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健康检查是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的,卫生行政部门可对用人单位处以警告,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2.
正鉴于一些用人单位在组织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进行某种实际有害于劳动者的化工、放射、有毒等活动,因此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国家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从劳动者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到劳动过程中的保护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进一步规定如果劳动者的职业危害程度较高并被确认为职业病的,还可以享受工伤待遇。但是实践中常常因为对某些概念的误解,导致劳动者维权方向错误。  相似文献   

3.
李伟 《人力资源》2011,(4):42-45
【案情简介】2011年2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就有关供应商生产过程中涉及有毒物质一事做出回应。该报告承认了其供应商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并称已要求联建科技停止使用正己烷,同时要求其修复通风系统。与此同时,苹果公司还表示,已查实所有受到影响的员工均已得到治疗,并会继续检查工人们的病历,直  相似文献   

4.
2亿劳动者遭受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早在2001年我国就出台了《职业病防治法》,为何这部旨在专门保护职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法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效遏制住职业病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享有了解对方相关情况的知情权。有效行使知情权不仅可以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单位,也可以使用人单位招到理想的员工。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引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6.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关于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限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处以每月二倍工资赔偿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这也成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多发区。其中,当劳动关系双方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求补签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补签时,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的问题,相关法律法规未明确说明,由此引发了争议。本文所刊登的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种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职专毕业后到某蓄电池厂从事装配工工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2年后,我感觉从事的职业污染较大,对身体有害,于是向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同意后为我办理了解除劳动关系的所有手续。我到新单位工作刚十几日便出现了气短心跳、呼吸困难等症状。我怀疑自己在蓄电池厂患上了职业病,于是找到原单位要求给予检查。可蓄电池厂认为当初是我主动  相似文献   

8.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实际制定的,明确劳动条件、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关系双方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又称雇佣规则、工作规则、就业规则或从业规则等,是用人单位内部的法律。好的规章制度不是简单重复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第10条是关于建立劳动关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这些规定与《劳动法》第16条的规定相比较,强调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明确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使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更具有可操作性。一、书面劳动合同是全日制用工的唯一合法形式劳动合同是确认劳动关系建立、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协议,  相似文献   

10.
<正>就立法程序而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标志着一个过程的结束;而对于法律的施行而言,它才刚刚开始。《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社会上引发了一些争论,一些用人单位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症"。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受到广大网友高度关注。为介绍《条例》的立法背景、解读主要内容,9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司长邱小平和法规司副司长芮立新接受了中国政府网的专访,就落实《条例》,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石化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但随着各种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益严重,职业病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以及职业病防治法等与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与实施,为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企业只有通过系统化的职业健康管理,才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1:2012年2月,田某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两年期劳动合同,被派往一家塑料公司工作。上岗前塑料公司告知了工作具有接触噪音职业病危害,并为其配发了防护品。同年4月,塑料公司安排田某做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为:噪声职业禁忌症。田某到另一家医院检查的结论相同。5月20日,塑料公司以田某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为由将其退回。派遣公司多次与田某协商为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到某保洁公司工作已有2年,公司一直没有为我提供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的设施,我经常冒着危险从事楼房室外的清洁。2009年5月,我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并要求单位支付我经济补偿,可单位只答应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立法目的和宗旨,通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针对目前社会上个别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重点加强了对劳动者生存权、人身权、财产权、自主择业权、劳动报酬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充分体现了社会法在平衡不同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评析该案在办理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矿山公司应该对宦某所患职业病负责。另一种观点认为,宦某的职业病不是在该矿山公司所患,由矿山公司承担责任不合适。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市场经济下劳动者流动就业频繁,而尘肺病又是在从业过程中日积月累所患。我国从法律上也给流动就业的劳动者以相应的保障,《职业病防治法》  相似文献   

17.
<正>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劳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即确立一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都应该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认真履行合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中止、解除和不履行合同。《劳动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2006年以前,我单位职工无论工作年限长短,劳动合同一律一年一签。2007年9月续签劳动合同时,我在单位已工作36年,我要求按照《劳动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签订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江苏省劳动监察总队就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全省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深切感到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特别是维护好广大劳动者权  相似文献   

20.
文华 《企业文化》2007,(5):13-15
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中国的现实问题。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权利经常受到侵害,法律应该扶助弱者、规范强者。时隔整整一年,《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6年12月24日再次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法律草案曾于2005年12月24日首次提交审议。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3月20日将一审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并征求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