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应当保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出口占世界的6%,价格和汇率保持稳定;去年,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500亿美元,进出口也在不断地上升;外汇储备超过了4200亿美元,生产能力在不断地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量也在不断地上升。在这段时间里,美国GDP年增长率为3.5%,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幅回落,一批企业出口困难,生存环境恶化。2007年.我国出口增长25.7%,而今年10月份,出口增长率已经回落到19.2%.而且出口增速下滑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观。  相似文献   

3.
临汾出口主要以煤焦铁等资源为主,而进口主要以铁矿石、矿砂等原材料为主,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几乎为零,在这样一种对外贸易格局下,临汾市进出口业务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就较大。2005年,临汾市进出口业务发展呈下降态势。截止12月底,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降低4.45%,其中:全市出口收汇同比降低13.45%;进口付汇同比增长14.25%。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得以继续维持。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一至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10.9%和10.7%。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下,物价水平却比较平稳,CPI的增长率已连续20个月在2%以内。然而,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却出现了明显回升,1~2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6%,到了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上升到了31.3%,从7月份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开始回落。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上半年明显回升相对应的是,上半年银行信贷大量增加。第一季度的信贷增加额就达到了1.26万亿元,超过了央行年初计划增加额50%,全年的信贷增加额接近3.2万亿元。除了信贷的明显增加外,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也一直比较高。同时,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资本流入,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大幅度地增长,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不断增加。从国际方面看,尽管自2004年6月份开始美联储已经17次连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但由于担心美国经济增长放缓,2006年6月之后美联储停止了升息的步伐。欧洲央行在2006年连续数次升息。日本央行也调整了其货币政策框架,鼓励无担保的同业拆借利率提高到0.25%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资讯     
《理财》2012,(3):6-7
标普称中国经济将软着陆 标准普尔发报告称,中国经济将在2012年软着陆。标普信用分析师曾永兴表示.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在2012年进一步回落至8%左右.预计GDP增长率降至7%的可能性为四分之一.降至5%(即硬着陆)的可能性为十分之一。标普方面还预计.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将降低需求.从而对中国依赖于出口的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相似文献   

6.
商务部公布,2004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1.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7%;进出口顺差319.8亿美元,增长25.6%。去年我国出口59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4%;进口5613.8亿美元,增长36%。  相似文献   

7.
孙杰 《中国金融》2007,(6):58-60
1992~2005年,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由968.9亿美元扩大到7818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逆差从1991年的311亿美元,急剧攀升到2005年的8065亿美元,15年时间增长了25倍。就贸易赤字在GDP中的比重而言,1991年为0.52%,2004年则为6.4%,扩大了12倍。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长期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1992~2005年,美国GDP平均增长率,除2001~2002年有所调整外,均在3.67%以上,失业率也由1992年的7.5%下降到2005年的5.1%,通胀率也维持在3.5%以下,这一阶段成为美国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黄金增长期”。  相似文献   

8.
2007年第四季度起,受美国次贷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趋势明显放缓,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竞争愈益激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经济,使我国经济面临着更大的外部风险,也给我省涉外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为全面、及时了解美国次贷危机及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和进出口企业的应对情况,我们选取了对我省经济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机电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出口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意识提高,承受力增强。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广东外汇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一)广东外源型经济持续发展,外汇管理须与广东经济特点相适应。2003年。广东虽然经受“非典”的打击,但整体经济仍表现良好,国内生产总值达13449.9亿元,同比增长13.6%,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全面增长。2003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28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其中出口1529.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5%;进口1307亿美元,占全国进  相似文献   

10.
经营环境     
《新理财》2006,(3)
宏观经济 Macroeconomy 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9.2%世界银行2月中预测,受强劲的出口需求和投资增长的拉动,2006年中国经济前景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可望增长9.2%,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修正之前预测8.7%的增长率。世行发布《中国经济季报》说,企业利润和信贷的变化表明,今年中国投资增长势头强劲,但消费增长可能不会有大的起色,主要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收入增长难以保持去年的水平。世行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风险包括全球失衡中的无序调整和贸易摩擦,国内方面的主要风险则是充足的流动性将会重新引发信贷和投资热。  相似文献   

