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我国审计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委托方与被审计单位合二为一;②被审计单位自己付费审计自己;③审计人员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催生审计产品交易商业化。笔者认为,为了改善审计委托关系,扭转审计市场的消费导向,应该在审计关系中加入第四方——公共审计服务中心。在实践中,可在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及财政部门下设立专门的公共审计服务中心。一、第四方的特点及运作思路第四方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非营利性。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为公共产品服务的机构必须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应是非营利性组织。二是政府干预性。适当的政府干预有利于增强第四方的权威性,可以形成高效的制衡关系。第四方的运作思路为:组织审计业务的招投标、监控审计收费,扭转审计委托虚置的局面,同时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形成一种按质论价的不成文规定。二、第四方的工作范畴1.审计业务竞标的计划与组织。审计委托方与会计师事务所不直接接洽,所有审计业务必须经过正规的招投标程序,竞标工作由公共审计服务中心组织与策划。同时,审计业务约定书要在该中心进行电子文档的备案,具体可以采用网上申报的方式。2.审核审计收费。审核审计收费项目及标准,并将审计收费的项目和价格公开。笔者认...  相似文献   

2.
陈淑芳  吕月霞 《新智慧》2004,(5B):30-31
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具体讲就是:一是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在很大程度上相重合。审计关系由审计委托人——审计人——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人,形成了被审计人自己要求审计自己,自己付费让会汁师事务所审计自己的局面,导致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到了削弱。二是对注册会计师审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开展节能减排审计的责任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民环境权论、国家环境权论和公共职能论,政府具有开展节能减排审计的责任,包括宣传与教育责任、依法保护与监督责任和市场服务责任。政府开展节能减排审计有利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开展,是政府加强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对企业的耗能进行监督和考核,保护环境,维护公众的利益;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用能单位)改进内部管理,节约能源耗费,挖掘节能潜力;有利于国际交流,促进审计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认为形成国家审计风险的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因素;审计机关的管理水平;被审计单位的影响;外部审计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六方面的对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法制,尽快充实和完善国家审计准则;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审计权威;加强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重视后续审计,增强审计严肃性;建立审计风险外部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5.
现行政策规定,企业厂长(经理)离会都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厂长(经理)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综合性,历史性,客观性和责任性四个特点。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前需要作好组织领导,业务培训和相关知识学习,了解被审计单位承包经营完成情况,对被审计单位提出要求等准备工作。审计实施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和:(1)了解企业产生经营管理情况;(2)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3)财务收支状况;(4)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情况;(5)企业资产负债真实状况;(6)企业承包经营完成情况。同时在进行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要注意搞好审计意见交换,全面客观地出具审计报告,加强后续审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管亚梅 《新智慧》2005,(6):39-40
审计判断偏误,也称认知失误.是指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做出错误判断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的后果是审计判断错误。导致审计判断偏误的原因有三种: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了解不够;审计程序存在问题。其中.专业知识是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的基础.专业知识的缺乏必然影响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而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了解不够及审计程序存在问题则往往是缘于错误的专业判断。  相似文献   

7.
房巧玲 《新智慧》2005,(8):39-40
审计质鼍问题一直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审计舞弊案件疆引起了理论界对审计质量问题的空前重视。在现实审计服务市场中,供求双方对于审计质晕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衡量审计质量的思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在“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服务观念下,审汁服务市场应当是一个需求导向(即顾客导向)的市场,因而对审计质量的界定及其衡量也应当更多地考虑需求方的理解和感受,即应树立需求导向的审计质量及其衡量观。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发展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华瑜 《新智慧》2005,(3):38-39
一、绩效审计的涵义 国际最高审计机关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过程中所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经济性是指是否以最低投入达到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是否节约;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是否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9.
国家审计作为社会经济良医和捍卫者,一直以来备受尊重和期待。而今面临一些疑惑,本文认为,症结在于审计机关的惩罚力度和审计透明度、审计力量、社会配合及被审计单位管理等方面。为此,首先,审计机关要加大审计力度,完善帘计队伍,从时间、空间和深度层面拓展审计公开,积极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各级政府、机关、单位也要竭力支持和配合,从各方面保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党政法纪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朱艳 《新智慧》2002,(3):36-36
初步审计策略是指,注册会计在审计计划阶段对某个或某组重要认定的审计方法所作的初步判断,即根据审计计划所确定的审计范围,选择能够达到审计目的而应当实施的最有效的基本思路和组织方式,例如,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风险的初步评价,决定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决定实质性测试是否进行抽查;根据重要性原则,决定子公司和联属公司的审计方式是采用重点审计还是采用一般审计审阅会计报表;是否实施预审等等。  相似文献   

11.
能否正确理解并运用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决定审计的成败。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呈反向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人员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审计证据与审计人员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与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顺利开展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王英  张晋娟 《新智慧》2004,(9B):33-34
人力资源审计是审计机构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信息的公允性、真实性进行监督、评价,以促进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运营向着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理念与审计方式,应转移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的重点,配套改革审计制度;改革审计技术、审计方式;注重审计结果的服务作用;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公共产品和外部经济性特征,这使得审计服务市场价格不反映实际价值,价格不能弥补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产生差异,作为"经济人"的注册会计师会选择为提高审计收益而降低审计成本,造成审计质量缺失,即出现了审计服务市场失灵。要矫正审计服务市场失灵,一方面加强审计行业政府监管,另一方面要提供注册会计师守法的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15.
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是同一审计事项的两个方面。监督是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服务促进监督的强化。当前要坚持从宏观着眼和微观入手,监督与服务并重,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处理好审计监督与经济建设、服务大局以及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徐琳  孔兵 《新智慧》2004,(1B):44-45
CPA作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中介,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在执行任何一项审计业务时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成为CPA服务的基础。目前,CPA行业正面临空前的  相似文献   

17.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因领导关系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受本单位董事会的领导;二是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三是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副总裁的领导。从审计的独立性、有效性来讲,领导层次愈高愈有保障。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由单位、本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领导,业务上受同级国家审计机构或上一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指导。相对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因此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加强财务监督对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庄恒  王琦 《新智慧》2006,(10):52-54
本文在分析审计报告的公共物品属性与产权安排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进行了研究,并对现行审计关系进行重构,提出了审计基金模式,以期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改变审计报告的公共物品属性,消除其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数据挖掘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技术,运用于现代审计工作,较传统审计方法更有效、快捷和安全;数据挖掘审计的基本路径包括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发现规律、发现异常和提出处理建议等环节;数据挖掘审计主要通过离群点挖掘、孤立点检测等七种方法获取有效证据;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步骤包括评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审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道德素质、审计方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都决定了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要防范风险,减少损失就必须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严格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采取风险基础审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