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反贫困的进程,探讨增长、分配和贫困之间的关系,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60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在过去20多年的数据对贫困的增长弹性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2.
3.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盛来运本文旨在宏观的层面上从动态的角度测量中国农村贫困变化,并将这种变化通过模型进行分解,以说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对贫困状况变化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简议我国扶贫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一、198...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否受益并相关结论贫困变动由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贫困变动的增长再分配分解,考察1997—2003年间如上两个因素村贫困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而分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穷人是算和比较基尼系数,考察在此期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得出对农测。  相似文献   

5.
伴随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渗透,以数字基础设施"接入差距"为特征的一级数字鸿沟和以数字技术"使用差距"为特征的二级数字鸿沟,正在引发以数字化"收入差距"为主要特征的三级数字鸿沟。聚焦农村数字经济,本文利用Meta-analysis整合并构建了有关农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跨国证据和大型数据集。系统集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加剧了收入差距;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具有差异化的收入和收入分配影响,其中,电子商务表现出最明显的增收效应以及对公平收入的负向作用;数字经济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较非农收入更为显著;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从数字经济发展中受益更多。数字经济在促进农民收入总体增长条件下强化了收入差距扩大,对致力于促进包容发展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全新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存在的问题,得出必须调整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结论,提出新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并论述了新贫困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双重角度讨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的影响,即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利用2000~2006年甘肃省5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由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自然地理环境制约仍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现有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农村贫困,不单是农民收入低,它还包含了公共产品在农村的缺乏,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匮乏,土地产权的残缺等,要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应尽快赋予农民对于责任田的完全或准完全财产权,调整财政支持政策,引导各类资本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建立适合国情的农村社保制度,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并给予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建立以扶贫金为主的农村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明确了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职责理念;提出应从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法制建设、优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等4个方面构建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指出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等5个方面加大县乡财政解脱困境的力度,最后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双重二元结构与农村人口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双重二元结构的运作在客观上恶化了农村的生存环境,进而从物质到精神两方面建构了一个高生育环境,使得城乡的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等方面形成显著反差。在双重二元结构的框定下,不能使农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和落后。因此,要重塑农村人口增长机制,仅靠计划生育是远不够的,根本上还将取决于发展战略的重构,传统农业的改造,乡村人口生存环境的改善及双重二元结构的一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增长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径,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必然选择。文章系统梳理了多重排斥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多重排斥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1)多重排斥对收入增长效应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教育排斥和金融排斥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而医疗排斥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2)教育排斥和金融排斥对居民收入的分配效应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会拉大居民收入差距,而医疗排斥对居民收入的分配效应不显著。(3)城乡融合在多重排斥影响包容性增长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同时其在农村地区缓解作用更明显,在城镇地区缓解医疗排斥与包容性之间无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多重排斥问题,加速城乡融合对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实施"以钱养事"新机制,初步实现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在农村公共财政领域实现了制度创新,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公共教育投入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率,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教育层级以及门槛效应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公共教育投入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教育层级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中等职业教育公共教育投入的减贫效应最大;各个层级公共教育投入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同时大部分地区公共教育投入均未突破门槛值和达到"拐点";公共教育投入的减贫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因此,有必要优化不同教育层级之间的投入,并适度扩大职业教育投入,同时促进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5.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准识别连片特困地区绝对贫困农户和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状况,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为例,基于陕西、甘肃和四川3省131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劳动力流动比例每提升1单位,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显著降低23.2%,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显著增加8.4%,表明劳动力流动会显著缓解农户收入贫困,但也会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2)在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人口规模和户主婚姻对农户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户主婚姻、人口规模、抚养负担和医疗条件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建议重点改善秦巴山区农户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减缓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也随之减少。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使得经济增长对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作用变弱。本文将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我国农村贫困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对减少农村贫困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18.
在动态认识基本公共服务内涵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3个层次共16个指标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徐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不高,非均衡发展较为明显;不同类型、不同空间尺度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具有较大差异;徐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弱的空间关联,而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为显著的集聚效应,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不显著。最后,对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衡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畅 《农业经济问题》2012,(6):49-54,111
农村公共投资和公共服务是推动新阶段中国农村益贫式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运用1987—2009年相关数据就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和公共服务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公共投资对于益贫增长率指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对益贫增长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来看,推动益贫式增长的制度设计面临转型,其中公共投资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需要寻求突破;而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教育人力资本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对益贫式增长有显著推动作用,亟待全面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智慧化对于加快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针对农村的智慧化治理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信息化认知等各方面的不足,政府针对农村的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一定困难,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也很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效率。本文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智慧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