11.
益言 《中国金融》2006,(3):60-61
全球经济增长较快,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通胀压力明显增大 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虽明显不如2004年,但总体上仍增长较快.国际油价上涨似乎并未对世界经济形势造成严重冲击;2005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按季度环比年率计算分别增长了3.8%、3.3%和4.1%,第二季度的增长明显好于预期,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估计在3.5%~4.0%之间,但就业形势不稳定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使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2.
林石 《国际金融》2010,(8):18-21
一、二季度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美国经济研究局(BEA)公布了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2.4%,略微低于预期;但分项上颇令人意外,而且预示着更加黯淡的前景。BEA也对2007年以来的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NIPA)进行了常规调整,2007~2009年的GDP增长率全被下调,整体上2007年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下调约0.25个百分点,从2007年四季度到2009年二季度的衰退期间,平均年化经济增长率从-2.5%下调至-2.8%,意味着这一轮衰退得更深。  相似文献   

13.
2008年2月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外宣布,美国消费者的信用卡贷款数额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下跌:2007年12月,美国人的信用卡循环债务总额仅为9440亿美元,季节性调整后的年化增长率仅为2.7%,远低于2007年11月13.7%的增长率。这一数据对于70%依赖于私人消费的美国经济来说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汇率同贬值对贸易收支作用的基本依据是看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我国学者的多数研究证明我国能够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据计算,1981-1995年间,我国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等于1.33,从历史数据看,自1979年以来,人民币共有过4次较大幅度的贬值,每次值明显促进了当年或下一两年的出口:1983年人民币贬值9.52%,1984年出口增长率为17.6%,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1985,1986年人民币贬值20.8%和14.8%,1987,1988年出口增长率从1986年的13.1%上长升到27.5%和20.5%,1990年人民币贬值21.1%,1992年出口增长率为18%,1994年人民币实际贬值7%左右,出口剧增31%,1995年也保持了23%的高增长,当前我国理论界反对贬值的理性贬值,达不到贬值的效果,以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事实上,我国出口商品与东南亚国家是有一定区别的,相比而言,我国的出口结构更多元化,1997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只占14.5%,而东盟国家则在30%以上,近年来,我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趋势是坐格弹性较小的商品在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80年的51%降为1988年11%,而对价格变化敏感的技术和资本含量料高的机电产品比重则逐年上升,已经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达65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2.5%,甚至达到40%,因此单纯从改善贸易收支的角度出发,人民币贬值的站得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06,(7):6-6
海关总署公布了2006年1至5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据统计,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4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出口3473.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3005.3亿美元,增长22%。1至5月累计贸易顺差467.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经济高速增长而就业压力不减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优彩 《中国金融》2004,(20):18-19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调整较慢,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4.3%,而实际失业数字可能要比这个数字高得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的富有挑战性的转型当中,这样的转型是双重的。一方面,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的引擎,要让新的引擎去替代过去的引擎,而另一方面,也必须要进行机构改革,根本意义的机构改革。 过去的两个增长引擎是出口加房地产市场,这两个增长引擎正在逐渐淡出,新的增长引擎正在逐渐到位,这恰恰揭示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在减速。目前的减速是暂时性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U型的挑战,从10%的增长率降到7%、7.5%之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运业发展迅猛,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快速增长。据我国海关总署于今年1月10日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64万亿美元,比2010年的2.97万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1.89万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万亿美元,增长24.9%。进出口总额仅居于排名世界首位的美国之后(2011年,美国进出口总额为4.76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王建 《银行家》2002,(4):44-50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所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较大,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11,(35):64-65
2011年第二季度.出口对GDP增长率贡献度为-0.7%,消费贡献度为47.5%。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型正在进行中.而个税调整是提高民众收入经济转型的一个开始。因此.消费类成为了本期天眼行业专家提示重点关注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