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郜媛媛 《中国农史》2023,(2):62-72+145
麦类作物大约在商代前后传入西南地区,从考古材料来看,西南地区麦类作物出现的年代呈现显著的西早东晚、北早南晚特征。本研究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先秦时期麦类作物发现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地区发现的材料,对西南地区麦类作物的来源路径进行探索。麦类作物的传播路径可能存在北线与西线两条不同的通道:北线沿着粟类作物传播的路径率先传入甘青地区后,继续向南传播至川西地区,并一路南下传播至云贵高原;西线则自青藏高原南北两端向东传播。在麦类作物传入西南地区后,区域内平原和山地居民对于外来作物冲击的回应差异较大。平原地区的农业体系相对成熟、保守且稳定,不容易受到外来作物的冲击,因而麦类作物始终只占据全部农作物的极小份额。但山地则不同,山地作物系统倾向于多样化,且比较容易受到新物种的影响,作物体系转变较快,这在大麦的传播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在西南山地地区,麦类作物传入以后,很快被当地居民接受,原有的作物体系被打破,部分遗址甚至转而经营以麦类作物为主的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顾问》2011,(7):28-28
化学合成的农药用来杀虫防病、杀灭杂草,由于其与作物本身没有亲和性,会影响作物新陈代谢,降低作物自身免疫功能。因此,农药使用不当会使作物产生不易发现的隐性药害或触杀性药害,会抑制作物生长,导致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3.
作物保险的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运作:印度经验与中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剖析了印度全国性和区域作物保险计划,指出印度政府为了稳定农产品生产,通过作物保险手段支持农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经验。印度全国性作物保险计划分成两类,一类由政府直接支持,一类为商业性质,而且各邦也根据不同情况,在本地开展作物保险。本文认为,作为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中国可借鉴印度发展作物保险的经验模式,在国内恢复和开展作物保险,并注意通过建立作物保险基金、通过各级政府或政府与企业分担风险等方式办理多种作物保险,还要在机制设计上避免逆向选择,并通过构建激励和监督机制,推动作物保险业发展,实现支持粮食生产和保证农户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田土壤水与作物成长关系最为密切,它直接影响到作物生长的水、气、热、养分等状况。而地面水和地下水只有转化为土壤水分,才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因此,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是作为生长环境的核心。不同作物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需的水分也是不同的。一般作物苗期需水较少,随着作物生长逐渐加大,到生长旺盛时期蓄水量最大,成熟期蓄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准确把握作物水分临界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是故作物史一直是农史研究的基础和中心,意义重大。全球史的出现、作物景观概念的提出、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推动等社会背景,共同促进了新作物史研究的兴起。新作物史是关于作物与经济社会的研究。它重外史,将作物文化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和生态背景中考察;重交互,关注对联系、互动和作物文化网络的研究;重影响,阐释作物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密切关系。新作物史研究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和全新视野来考察农业发展的研究框架,具有跨学科、跨时代、跨地域的特点,与作物产生联系的生态环境、生产技术、商业贸易、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粮食安全和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属于其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6.
自从1985年人类产处次试种能够抵御害虫、病毒和细菌侵害的转基因作物以来,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进行了25000次试种。1996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仅为170万公顷,而到2000年就迅速增加至4420万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主要种植国家为美国(约占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1%)、加拿大(约占11%)、阿根廷(约占16%)和中国,其他国家则极少种植。目前,全球种植的主要转基因作物有4种,即玉米、棉花、大豆和加拿大菜籽。这4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1998所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99%。其他转基因作物包括烟草、番木瓜、土豆、西红柿、亚麻、向日葵、香蕉和瓜菜类。从性能上区别,转基因作物分为4个种类:一是Bt作物,可抵御害虫的侵,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该种作物可产生一种对某些害虫有毒性的蛋白,这种蛋白存在于常见的土壤细菌芽孢杆菌属苏云金菌素(即Bt)之中;二是抗除草剂作物;三是抗疾病作物;四是营养增强型作物。  相似文献   

