近一半,且都集中连片。西部山区偏僻边远,受外界影响小,除水城,六枝外,工业发展水平都很低,等等。这些特点使得西部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材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根本不同的背景和特点。本调查旨在揭示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和难度,并力图进行以历史现状为背景的社会科学分析,而不是通常的以自然经济地理的角度分析,是对贵州省情认识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的农业人口60%以上,耕地面积近60%分布在盆地丘陵地区。丘陵区农村经济发展好坏,对全省“富民”、升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1981年以前丘陵地区的浮面潜力发挥得快和好,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就高,反之,1982年以后丘陵区发展速度减慢下来,全省农民人均纯增收也就慢了,在全国的位次也直线下降。如1981年,丘陵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0元,我省  相似文献   

4.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今后15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山区、边疆和发展不平衡的农业省。农业总体上还是一种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都大的弱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而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由于农业产业化能把分散的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所以不仅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选择,边远民族贫困山区也一样适应。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种植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要求:200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000万吨,人均占有粮食水平超过400公斤,继续实现省内自给;棉花产量达到18万吨,使省内原棉自给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80%;油菜籽产量达到170万吨,为全国做出更多贡献;甘蔗产量达到350万吨,使省内食糖自给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70%。为确保我省种植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面完成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有必要对地区布局、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大小春安排和水稻与旱粮关系进行探讨。一、关于地区布局问题。按照自然条件、生产现状和农业发展方向,全省划分为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和川西高原区等5个农业区。其中盆地丘陵地区是我省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对全省种植业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鉴于盆地丘陵地区所处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把盆地丘陵地区作为种植业的战略重点,对促进全省种植业生产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山区和高原区的种植业开发  相似文献   

6.
广东有51个山区县(区),总面积、总耕地、总人口分别占全省64.3%、41.7%和40.7%。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山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广东能否在20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山区的经济要有较大发展,山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要逐步缩小,做到不拉全省经济发展的后腿。  相似文献   

7.
目前 ,中国加入WTO在急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其影响全面、深刻而持久。农业也不例外。四川盆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发达 ,在全省农业中占的份额大 ,对四川农村经济举足轻重 ,但农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低 ,市场竞争力弱 ,如何应对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是四川农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一、及时引导盆周丘陵地区干部群众正确认识WTO目前 ,有两项紧迫工作要做 :一是广泛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等各种新闻舆论工具 ,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WTO的性质、职能、内部规则和运作方式等 ,特别是WT…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边疆省份,又是一个山区面积占94%和林业用地面积占62%的林业大省,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比较困难。“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省工作的重点和“三农”工作的核心,推进现代林产业建设,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为广大林农创造一个比较稳定而且可靠的增收来源,  相似文献   

9.
四川丘区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华成 《农村经济》2003,(10):18-20
一、四川丘区耕地撂荒的现状撂荒一般是指农民因某种原因不愿意耕种或者因旱涝灾害 ,致使耕地荒芜一季或一季以上的现象。农民外出打工把土地转包或委托给他人代为耕种、未导致荒芜的土地 ,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暂时性的空白田都不属于撂荒现象。四川丘陵地区共有 66个县 (市、区 ) ,耕地总面积 2 4 6万公顷 ,占全省的 57 6 % ,四川的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丘陵地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 ,外出打工逐渐增多 ,耕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据全省 2 0 0 1年对 1 6个农村固定观察村(其中 ,平坝村 2个、丘陵村 1 1个、山区村 3个 )的统…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发展浅山丘陵地区的农村经济,尽快实现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和山区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彭州市红岩乡党委、政府在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九里埂梨花坪,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积极探索浅丘地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70%,全国重点扶贫的592个县,有496个县在山区。我省情况同全国一样,在74个县(市、区)中,有44个县(市、区)在山区,全国和全省重点扶贫的县都在山区。山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对我省农村经济济乃至全省国民经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省东部和西部山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收入大大低于平原地区,有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山区县(市、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现实,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明确指出:“全国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重点、难点在山区”。“山区经济优势在山,希望在林;林业兴,则百业兴”。  相似文献   

12.
紫云,属苗岭山脉西段端的南坡,系贵州省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和全省26个贫困县之一。这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类“贩子”蓬勃兴起,成为城乡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一支劲旅,对搞好山区商品流通,推进经济发展,沟通城乡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尽快脱贫,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他们以城市为对象,集市为舞台,村寨为基础,开展贩运活动。一般在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方便的集镇附近农村发展较快。据1986年统计分析(11、12月系分析数)贩运农村产品成交量达992万公斤,成交额560万元(不包括农民直接出售部份),成交额比去年上升20%。“贩子”的农副产品成交额占全县农副产品成交总额的41.8%,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1.7%。其中通过各个渠道贩运出县、出省的农副产品成交量有585万公斤,成交额有308万元,分别占全县农副产品贩运成交量和成交额的59%和55%,由于“贩子”的不断涌现,近两年来,这个边远少数民族山区的农副产品商品,尤其是鲜活商品,很少出现过积压现象。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走向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模式。川东北丘陵地区是西部地区特别贫困的山区,本文基于该地区的基本经济特点及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及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对新时期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认识,改进农村工作,今年一月以来,我们根据全省不同类型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了平坝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什邡县,丘陵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中间水平的蓬溪县和贫困山区的秀山县,并在其县内各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乡,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又在双流、眉山,营山、简阳、宜宾、奉节,红原(纯牧区)县等各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村(其中3个平坝、4个丘陵、2个山区、1个草原牧区),共16个点,2,644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川中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地跨84个县(区),土地总面积12.1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3%,人口63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1%,是我国典型农业为主的地区之一。 一、川中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农业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对发展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得到了全国的拥护和响应 ,特别是西部地区反映强烈 ,但是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声音较小。(一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西部地区地…  相似文献   

17.
本溪市辖本溪、桓仁两县和四个区。总面积1252.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910.5万亩,耕地85.8万亩,农业人口56.6万。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这里山多田少,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居全省平均线下。什么是山区致富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山区应该建立个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体会到只有  相似文献   

18.
方文 《南方农村》2001,(5):20-23
一、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产物,是我国亿万农民的创造。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广东农村展开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造性的实践,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民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探索“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随着三高农业的蓬勃发展,全省各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了大批三高农业商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省迅速发展。据统计,2000年全省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1898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1449个。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抓好八项重点 (一)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一是认真落实省政府下发的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将结构调整推向调整攻坚阶段,即苏南地区迈向现代化,苏中地区紧盯沪宁杭,苏北地区瞄准名特优,形成江苏地区农业经济的三大板块。二是加快发展全省的15个农业主导产业和各具特色的县域特色产业。省里将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快优良  相似文献   

20.
浙南山区包括丽水地区和温州市的永嘉、文成、泰顺三县。现有人口373万人,占全省人口的9.26%,其中乡村人口343万人;土地总面积2316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16%;工农业总产值23.1亿元,每平方公里的产值仅为全省平均数的13.85%;农村工农业产值16.5亿元,人均480元,仅为发达地区人均的1/4左右。本文根据浙南山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对加快开发山区资源,振兴农村经济,提出一些初步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