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大学扩招的加剧,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在飞速的增加,但与此同时,大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不久即选择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巨大成本和损失。因此,如何降低应届大学毕业生高离职率,成了摆在用人单位眼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应聘时,往往被用人单位以"需要工作经验"为由挡在门外,而也有一些企业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人才招聘中明确表示:我们就招没有或者有很少经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据报载,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学生的社会认可虔亟待提高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原因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应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不尽人意。通过对河北省内高校商科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找到具体原因所在,指导学校培养方式及社会需求方式的转变,让毕业生尽快的融入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文章以"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届毕业生实施调查,借助于应用统计方法、SPSS和AMOS等软件,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学校、用人单位等方面,进而提出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密切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慧敏  郑蕾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214-215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没有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介绍了有关胜任特征和冰山模型的概念,对大学生具有的潜在能力和独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建议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破除原有的险隘思想,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和培训机会,力图达成"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慧敏  郑蕾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214-215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没有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介绍了有关胜任特征和冰山模型的概念,对大学生具有的潜在能力和独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建议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破除原有的险隘思想,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和培训机会,力图达成“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要创造一流的企业,就要具备一流的人才。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企业需将定位成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用人单位。本文以越南应届毕业生为目标,利用商业银行雇主品牌的调查数据,验证商业银行雇主品牌吸引力与高校毕业生求职意向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各高校232名应届毕业生进行数据收集,研究结果表明,各银行雇主吸引力与各高校毕业生的应聘意向有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有利于各银行的管理人员实施相关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国际会计班学生的执业技能与就业市场需求适应情况,提高应届毕业生执业技能,本研究采用网络数据采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征询等方法分别对全国各地的就业市场对应届毕业生执业技能的要求和高校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际招聘中,21.95%用人单位仍然将相关的实习经历作为衡量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在财会就业市场中,专业对口更容易获得绝大部分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业务性强的用人单位,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公司对相关专业证书(如CPA、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比较看重,四类会计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这些要求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现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促进自身的执业技能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电脑采购》2006,(12):11-11
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毕业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为求得用人单位青睐.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们使尽了浑身解数.制作求职博客已经成为数万学生的求职新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找工作难"一直以来都是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就业大军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互联网逐步普及、走近人们生活的过程中,网络招聘逐渐成为了应届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人士寻找工作的主要途径。面对日益完善、成熟的电子招聘机制,用人单位也乐于使用这一廉价而快速的招聘手段。这一看似双赢的招聘机制是否真的可行,它的优劣各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在?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饮寒 《致富时代》2011,(7):167-167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学历人才包括大学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猛增,毕业生劳动力市场随时都面,临着瞬时饱和,导致就业难度急剧增加。然而就业市场与招聘市场当中同时还存在着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层的关注。该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要求,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管理类学科特点,进行人才资源供给和用人单位需求的比较分析,从而为高校培养机制提出改革建议,为毕业生提供详实的就业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为网民提供求职服务的网站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网上求职成了许多求职者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能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来说,网上求职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日前在京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供需洽谈会上出现了火爆场面,近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上网注册并向用人单位提交了个人简历。这说明大学生的注意力发生了转变。过去,应届大学毕业生每每在各种各样“赶场”式的人才招聘会上疲于奔命,可谓转战大江南北,而收效甚微。根据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一个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最起码要有选择地参加八场校内的招聘会。当然这是对于全国一流大学而言,而对于大多数大学来说,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外的大学,他们的毕业生要比这辛苦百倍。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毕业生最后一年参加的招聘会一般都有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每年几百万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远大于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所能消化的人数,使得就业见习成为解决就业困难的关注焦点。对于就业见习发展,其关键在于就业见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基于公司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与会计专业特点及行业特色,会计专业毕业生在见习过程中将遇到比一般毕业生更大的阻力。本文针对会计应届毕业生见习情况以及用人单位设计了问卷调查,深入分析现行的就业见习制度在会计等财会类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为完善高校会计培养模式,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最终建立一个共赢的就业见习制度,针对现存的就业见习制度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今年将继续加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就业的改革力度;改革的重点是向着两包(包学费、包分配)为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方向发展。今年上海地区的高校将招收占招生总数近70%的收费生,对于今年每个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考生家长而言。不仅要选择满意的学校、喜欢的专业,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毕业以后能谋得一个好的职业。1991年起,上海高校毕业生需求形势开始好转,上海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开始回升,9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供求比例基本持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被用人单位拒收或退回的情  相似文献   

15.
用人单位一段时期内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对他们录用后的评价和满意度,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大学毕业生群体各方面情况是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适应程度如何;这也是今后这些用人单位是否继续招聘以及招聘多少大学毕业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一是给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和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指导;二是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高职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评价不高,表现出来的是盲目就业,诚信度不高,对自身和职业的认识偏差等,导致职业和能力不能很好的匹配。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规范和引领学生的就业行为。本文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结合专业进行。才能收到很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毕业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为求得用人单位青睐,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们使尽了浑身解数,制作求职博客已经成为数万学生的求职新招。日前,北京服装学院2006届广告系毕业生又玩出了新花样,据悉,该毕业班老师为同学们各注册了一个以学生姓名命名的CN域名,使得求职博客“有名有姓”。为何师生如此煞费苦心?记者采访了相关当事人。  相似文献   

18.
应届毕业生是雇主人力资源策略中包含的经常性对象。在致力打造雇主品牌的策略中,应届毕业生的人力资源策略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时下雇主的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策略着手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缺陷的地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改善性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世庭 《商》2013,(16):289-289
现在的社会留给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很多应届毕业生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把自己放在整个就业市场中考虑,对市场不太了解,对自己又估计过高,没有准确地自我定位。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中自我定位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就业中如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应届毕业生是雇主人力资源策略中包含的经常性对象。在致力打造雇主品牌的策略中,应届毕业生的人力资源策略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时下雇主的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策略着手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缺陷的地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改善性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