7.
范毓周 《中国农史》2002,21(1):23-26
有关商代的麦类作物,学术界争执不一,迄无定论。本文结合考古材料,重点分析了甲骨文中有关麦类作物的记载,指出:麦类作物无论是否起源于中国本土,其在商代确已成为常见的大田作物,而且小麦为“来”,大麦为“麦”,围绕麦类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还有一定的祭礼典礼。  相似文献   

8.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及安全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利与弊的争论,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11,(10):27-27
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性或抗性,而所有除草剂品种对作物与杂草的选择性也都是相对的,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在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11,(3):27-27
作物叶面喷肥(根外追肥)可快速补充养分,解除作物因缺乏营养元素出现的生理病害,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产量。下面介绍叶面肥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村经济》2011,(3):39-40
作物创高产,良种是关键。每年春播前夕,都有许多农民朋友四处求亲托友,寻购作物良种,以期秋季有一个好收成。但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农民对作物品种了解不够,在品种选择上很容易走进误区,给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2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期刊报道说,研究人员已培育出一种全新的转基因作物,这种作物可释放出一些能吸引益虫的复杂挥发性物质,通过把害虫的天敌吸引过来而杀灭虫害,因为这些害虫通常会吞食作物,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减产。在大自然中,有很多作物能自然地释放一些挥发性物质,从而吸引捕食害虫的益虫,最后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工作通讯》2009,(10):F0003-F0003
《秸秆育苗钵制作与使用技术》 在北方由于干旱少雨,大田作物、瓜果蔬菜等育苗工作受到影响。而秸秆育苗钵具有良好的贮存水分的效果,主要用于蔬菜、大田旱地作物育苗。本片主要介绍秸秆育苗钵制作方、育苗钵旱地作物育苗、旱地作物育苗培育柠条小苗,旱地作物育苗移栽较大树苗。  相似文献   

14.
种肥是指与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种肥对作物种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如选用恰当可以保证作物种子顺利萌发及幼苗茁壮成长,但有些肥料是不宜作作物种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巴西陆稻(称旱稻)是一种靠自然降雨来维持生长的粮食作物。其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受到线站、蛴螬、金针虫三种地下害虫的为害:1、蝼蛄:又叫土狗子,以成虫和若虫为害作物,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和幼根、幼苗。被线站咬食的作物根部和幼茎呈乱麻丝一样,并在表土层形成很多隧道。2‘蚊蝇(金龟子幼虫):以幼虫为害作物,喜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被为害的作物断口整齐平截。3、金针虫(叩头虫幼虫):以幼虫为害作物,主要取食作物种子、幼苗的根和地下部分。被害幼苗根部有孔洞或咬成不整齐的切口,幼苗从心叶部分逐渐枯萎…  相似文献   

16.
作物秸秆处理是保护性耕作制度取代成功的关键。在加拿大西部平原地区,通常将作物秸秆粉碎,并将粉碎的秸杆均匀地铺撒在土壤表面,这项工作一般是在收获作业时同时进行的。保护性耕作制度另一个关键点是作物轮作。轮作不但可以用来控制作物的根部、叶部病害和某些虫害,还能保证地表有不同类型的秸秆覆盖,从而可以简化秸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我国实施作物平衡施肥技术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实施作物平衡施肥技术的科技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实施作物平衡施肥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1 世纪初我国实施作物平衡施肥技术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玉米、小麦、稻谷三种作物产量将实现增产,大豆、油菜籽两种作物产量则将比去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黑色作物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宣传,一些地区甚至将其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主要品种。有关专家提醒各地,黑色作物市场较窄,应慎重发展。黑色作物包括黑玉米、黑小麦、黑大米、黑大豆、黑芝麻、黑花生等。其走俏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价值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但据市场调查。靠种黑色作物赚钱的只是一些炒种户,大面积种植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20.
甘薯根系发达,茎蔓匍匐生长,有着地生根习性,吸水吸肥力强,对土壤和日照长度要求不甚严格,且耐瘠耐旱,对环境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合与其它早地作物间、套、轮作,因此常被用作新垦地先锋作物和坡地覆盖作物。甘薯间作套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