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从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政策四个方面总结了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滞后、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导力量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发展适合西部农村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丰富完善西部农村普惠性金融组织体系,三是依托互联网金融建设西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西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着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和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相关财政政策有关。政府应运用切实可行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发展能力、市场建设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状况等方面,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城镇中心和工业产业对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增长极极化作用的存在,信贷资源向中心地区流动倾向明显;为弥补极化作用的不利影响,政府在基本建设投资上对农村地区表现出较明显的政策倾向,但政府对自然灾害防治的投入却显得不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4.
摘要: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空间网络的“技术支柱”和“数据枢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构建数字网络强国、促进城镇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在理论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4-2016年实施的“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且这一政策效应在东部和西部的城市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对城镇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数字化引领作用,促进城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财政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农业财政工作既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是政府支持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财政政策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1.通过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财政支农的最关键措施。在十几年的财政支农过程中,各级财政有重点地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1998—2000年,国家财政对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达1236亿元。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型特征,农业结构与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层次低,主导产业关连度小,企业缺乏竞争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要将区域政策和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合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要从资源导向型战略转向市场导向型战略,注重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谁都知道,药可以治病,但如果服用 过量的话就会带来后遗症。眼下,积极财政政策就应提防矫枉过正带来的问题。 今年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第四年,政府运用前所未有的国债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贴息,以及增加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投资政策,这都保障了经济得以继续在高平台上运行,也使得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似乎成为必须。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调配合是当前国家支农和减贫的重要政策创新之一。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自2009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区进行了多轮试点,是一项利用财政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的重要举措。基于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本研究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否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气候条件、要素投入、地方支农财政支出、地方金融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等变量后,涉农贷款奖励政策显著激励了各地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即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农确实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检验证明估计结果是稳健的,且由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不同等原因导致涉农贷款奖励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奖励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优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本研究表明应继续推进财政引导金融支农的政策,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更多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海陆新通道总体规划》,物流金融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支持通道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重庆构建物流金融服务体系的实践、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成效,从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角度分析指出物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关键制约因素,提出了构建通道经济运营平台、打造通道投融资中心、优化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愿景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随着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密集出台,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但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全国来讲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分析,着眼于农业工程化,借鉴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先进经验,从财政视角对农业工程化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研究,为全面发展西部农业现代化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薛冰 《中国外资》2013,(16):185-185
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活动的基础,对其进行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策略。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盲目、重复建设而导致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描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分析,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是“双碳”背景下乡村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有效路径,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选用31个省份2009-2019年相关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结合偏微分效应分解法研究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对乡村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发现: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直接促进乡村经济增长,通过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地区乡村经济增长;同时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溢出效应为正,中部地区溢出效应为负,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建议科学规划各地区的乡村绿色基础设施投入,构建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资及地区协同机制,助力乡村经济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品供给差异与均等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地区财政能力和公共品支出的不对称,我国各地区农村公共品的国际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2009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状况的分析,发现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和均等化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排在前十名的大多是中部和东部地区,而排在居后位置的大多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财力与农村公共品的支出需求存在较大的不对称。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走农业联社、集体农庄化的道路;有针对性的加大政府对各地区农村公共品的投资;多渠道多方面加大对农村公共品建设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夏勇 《青海金融》2006,(2):13-14
中央实施西部开发5年来,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有较快增长。但是,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开发高新技术、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仍是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地区的经济体系中,金融资产总量不足,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低,致使西部地区资金大量流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加剧了西部建设资金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基于西部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投资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作用不显著,说明近十年西部地区对高技术产业投资不足以支持其集聚水平的提升,同时,市场化在资源有效配置中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向秋芳 《武汉金融》2003,(11):41-43
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现状的分析与个案考察,认为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投入问题,从金融的角度出发研究对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支持,国家在金融政策上必须实行倾斜,地方政府要着力创造宽松的信用环境,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作用,为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创新信贷机制,确定信贷重点,加大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相似文献   

17.
物流标准化试点制度是政府针对流通领域出台的标准引领,属于流通领域的软件建设。本文以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物流标准化对企业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标准化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分工水平的提升。机制检验发现,物流标准化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扩大企业对于供应商和客户的选择范围,降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而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物流成本较高的行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内部组织成本较高的企业中,物流标准化对企业分工水平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本文结果表明,政府针对流通体系的软件建设能够有效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推动分工深化,对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龙 《中国外资》2012,(9):86-87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发展老区经济、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的迫切需要,也是优化陕北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更是整合企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针对陕北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市区县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规范物流企业运作秩序,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也日渐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具有种类多元化、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其发展过程具有历时时间长、投入成本高、政府参与性强的特征.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多元化变革与创新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支持力度缺乏,农村金融支持力度缺乏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理论体系、支持农村济的建设与发展、设计针对西部地区的金融产业创新政策等手段,探索关于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新途径,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序琴 《西安金融》2007,(11):71-72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三农”问题,影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桎梏”。本文在对东部地区的109户、中部地区的83户、西部地区的7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教育、农村科技、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医疗体系及农村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需求现状分析,从而发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