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截至今年1月9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上公布的拿牌直销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4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内资企业4家。由于《直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申请直销牌照的外资企业都必须拥有国外3年以上的直销经营背景,因此获牌的10家外资企业基本上都是业界人士耳熟能详并在国际直销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牌企业,包括雅芳、安利、如新、玫琳凯等。而相比之下,4家获牌的内资企业无论是在基础实力、品牌知名度,还是在直销经营管理经验上都无法与这几家拥有国际背景的企业或者说竞争对手同目而语。这一方面说明,只要达到《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申报,很多中小型内资企业就有机会获得直销牌照;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小型直销企业在获牌后必须下大力气对自己的直销运营系统进行调整和改造,否则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最终被市场“摘掉”自己那张来之不易的直销牌照。  相似文献   

2.
王义 《全国商情》2007,(2):52-53
2006年是我国《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并实施后的第一年,两部法规的出台对维护正当直销活动、打击非法传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模式提供了法律保障,使直销业在法律上享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标志着政府对直销从此开始进入法制监管的时代。对于直销员来讲,他们也有了判断直销企业、选择直销企业的依据和标准,有了识别正当和不正当、合法与非法的武器。对消费者而言,两《条例》的出台更是切实地保护了他们的利益。此外,两部法规的颁布结束了中国直销业长期鱼龙混杂的局面,使行业良性发展成为一种可能,也标志着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全国商情》2010,(7):8-8
《直销管理条例》实施6周年之际,25家内外资直销公司获得了直销牌照,10多家企业向商务部提出了直销申请,上千家以直销模式经营的企业也徘徊在合法直销的大门外,这一进程表明直销行业在中国大陆的进一步发展已不可逆转。如果政府直销监管部门能够转变思维方式,消除目前直销监管环境存在的种种弊端,相信这个行业将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义 《全国商情》2007,(5):30-31
2005年,中国的《直销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它意味着直销作为一种新的分销方式得到了法律的确认。2006年,国家开始逐步向企业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它标志着直销终于进入法制化新时局。在变化和机遇中,直销行业所有经销商都面对着新一轮的课题:在直销法制时代来临之时,如何应对将来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实施前,很多人都以为我国对直销的立法会让中国直销业进入“井喷”时代。从《条例》的颁布实施、直销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到服务网点的核准.有人又认为这给中国的直销业泼了冷水,打击了行业的信心2007年是中国直销业的多事之秋,一些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曾先后被一些地方职能部门查处。  相似文献   

6.
《全国商情》2007,(12):128-133
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实施起,近两年来,“规范直销市场”和“打击传销行为”,就一直成为中国直销业界中两个无法分割的主题。不仅如此,“传销”如今已经进一步演化成为一个全社会所关注的目标,甚至出现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政府在2007年中无论是对“打传”的重视程度,还是种种“打传行动”的系统性.组织化程度和投入力度,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尽管如此,“打传”在中国依然还面临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局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全国商情》2007,(12):45-45
2007年5月15口,美乐家的获牌让这家一向低调的外资直销公司开始受到中国市场的关注。但在拿牌之后,美乐家似乎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大张旗鼓地运作,反而显得更加低调。由于市场的按兵不动,所以也引来了一些不太积极的舆论评价。像为了驳斥外界的猜测一样,2007年11月,美乐家顺利得到了商务部的正式批复,  相似文献   

8.
就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直销公司的问题,笔者想了又想,相对于企业的品牌、实力、运作经验、管理团队、产品等因素,我的回答还须从《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中寻找答案。笔者理想中的直销企业,首先应当有直销经营许可证,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更是决定企业能否长期经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已经出台。 这一《条例》的实施,将对整个特许经营市场重新洗牌! 对正规的特许企业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对于那些混水摸鱼,靠特许经营骗钱的企业,可能被点中了“死穴”! 《条例》还有个把月的时间才实施,在这段时间差内,建议那些混水摸鱼还是好好地“面壁思过”,“走阳光路”吧![编按]  相似文献   

