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进行调整。部分地区反映,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的调整导致了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显著增加,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重大风险。本文通过对福建和浙江两省的调研,分析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调整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总结了调查地区医保机构应对医药价格调整的经验,提出了医疗保险部门介入医药价格调整决策的设想,探讨了医疗保险部门在医药价格调整的决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并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规范了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本文根据这一准则,探讨了企业年金基金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3.
秦琦 《财政监督》2005,(2):75-75
企业年金是由企业为员工按照一定规则缴纳,用于支付员工退休后生活费用的一种特殊基金。在我国,企业年金还只是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它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之处在于年金可以由企业自主选择缴纳,而不是强制缴纳的。2004年5月中国推出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此办法的推出正式开启了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会财会》2008,(12):42-42
尽管企业年金基金与基金都是基金,但从会计专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年金基金与基金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企业年金业务发展迅猛,企业年金会计核算问题也越来越为社会各方所关注。2006年2月,财政部相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企业年金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了具体规范。应该说,与以往相比,现行的会计准则在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恰当性和公允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企业年金的性质和企业年金的会计主体进行界定,分别从企业年金会计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两个层面对上述局限和不足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我国企业年金业务发展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我国养老金市场快速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商银行充分把握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于2005年8月首批获得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资格,2007年11月又获得法人受托资格,加上其控股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拥有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资格,形成了企业年金业务的"全牌照",能够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企业年金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正确记录和反映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状况,鉴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业务的特点,本文重点阐述企业年金基金监管会计.  相似文献   

8.
曾海军 《上海保险》2013,(10):28-29
一、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保障房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保障房,现行投资政策是允许的。按照现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1号令”)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财产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万能保险产品、投资连结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年金基金的概述 (一)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二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内控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肩负着年金保值增值的重任,而其内控机制是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投资管理风险、确保企业年金安全和收益的重要举措。从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的分析入手,探讨构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内控机制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于蓉  朱俊生 《南方金融》2005,(12):48-50
美国养老金市场与共同基金形成了相互依赖、相瓦促进的良性关系。共同基金是养老金资产管理业务的主流投资产品。同时,养老基金也相麻成为共同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的良好运行有赖于基金的运营和保值增值,其给付保障的适度性最终取决于金融市场条件和基金投资绩效。因此,为实现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共同基金在内的金融市场.形成企业年金的资产管理业务与金融市场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法律关系是企业年金基金运行机制的基础,关系到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水平。信托关系是企业年金基金的基础法律关系,这不仅是制度模式具体规定的结果,更是基于企业年金基金本质上的投资基金属性,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意义。本文对企业年金基金信托关系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信托角度对促进企业年金基金高效运作和快速发展提出了要完善信托制度模式,发展集合型年金计划,保障受益人合法权益,重视法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另类投资的诱惑——养老金资产投资房地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26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南京保障房30亿元信托贷款项目签字仪式举行,这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信托产品形式投资保障性住房的第一单,也是国内养老金首次涉水房地产投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一步表示,2011年拟投资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比例约为5%。一石激起干层浪。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其他养老金资产是否可参与保障房建设或房地产投资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保障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保障年金受益人的收益,并使年金基金获得有效增长,有赖于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化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5.
协同论在企业年金基金风险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必将大有所为。而加强对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管,控制基金运营的风险对于促进企业年金基金事业的规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在阐述协同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揭示该理论体系对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启示,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2月17日,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企业年金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安排了"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1年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负责基金监督工作的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签发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及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签发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前,企业年金已形成了不同机构经办、多种方式运作的格局。《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中,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信托管理模式及其实现方式,标志着企业年金进入了信托管理时代。因此,  相似文献   

18.
亓霞 《中国金融》2004,(20):68-68
企业年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在2004年4月先后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确立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基本框架。2004年8月又发布了《企业年金管理指引》,正式拉开了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序幕,全国上下出现了一股空前的“企业年金热”。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1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颂了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结果,中国工商银行正式获得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资格,成为首批获得此项资格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年金业务是指按照国家劳社部有关办法规定.具备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企业年金基金受托、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和托管等金融服务。我行在2007年已取得托管人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