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雄狮谢幕,缺钱的过渡政府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和萨达姆比起来,军人出身的卡扎菲最终战死在家乡苏尔特,马革裹尸,勉强保住了这位强人最后的尊严。10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下称"利过渡委")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向全世界宣布,卡扎菲在当天执政当局武装攻占苏尔特的战斗中被抓获,随后因伤重不治身亡。卡扎菲之死给世界和利比亚留下了一个分崩离析的烂摊子:国际关系紧张,缺少援助;国内派别林立,人心离散。卡扎菲宝藏难觅,过渡政府已是穷得叮当响。  相似文献   

2.
人物     
《环球财经》2011,(11):17-17
卡扎菲:枭雄末日lO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官方证实,该国前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已经身亡。这标志着自今年3月法英美等国联合对利比亚开展军事行动后,卡扎菲及其家族的政治命运终于彻底走向终结,也标志着利比亚局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刘香楠 《老区建设》2011,(17):60-61
"我是一块撞碎美国军舰的岩石,我永远不会离开利比亚的土地,直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就像个烈士"。与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离国逃亡、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黯然交权不同,利比亚最高领导者卡扎菲面对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的骚乱,在2011年2月下旬的电视讲话中挥动拳头宣称:决不会辞职,将对示威者"挨家挨户,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清除",他无情地下令士兵开火,已超过300人因此遇难。卡扎菲儿子领导的军队还枪毙了185名拒绝向游行群众开枪的士兵,并把部分士兵的尸体当众展示。卡扎菲的强悍作风已引起世界的关注,各国纷纷撤回侨民。出生于沙漠游牧民族贝多因人的卡扎菲,早年深受埃及国父纳赛尔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1969年,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出国疗养,年  相似文献   

4.
国际     
《中国报道》2011,(9):10-10
据美联社8月23日报道,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22日在班加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卡扎菲时代“已经终结”,但直到卡扎菲被捕,反对派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他说,目前反对派武装尚未完全控制首都的黎波里,阿齐齐亚兵营及其周边地区仍然被政府军控制,因此难以确定卡扎菲身在何方,是否已离开利比亚。此外,苏尔特、萨巴赫等地目前也非反对派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事件     
《新财经》2011,(11):16+18-16,18
世上已无卡扎非美国当地时间20日上午,一条突发新闻充斥着美国的各大媒体: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他的家乡苏尔特被击毙。据埃及媒体报道,被拘押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看到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杀的电视新闻后,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并昏厥过去。  相似文献   

6.
一周人物     
卡扎菲之死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10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卡扎菲在当天执政当局武装攻占苏尔特的战斗中被抓获,随后因伤重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7.
一周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1,(41):12-12
卡扎菲之死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10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卡扎菲在当天执政当局武装攻占苏尔特的战斗中被抓获,随后因伤重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8.
汪巍 《环球财经》2011,(6):66-67
北约既想摧毁卡扎菲的战斗力,又想避免陷入利比亚战争泥潭  相似文献   

9.
李王娅 《中国经贸》2006,(11):28-30
利比亚现任领导人卡扎菲1969年上台后.建立“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推行计划经济政策,兴建了众多国营工矿企业和公司,生产、销售、原料供应、进出口贸易等都由国家一手包办,并且禁止私人经商。1986年后,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而且严重阻碍了利比亚国民经济的发展。1987年,利比亚开始允许私营经济有限度的参与经营活动。1988年“洛克比”空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对利实施全面制裁,利比亚经济从此遭受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10.
陈萍 《产权导刊》2011,(5):21-23
受利比亚冲突升级刺激,国际油价创下2008年8月以来收盘新高。不期而遇的高油价不仅震动了资本市场,且推升了全球通胀压力。人们不禁担心:在全球经济刚刚复苏之时,油价再攀新高究竟是危机前兆还是虚惊一场?  相似文献   

11.
瓜分利比亚     
过去100年的历史,是为攫取和控制世界石油储备而战斗的历史,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与此相提并论。——摘自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成功,宣布该日为利比亚国庆日,开始利比亚的卡扎菲时代。讽刺的是,42年后的9月1日,来自60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参加由法国  相似文献   

12.
应辰 《环球财经》2011,(12):46-48
利比亚战事从北约介入,到以卡扎菲的不得善终作为收场,以旁观者的立场观察整个事件,与外交和军事上的角力一样有看点的是国内知识界和网络舆论的争论。在这片没有硝烟的亚洲战场上,卡扎菲、反对派以及西方力量各自的形象被刻板化、脸谱化,各自拿我的真理来批斗你的偶像。然而相对于利比亚人民,所有不遗余力争来议去的外人,无非都是看客。  相似文献   

13.
3月20日,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行政大楼遭到多国部队的两枚导弹袭击,其中一枚穿透4层的行政大楼后爆炸。  相似文献   

14.
焦翔  黄培昭  石正 《发展》2012,(3):68-69
2011年10月20日,战火中的利比亚传出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消息:逃亡数月、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的领导人卡扎菲在家乡苏尔特被捕后伤重死亡,利“全国过渡委员会”发言人古贾与军事委员会主席贝尔哈吉当天很快证实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15.
埃及一夜巨变,中东风起云涌,国际油价应声连破百元大关。如果利比亚、巴林乃至沙特出现类似埃及的政治变局,国际油价升至每桶150美元乃至200美元指日可待。埃及和中东动荡之导火线,乃是物价飙升、失业高企,尤其是粮食等基本生活产品价格急剧上涨让老百姓生活陷入困境。普通百姓一有冻馁之虞,蓄积已久的愤慨就像火山一样喷发,任何力量都难以阻碍本能的愤怒和反抗。  相似文献   

16.
人物     
2011年是国际政经舞台极为诡异的一年。这一年,全球政治与军事领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战争延续,不受西方待见的小国领导人不断凋零。众所周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月20日,法国、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禁飞区决议的旗号,从空中和海上对忠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军事目标发起了军事打击。全球影响力极大的英国《金融时报》还专门为此发表《打击卡扎菲的正当性》的社论,凸显西方舆论为国家或者国家利益集团服务的忠实性和及时性。7个月后,卡扎菲的生存权被残暴剥夺。  相似文献   

17.
不论形势将会如何发展,西方国家在叙利亚复制"倒卡模式"都宣告失利。当然,这并不等于叙利亚政府已经度过了危机。继利比亚战争结束,卡扎菲政权瓦解后,叙利亚政府遭遇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就采取多管齐下的行动,大有一举推翻叙利  相似文献   

18.
利比亚事态演变导致此前三个月内涨幅超过1/4的国际油价加速上行。3月21日,全球油价基准——洲际交易所4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日内涨幅达1.6%,逼近2月底创下的将近每桶120美元的两年半高点。  相似文献   

19.
头条     
《中国报道》2011,(10):9-9
卡扎菲之后的世界 利比亚人用暴力斗争推翻了独裁者。这是二条血腥的道路。在6个月的战斗中,大约有90001.5万人死亡。这也不是阿拉伯世界自己的战争,北约的轰炸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卡扎菲政权倒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利比亚面对的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部落战争可能爆发,  相似文献   

20.
"九一革命"后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通过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由于新建立的卡扎菲政权对西方世界充满了敌视,于是美国政府在1969-1976年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期望通过经济政治方面的合作以及军事援助与其维持良好的关系,但是这些政策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美利双方最终还是走向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