10.
龙赞 《全国商情》2010,(12):1-1
2005年11月1日,我国的《禁止传销条例》正式实施,同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由此,拉开了中国直销法制化的序幕。掐指一算,整整五年过去了。站在这个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五周年的时间端口,中国直销产业的参与者不可能没有诸多感悟和感想。  相似文献   

11.
李颖 《企业家天地》2005,(10):26-28
《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后的第一个丁作日,内资直销企业的代表——天狮集团和外资直销企业的代表——安利公司,分别在北京、广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大企业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按照法规调整经营、怎样早日拿到牌照;而对于小企业来讲,问题就一个——如何生存。  相似文献   

12.
《全国商情》2010,(9):88-89
Q1:8月25日,“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直销企业通报会”在北京举行。本次通报会,对《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后,直销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这几年直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其中一条是聘用传销人员经营,甚至让其担任经营要职,对此,您的想法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3.
叶军 《全国商情》2007,(2):30-31
直销产品的核心,在于产品的物超所值及其包含的附加价值,对于直销企业如何提升产品本质价值的问题,我在这里把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共享。 直销行业两个《条例》的颁布,使中国数以千计的直销企业走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时代,也为中国直销企业长达17年的不合法划上了一个句号。在直销企业的审核上,国家除了对企业资金实力有所要求外,对产品质量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由此可见产品在直销企业经营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金士力佳友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直销企业,在规范产品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我建议立法以后的直销,应该回归到产品上来,走真正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路子。在这一点上,直销企业要承担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4.
《全国商情》2007,(12):62-63
作为欧盟最大的直销企业,欧瑞莲2006年的中国市场开拓之路走得既高调又迅疾。年初,欧瑞莲第一个向商务部提交直销牌照的申请;年中,欧瑞莲获批第9张直销牌照;年底,欧瑞莲的市场布局基本完成,并公布市场扩展计划:将于5年内在全国主要省份设立形象店和服务网点,同期还将提交在相关地区开展直销业务的申请。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到2009年对中国直销行业来说,是一个“规则形成”的阶段,不论外资企业期望沿用国际惯性,或是内资企业力求平等对待,商务部都采取了谨慎稳健的把关原则。虽然这样的法规和管理模式未必能令直销行业满意,但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业规则。在商务部、工商局、公安系统的配套下,直销行业的管理似乎形成了“有牌违规,无牌违法”的市场运作机制。遵照《直销管理条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吴垠 《全国商情》2010,(2):24-26
中国的春天草长莺飞,庞大的市场空间令无数的外资直销企业觊觎不止。 来自美利坚合众国的USANA(简称优莎纳)风头尤甚,近日有传闻称,优莎纳将于2010年内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直销牌照。  相似文献   

17.
《全国商情》2007,(12):38-39
作为拿到中国市场第一张直销牌照和向单层次模式转型最为彻底的外资直销企业,2006年的雅芳幸运而孤独,而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更是一度饱受质疑。2007年雅芳的发展情况如何?我们可以先从雅芳频频向业界公布的财报中看出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8.
说房子     
贾平凹 《新智慧》2005,(8):44-44
人活在世上需要房子,人死了也需要房子,乡下的要做棺、拱墓,城里的有骨灰盒。其实,人是从泥土里来的,最后又化为泥土,任何形式的房子。生前死后,装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2月雅芳获得全国第一张直销牌照以来,目前已有14家外资企业、5家内资企业得到商务部的批准,成为合法的直销企业。但是,通过大半年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获牌,似乎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并没有给中国直销行业带来太多的新气象,整个直销市场依然在延续几年来的低迷状态,业界对各个拿牌企业的等待观望也像当初对两个《条例》的焦急期盼那样,迟迟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回应。笔者认为,部分拿牌企业的踯躅不前,虽然在一方面反映了它们面对职能管理部门所圈定的狭小活动空间时的一种无奈,但在另一方面更体现出它们所应具备的各种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20.
冬无雪 《大众商务》2006,(2S):26-26
一个人能干什么?可以去开个“一人公司”。如果还不能确定,那就去查新新修订的《公司法》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这“一人公司”了,此规定已经从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