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的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到2015年底城镇化率达56.1%。然而目前仍有6.3亿多人长期生活在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000万,严重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全面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土地整治对促进农村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曹新 《国土开发与整治》2001,11(4):57-60,64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一是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二是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应该向依赖于自然的“收入”,而不耗竭其“资本”的方向转变,以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协调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艰巨任务,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寿命不断延长,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在建国后人口高速增长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快速换挡下降等历史和国情影响下,使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导致现今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万德村老年人生活进行了侧重调查,通过将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的有机结合,分析得出将家庭养老和政府主导的村镇养老、社会养老相结合,并给予综合保障,是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人养老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多,主要是农村人口多。这是中国的一大重要国情。中国农村要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原始积累从哪里来,二是大批剩余劳动力往哪里去。而这两条的根本问题是农民就业问题。因为,只有当农民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再发展的原始积累才有源泉。农民既得安居,还得乐业,这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在本世纪前20年,中国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不比上个世纪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的难度小。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01年末,我国约有1.58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现有人口的年龄结构推算,2002年到2010年的9年间,农村平均每年将新增劳动力860万人。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扶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即将步入的知识与信息经济社会,面对贫困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现实,针对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口素质要求较高的需求,如何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扶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底子薄、科技落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危机是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生存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的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十分独特的国家,她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发展条件,她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模仿外国模式。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的主题和任务。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把中国国情基本特点高度概括为“一穷二白”,他提出了探索“中国之路”的命题;1979年邓小平把中国国情概括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中国提前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大规模地减少了贫困人口,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先必须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端稳端牢自己的饭碗。江西省赣州市是人口大市,人口多、耕地少、丘陵面积大,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赣州的粮食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粮食安全有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粮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粮食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口粮消费有绝对保障。2004年以来,赣州市粮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农村人口占多数这一基本国情 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了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这两个战略的提出,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争论,最后才达成这样的正确认识。在制订“八五计划”时,有专家提出,我国工业化的任务没有完成;要把工业化、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出来。他们根据农业人口占50%左右,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第~产业这个国情,认为工业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应该确立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1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预计1360万人,户籍人口约1296万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估计6‰左右,死亡率7.3‰左右,预计自然增长率为-1.3‰。这是继1993年首次全市户籍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第二年。根据预测,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人口自然变动将处于负增长状态。这表明上海在人口规模总量上已经得到控制。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的结果,是来之不易的。中国人口,包括上海人口在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始终以正增长为主要表征,相应地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也更多地落在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国情,认真地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粮食思想体系。一、“它先要增产粮食”的思想。邓小平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对于一个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具有特殊重要性。第一、中国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的状况难以逆转,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尤其要解决12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第二、粮食有效…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国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村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在邓小平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道路。 新型小城镇群在珠江三角洲崛起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80%是农民。……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因为底子薄,国家不可能投入巨大的资金去建设许多新的大、中城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全省4400多万人口,77%的人口在农村,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就有73个国家重点扶持县;这几年虽然解决了3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但还有777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其中特困人口266万,占全国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农民市民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16.
数据     
正我国流动人口达2.47亿呈现稳定化、家庭化、多元化趋势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也是连续出版的第7本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流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的流动迁移行为的主导因素。未来,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增速放缓,但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同时,流动人口呈现了稳定化、家庭化、多元化等新的  相似文献   

17.
十亿多人口,其中近80%生活在农村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战略性意义,甚至可以说,中国没有农村的发展,整个经济社会都会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一、农村发展道路的几种选择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寻找农村经济的未来出路带来了一线光明,象苏南和浙江抚嘉余平原  相似文献   

18.
认清国情,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两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受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委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完成了“关于中国农村长期发展的几个问题(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粮食)的系统研究”报告,是以“认清国情、分析危机、清除错觉、寻找对策”为主旨。因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从生产力诸要素角度,对制约我国农村长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系统性和趋势性的分析;特别是就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基本矛盾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建立在科技成果转化逻辑上的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科技战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尽快完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构是一件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注定会贯穿中国未来发展的很长一个时期,所以制定应对科技竞争的体制机制和战略战术,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优先级事项。  相似文献   

20.
(一) 战略目标提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的农业,应把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它的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国情是: 十亿人口,本世纪末将要达到十二亿;以植物产品为主要的食物构成,据有关方面测定中国1980年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植物产品2388.8克,动物产品20.5克,即植物产品的消耗最占每人每天动植产品消耗量中96.9%;粮、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