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加快,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增多,而他们进城落户之后可继续选择“零成本”持有农村宅基地,导致宅基地退出不畅,引导农户退出闲置宅基地迫在眉睫。本文以被列入2020年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的溧阳市上兴镇为研究区域,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二元回归模型,识别出影响农户宅基退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从理论上讲,城镇化进程应是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过程。然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减少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浪费严重。2013年末,城镇化率达53.7%,然而5亿亩建设用地中村镇建设用地占3.7亿亩,城市建设用地占1.3亿亩,村镇建设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2.85倍。由此可见,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巨大空间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  相似文献   

3.
农民宅基地退出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必然导致农民阶层的分化,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决策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理论界对宅基地退出决策研究长期忽略的问题。方法 文章构建分析框架,结合的重庆调查,应用初步与改进B-Probit估计模型, 定量分析农民阶层分异的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 (1)农民阶层异化明显,且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目的存在较大差异,农民退地决策是由退地前后成本、收益与风险共同决定。(2)村庄贫弱阶层农民中,自变量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是否打算改善居住环境、是否需要改善现有社保水平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变量年龄、房屋结构、是否具有宅基地祖产观念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非农兼业阶层农民中,是否有多处宅基地、子女教育是否存在问题、退地复垦政策是否稳定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宅基地是否家庭主要财产、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退地补偿金额是否偏低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4)脱离农地阶层农民中,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针对各农民阶层退地效益偏好不同,实行差异化的退地复垦补偿对策,以稳妥地推进宅基地退出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民福利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而其他两种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垄断和隐形流转致使农民福利损失较多;(2)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研究结论:有条件地区尝试推行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不具备条件地区需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或规范隐形流转,最终3种模式都需向市场自由流转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面临不少困难。仅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为例,该区目前共有农村宅基地约18万户,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约206平方米,许多都是独门独院,土地粗放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多数村庄农民建筑排列无序,村内道路、给水、排水、通讯等基地设施配套性、共享性差。此外,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滞后,农村累积了不少应拆未拆、一户多宅、违章建筑等问题。部分城郊或沿路农民擅自改变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民宅基地退出模式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浙江丽水等地通过旧村改造、移民下山,海宁等地通过“两新”建设等积极推动农民宅基地退出和置换。农民拆除原有宅基地,可以按统一规划在原址重建、异地重建新房,也可以选择入住统一建设的公寓房,到县或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直接获得现金补偿。但宅基地退出存在4个两难:整村推进还是零星搬迁?先拆后建还是先建后拆?节约指标留在村里还是卖到城里?旧宅基地是复垦为耕地还是因地制宜?规范有序引导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建议:一是因地制宜,赋予农民多样化选择的权利;二是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农民宅基地退出;三是严格控制,规范节余指标的使用和收益分配;四是加强监管,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9.
在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宅基地退出是实现宅基地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宅基地退出范围扩大、退出渠道多样和补偿多元是宅基地退出制度创新的集中表现,集体土地处分权能伸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相关改革推进和满足农户差异化需求是宅基地退出实践创新的根本动因。宅基地退出实践探索中面临合理性质疑、冲击现行制度、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变化,通过拓展退出范围、拓宽退出渠道、完善补偿标准,建立更加完善的宅基地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0.
尊重农民意愿是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开展农民意愿调查研究对于有序推进宅基地退出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江苏省典型地区农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对宅基地政策的认知、退出意愿、补偿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农民对宅基地相关政策认识错误,看重宅基地的居住功能,不愿意退出宅基地,选择宅基地置换的补偿方式。据此,提出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尊重农民意愿、完善补偿政策及加强集中安置小区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我国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模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宅基地的集体组织所有的公有制性质,使宅基地使用权以福利分配形式无偿提供给村民,不允许进入市场流转。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宅基地则被闲置。为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亟须对农村宅基地资源进行整合与再配置。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户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意愿并不强烈。那么,制约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引导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13.
易地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是实现"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重要环节。从工作实践出发,以贵州省长顺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施易地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的现状和困境分析,分别从村庄规划、土地政策、政策引导、产业带动等方面,尝试性探索了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农民家庭发展能力出发,将农民家庭划分为成长型、稳定型、救助型,以宅基地退出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双边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双边主体满意度相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农民家庭类型与宅基地退出模式类型双边匹配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匹配求解,以发达地区福建省晋江市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家庭与宅基地退出模式匹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2)成长型农民家庭与"购房补贴"退出模式匹配,稳定型农民家庭与"宅基地换房"退出模式匹配,救助型农民家庭与"以地养老"退出模式匹配;(3)组合宅基地退出模式的双边总体满意度高于单一宅基地退出模式的双边总体满意度。因此,实施主体应当切实考察农民家庭发展能力,推进宅基地退出模式的供给侧改革,设计出尽可能满足农民家庭不同发展层次的宅基地退出模式,以期寻得匹配农民家庭最优的宅基地退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的特殊性。[方法]文章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选取玛纳斯县两镇四乡作为样本区,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资源禀赋与政策认知程度方面提出3个假设,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显著性,验证假设并分析其缘由。[结果]族别、家庭职业类型、宅基地拥有的数量和多余宅基地处置方式与农民退出宅基地发生概率成正向变动关系,受教育程度、宅基地使用年限、有无证书、无证书的原因、宅基地预期估算价值和交通便利情况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的作用,宅基地资源禀赋和政策认知程度较农户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农户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偏远地区宅基地退出实施前需先进行政策宣讲与流程介绍,消除不同产权主体对政策的认知偏差;宅基地退出前后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工作衔接,保障宅基地退出资金来源并建立多元化退出补偿方式,落实宅基地退出后各方面保障等策略,从而驱动宅基地科学、合理、有序退出政策的谨慎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用地极具紧张,宅基地流转成为促进农村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的关键,而我国农村宅基地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不能保障农民在失去宅基地后的正常生活等。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及出现的问题,针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完善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17.
农民宅基地的无偿无期限使用制度以及其多功能性,使得农民宅基地福利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宅基地自身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本文阐述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宅基地福利水平以及影响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宅基地福利水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和途径,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向规模集中,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笔者通过在盐城市的实地调研,了解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工作实践,在归纳总结盐城市做法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工作实践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核心机制是农民自愿和补偿价格市场化,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补偿项目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以来,如皋市紧紧围绕开展土地征使用制度改革、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主题,以三集中和三化深度融合为路径,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着力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各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理试点——通过宅基地成片复垦、耕地高效整合、建设用地挂钩周转,全市三个项目区总面积47430亩,目前已实施结束,整合建设用地8600亩,落实新型经营主体51个,规模经营3.7万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宅基地问卷调查结果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尤其是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农户对宅基地的流转认知水平较低,农户对此持有谨慎态度。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制约新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