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改善当前民营企业中的产权制度。一、明晰产权,改变原有的宗法性、超经济的产权关系现代企业制度,第一个特点就是“产权明晰”。而目前国内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产权尽管对外清晰,但对内却是犹如雾里看花,混浊模糊,由此带来了种种弊端,那究竟应如何改变呢?  相似文献   

2.
从60年历史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一是土地产权要努力并尽可能清晰到农民个人,二是农民以土地产权收益换取农业现代化及农业产业升级要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需要回顾并反思中国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历史,否则就无法确定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更无法公正地设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中国当今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产权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在于产权立法,明晰房地产产权。但是目前我国房地产产权制度还很不完善,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应当对有关房地产产权的涵义、我国现有房地产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房地产产权制度的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继信 《济南金融》2004,(12):61-61
建立产权对经营权的约束机制。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而建立产权对经营权的约束机制又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广泛吸纳各类经济成份入股、人大股的基础上.落实股权责任.“校正”出资人与经营的关系.解决“由谁出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由谁负责”的问题.使明晰产权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管理责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是决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性制度,中国保险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进行了一系列产权制度创新,但仍存在较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权利寻租现象普遍等。改革中国保险业的产权制度应从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有序降低国有股份比例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单一产权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公司治理和竞争压力能促使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具体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增设新机构等方式可以促进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的形成。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在于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改革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推进新一轮改革、建立现代银行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已进行过多次,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上的错位,并没有达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改革日标。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真正落实投资者的权利与责任,实行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是最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种治理机制,企业要正常运行就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委托代理框架,用这个原理去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可以发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以及特殊性,从现实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各种环节交易成本极高,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来从问题入手,分析国有企业产权及其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弊端,探索新的国有企业产权合理化途径,最终落脚点体现在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及现状,总结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新 《上海金融》2001,(10):19-21
纵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显然是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权制度缺陷与股市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缺陷。在“产权不清”的前提下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让其上市,必然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代理问题严重、上市公司购并效率低,从而导致股市配置资源功能低下。因此,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排他性、明晰的产权制度,提高股票市场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的财产制度和流转制度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深层次因素。明晰土地产权制度,建立顺畅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收益和权力,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产权是高校财产所有权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权利。通过分析我国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在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提出了明晰高校产权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众不能分享级差地租提高的土地产权溢价收益,影响了公众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拉动。因此,必须下决心推动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租金是推动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各种租金的存在,使地方政府成为了初级行动团体。本文在对传统的土地产权特征作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传统土地产权就蕴含了改革自身的矛盾。在改革的过程中,租金又分化为试点租金、双轨租金和漏洞租金,分别给不同的相关主体以不同强度的激励,导致多种合力共同促使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构建始终是建立在土地资源各项权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一直是紧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践过程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归属问题的研究,来梳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争论由来已久,争论的焦点是产权制度和在此基础上的治理结构,能不能严格按照合作制原则明晰产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被认为是农村合作金融能否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合作社的产权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完全不同于一般企业,其制度变迁具有固有的外部性效应,包括制度创设中的外部性和制度运行中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8.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体系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水平,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按照现代产权理论,明晰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进行企业化经营,实现自负盈亏。有效率的产权是竞争性的,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单一合作制产权形式及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既不能满足农村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也会因缺乏竞争而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应因势利导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路径、效率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琳  张磊 《新金融》2005,(1):38-40
基于前期中国国有银行业改革的制度路径变迁,当前中国国有银行业的变革存在着两大制度特征,即国家垄断金融产权与强政府金融安排。这两大特征互为表里,相互维持,导致的改革滞后引发了国有银行体系的低效率及种种弊端。为了打破已然形成的"战略性互补",明确国有银行与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明晰的政企关系是完善的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完善的产权制度恰恰是当前所进行的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韩淑梅 《中国外资》2012,(24):256-256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实现农民人身权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土地征收补偿不完善、征收程序不规范,严重损害了农民土地权收益,要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的相关主体,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二级市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