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边是妇女老人留守农村,大量农田闲置;一边是许多务工者落户城镇,大量农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盘活农村大量闲置住宅,把沉睡的资本激活,推动农村空闲房屋开发利用,又带动城市居民下乡休闲养老、创新创业,这已经成为一道现实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共享农房"应运而生。那么,"共享农房"的出现改变了什么?目前是否具备发展条件?该如何操作?  相似文献   

2.
正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补短板",需要做好建立健康扶贫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强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增加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可以充分发挥医学类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智力优势,采取继续教育、进修等途径改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存在的学历低、职称低、医疗技术水平低等现象,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二是要加强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各级健康扶  相似文献   

3.
农户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不少地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乡村旅游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争夺或旅游开发均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那么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究竟能否给贫困地区人口带来收益?本文基于农户感知视角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相对贫困农户的帮助,提高其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参与率。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社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对贫困地区来说,由于农民基数大、地理交通不便、农业资源匮乏,使得该类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在新时期,需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农村资源开发精度;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促进农村经贸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提升劳动力的价值产出,借此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结构升级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策略,精准扶贫则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农村工作,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为了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存在返贫致贫的诱因和可能性,如何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后扶贫时代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贫困地区仍然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转变发展观念,借鉴乡村振兴建设的先进经验,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发力,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基础,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是乡村发展的产物,乡村是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与乡村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避免乡村凋敝是很多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乡村发展方面,乡村发展的滞后也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土地是乡村之本,加强乡村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既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从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面临着"两山困境"的苦恼:一是苦守"绿水青山",无缘"金山银山";二是既无"绿水青山",也无"金山银山";三是有了"金山银山",丢了"绿水青山"。于是,将深度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便成了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底线原则基础上,文章建立适度开发与充分保护相结合、创新生态移民手段与移民后期扶持相结合、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追责相结合、就地碳中和与绿水青山保卫计划开发相结合等模式,以期能对深度贫困地区走出"两山困境",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朱考金  姚兆余 《中国农史》2007,26(4):125-131
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整合运动,旨在通过技术引进和文化输入,改变乡村落后和凋敝的局面。昆山县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区为解决农民的穷、愚、弱、散等问题,遵循"富教合一"的方针,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组建农村合作社、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革除乡村陈规陋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农民文化水平,保障了农民身体健康,营造了文明乡风。  相似文献   

9.
孙秀岭 《中国改革》2004,(11):57-57
贫困地区为什么办不出好教育?10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以此为题,对“穷地方办穷教育”的农村教育困境进行了报道。文中有这样一句比喻:现在我国的城市成了农村贫困地区人才的“收割机”,让人深思和忧虑。不管人们是否愿意面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果实,大量被城市收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教育改变命运”是一个真理。在贫瘠的乡村,面对异常艰难的物质生活,枯燥乏味的文化环境,寒门学子及其家人向往繁华的城市生活没有错,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迫切心情令人理解。在巨大的城乡差异面前,众多考上大学的孩子为什么要返回落后的农村?就这…  相似文献   

10.
正农发行要探索开辟服务乡村振兴的业务新领域、研究出台信贷新政策、开发推出金融新产品、营造创新服务新模式,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一方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11.
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成为较多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力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增加乡村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机会、大力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但在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也遭遇了精准定位难、市场前景预测难、资金借贷难、从业人员培养难的困境,要摆脱困境寻找出路,应精准识别各要素、精准开拓市场、精准制定资金帮扶措施、精准培训从业人员,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典章制度是新时期制度治村尤其是农村财务治理的制度创新。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新昌县乡村典章出台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乡村典章在财务治理中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运行实践和取得的绩效,并总结了几点重要启示: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治理,不仅要重视村庄精英(能人)的作用,更要重视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农村基本制度的创新,特别是农村治理的地方创新,必须重视多元主体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抛弃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功能,仅从民主治理、盈余分配、成员增收等方面对其评判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应该回到合作社运动的本源。在城乡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下,受市场经济和城市多元文化冲击的农民,有加强社会联系、打造社区共同体的需要。而且在传统乡村社区不断瓦解、农村日趋凋敝的情况下,已经基本实现小康且具有"小富即安"生活观念的农民,也许更在意合作社的社会功能。当成员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市场化和农民城市化改变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传统乡村秩序逐渐解体,乡村社会活力渐趋衰退。老年人日益成为乡村社会的主体,这一现象定义了乡村建设的需求和空间。农村老年人协会回应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需求,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湖北省官桥村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实践,笔者发现老年人协会建设的资源输入、村庄本位、组织动员和文化导向等机制激发了村庄社会的内生活力和农民的主体性,承载了乡村建设的意义。老年人协会不仅增进了老年人群体的福利,还辐射至村庄社会,促进了村庄社会整合与公共秩序再生产。因此,农村老年人协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心化和老龄化导致的农村社会资本流失和文化生活凋敝,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奠定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因此,需要正视乡村社会转型的实践过程,从农村老龄化和经济空心化的基础出发,坚持底线思维和农民本位,探索符合农民主体需求的乡村建设道路,这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不同于传统的全面扶贫,能更精确地对贫困地区提供政策扶持。但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扶贫资金的使用率较低,为了提高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率,需要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最能体现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就是对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审计。基于此,分析了我国精准扶贫审计的现状,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对精准扶贫审计的目标进行定位,对精准扶贫审计进行创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山东省荣成市深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生活环境、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改变了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极大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海草房里的新生活日前,记者在荣成市俚岛镇大庄许家村采访时看到,一边是整齐漂亮的住宅楼,一边却是传统古朴的海草房,界线分明,好似两个世界。"住楼房的和住海草房的,村民的幸福感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是关键。那么,乡村谁来治理?怎么治理?治理什么?治理效果如何检验?近年来,作为乡村善治之路践行者的浙江省,自2003年开始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打造出近3万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的同时,也为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贡献了独特的改革智慧。  相似文献   

18.
正农发行服务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要坚持"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加快脱贫攻坚。贫困地区既面临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又面临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农发行服务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政  相似文献   

19.
旅游扶贫是一种借助旅游经济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与融合作用,带动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增收,乡村旅游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引导、产业推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在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乡村旅游地区组织客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当地居民全方位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