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地与社区矛盾的普遍性使社区生态补偿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护地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实地调研,从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受偿认知两方面对中国大陆国家公园的实验地—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社区生态补偿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在资金渠道、补偿方式与补偿力度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但在政策理念、制度设计、执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问题。总体而言,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工作在公园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赢得了社区居民对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普遍支持,但生态补偿对生态建设与保护行为的激励功能还远未体现,当前的实施效果停留在表面层次,未涉及生态补偿之内核。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由各级各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组成,是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载体。当前,自然保护地范围内,普遍存在国有和集体两类产权主体,两者之间主要通过租赁、征收、特许经营等制度安排达成合作,但往往存在稳定性差、制度成本高等问题。在调研云南省普达措国家公园和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后,笔者试图结合自然资源资产 相似文献
3.
4.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5)
20世纪中后期,乡村旅游兴起,并蓬勃发展,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大推进了旅游研究进程。然而,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诸多地区出现了公地悲剧、围城效应、发展内卷化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渔家乐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滨海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国家公园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通过挖掘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共同推进,开发与保护相互促进"的新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2)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一户多宅现象严重、宅基地超占比例过高、新村建不好、老庄拆不掉、宅基地使用对象和功能变化等问题。宅基地用益物权作为农民财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给农民带来财产性收益,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约了宅基地流通的功能。文章以江苏省为例,从宅基地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在户的概念、农民身份确定,建立宅基地的法定面积标准、超占用地如何处理、如何引导农民跨村组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具可操作性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林业经济》2021,(4)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的长远建设。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从自我管理价值、群体效用价值、社会服务价值、居民满意度、社区归属感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均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1和0.088,社区归属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74;而社会服务价值仅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社区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205;居民满意度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2。(2)居民获益程度对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具有调节作用。高获益居民满意度会受到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的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和0.212;社区归属感能显著提升高获益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431;进而促进其参与建设的意愿,路径系数为0.069。(3)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通过"感知价值→情感→意愿"过程,最终形成不断递进的多阶段连锁反应。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感知价值和居民参与关系的研究维度,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诉求来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以达到精准激发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改革和完善这项制度,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权益?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宅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存在问题占建设用地比重大.2010年,安徽省建设用地总面积188.89万公顷,其中居住用地143.27万公顷,占75.85%.居住用地中,农村居民点114.7万公顷(1721万亩),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7%. 相似文献
9.
10.
11.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经济》2020,(1)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是当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教育基本要素、游客感知评价,提出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框架。运用语义差异法,以自然资源基础、人员素质、标识系统和自然教育媒介4个因素作为基准,确定与准则层对应的12个指标,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评分表,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量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建议未来体系构建中要挖掘自然本底资源、推广特色自然教育项目,完善自然解说系统、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美国国家公园成熟的资金保障机制为国家公园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9财政年度,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局的预算草案提出总需求资金约为32亿美元,其中预算需求约24亿美元,游憩费和其他专项资金约8亿美元。预算主要分为运营经费、国家休闲游憩和保存费、历史保存基金、建设费、土地征用和州际援助费、休闲游憩专项资金、其他专项资金、信托基金等11项,其中运营经费约为22亿美元,是最为核心的一项。该预算草案充分反映了美国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的经费来源、结构、使用方向和主要特点,即以联邦财政拨款为主,特许经营和公私伙伴关系等为辅,经费渠道多元化;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依法收支,及时公开等。这些值得我国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过程中深入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原有的林木采伐计划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有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逐渐显示出不利于改革推进的制约性。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地区,福建省永安市对此进行了具体探索,提出了林改后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7.
18.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10-2017年有关云南省各州市及大姚县各乡镇核桃种植情况的统计数据,从大姚县核桃产业的分布区域与产量角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姚县核桃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重点评价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种植核桃2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159 255元/hm2,投资收益率为56.6%,远远高于12%的基准折现率,年平均利润为35 156元/hm~2,核桃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3.93年,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对此分析大姚县核桃种植中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