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实现土地有序化流转时,对于农村中的公共价值体系及市场价值等问题与土地流转过程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公共治理的重要举措,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时将是以公共价值为目标确保公共利益与农户切身利益得到平衡,但是实现土地流转时需要以公共能力与公共支持为参考点。本文将是以公共价值管理为研究基础,对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公共价值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步伐加快要求以农地流转为契机来化解制约我国城乡发展的人地矛盾,同步实现农户收益提升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目标。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政策优化对促进农户收益增进的意义;从农地流转前的市场机制风险,流转中的利益争夺风险和流转后的社会保障风险等方面来分析农地流转中的若干问题;给出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机制,创新农地流转服务机制和健全农地流转保障机制等若干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地流转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与关键,可从转型视角评价农地流转的效应。基于分析农地流转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系统关联和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弹性系数计算2001—2012年农地流转在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转型(下文简称"三农"转型)中的效应,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三农"转型的效应具有非均衡性:农民转型、农村转型滞后于农业转型,但是三者总体演变和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并对省域农地流转的农业、农民和农村转型效应计算并进行类型划分,共分为八大类。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农地流转动力的权衡、保护小农经济和中产阶层、"四化同步"发展和农地流转治理结构优化等方面,实现农地流转"三农"转型效应的联动。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既是农业生产的土地要素配置方式的改变,也是农村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建构。农地流转必将导致农村出现新的利益关系,形成新的利益相关者集合。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去审视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不同利益关系、利益主体策略行为,以期深化人们对农地流转与农民土地财产收入关系的认识,并有利于农地流转相关公共政策的制订和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归纳法,分析了制约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因素,提出农地比较收益低与农地保障功能的牵制是影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因素。以收益还原法作为农地价值评价的基本模型,通过公开的统计数据,测算各省农地生产价值与保障价值。农地的纯收益低以及耕地承栽人口数量多等因素是产生流转障碍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普及农村社保体系、依靠政府支持保护和从实质上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较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汪菁 《农业经济》2023,(3):89-92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目标下推动农地流转存在诸多障碍,如农户经济利益保障不足、非农劳动力社保缺失、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本文以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农地流转滞后现象特点,探讨如何在保障农户农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基于农户自愿原则提高农地流转效果,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是"三农"研究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土地供求、资源配置、参与主体等多因素的复杂运行过程。本研究引入"人地系统—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运用利益博弈模型,尝试从生存到发展演化的逻辑思路全景阐释我国农地流转的生成逻辑与运行轨迹,明确农地流转面临人口迁移不完整、土地功能缺失与非正式制度作用的现实困境,分析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和资产分配过程中的矛盾和缺陷,促进从人地分离、矛盾走向和谐共生的系统变化,以期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创造性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中二维主体的博弈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普通农户和农业经营大户是农地流转中的二维主体,研究二者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对于促进农地快速健康流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构建了农地流转中二维主体利益模型,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各主体的利益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培育农地流转中介体系、完善农地价格机制、增强主体流转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地问题是影响"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以通过对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中的主体行为分析,提出了激励和约束农地作用权流转行为机制,以此来到达到农地使用权规范化流转的效果,综合优化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等稀缺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1.
农地流转作为农村深层次改革的切入点已成为中国农村普遍的经济活动。然而,现实中农地流转处于低效、缓慢和无序流转的状态也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有制度设计缺陷的诱因,亦有操作失范的误导,这其中,流转主体利益分配失衡导致流转动力不足是问题产生的主因,本文在农地流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农地流转是转出方、转入方和地方政府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利益均衡时流出方的博弈策略为"土地流转",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流入方会选择改变土地用途,进而损害流出方的利益。在此背景下,政府的博弈均衡策略为对流转行为进行监管和干预。为此,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要回归农地完整权能、增加土地经营收益、规范流转主体行为,以实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地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模式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综合归纳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方法,以全国农地金融创新试点市(县、区)为研究样本,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提炼出相关观点,以确定农地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模式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所有权,农地金融主要有农地信托、农地入股、农村产权市场、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形式;并通过先行试验与实践,它们对农业规模化经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农地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着农地流转时有纠纷和违约发生、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清淡、农地产权价值不清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地产权评估机制和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标准化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以及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与关键。采用CFPS 2012和2014年微观数据以及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收入保障、家庭人均受教育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房产价值等均影响农户租入或租出土地决策。据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并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农地流转是对我国传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有效改进,它一方面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规模农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令其安心从事非农产业。目前我国的农地仍存在流转不起来、流转不规范、流转面积有限、流转期限较短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对我国农地流转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以期对未来我国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农村的问卷调查,反映出农民在农地流转全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成为流转主体。为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保障农民的权益,本文认为,农地流转中必须建立起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同时,建立起农村土地银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和完善农地流转的运行机制,规范和健全农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外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土地流转速度越来越快,但风险也随之增加。农地流转双方的道德风险、非合作博弈行为、过分追逐较低交易成本、地方政府的悖论性行为等是形成农地流转的契约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重要原因,并产生农地流转风险分担的不均衡、农民权益损害、政府公信力下降等负外部性,同时也会促进政府更加关注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等,对此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以保障农地的健康有序流转,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土地流转速度越来越快,但风险也随之增加。农地流转双方的道德风险、非合作博弈行为、过分追逐较低交易成本、地方政府的悖论性行为等是形成农地流转的契约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重要原因,并产生农地流转风险分担的不均衡、农民权益损害、政府公信力下降等负外部性,同时也会促进政府更加关注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等,对此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以保障农地的健康有序流转,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针对河南省焦作市现阶段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合理配置进行简要实证分析,在阐述农地流转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及主要流转形式,通过调查等方式发现目前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存在较大问题,如土地发展权主体不明确,缺乏法律体系保护、土地流转行为操作不规范、土地使用权主体间产权关系不清楚、缺乏土地产权价格体系等,并针对焦作市农地流转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流转土地发展权收益;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保障农民土地发展权;以总量、结构、区域、时序配置实现土地发展权配置公平性等建议,以促进焦作市农地流转公平、公正地开展,为今后焦作市农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地流转效益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农村土地银行能够通过提高农地流转效益促进农地流转;反过来,农地流转能带动土地存贷业务发展,促进农村土地银行持续经营,两者之间存在互动作用机制。调研发现,当前在四川省彭州市农村地区,农地流转效益低下,农地流转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土地银行经营存在隐患,农地流转与农村土地银行互动作用机制不可持续。为实现两者互动持续发展,可从完善农村土地银行自身不足、优化外部环境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农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分析,总结提炼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重点阐释了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加快劳务输出、强化农地流转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农地流转管理和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农地流转与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