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相继签订,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此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相继出现,碳排放权期货在碳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期货的推出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定价机制又是研究碳排放权期货的重点。根据碳排放权的特性,在期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碳排放权期货定价的三类模型,为中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定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气候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市场机制工具,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指令型和财税型减排工具,碳排放权交易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近年来,我国以《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基础框架,不断致力于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的社会成本是气候变化经济学中一个新兴而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额外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是二氧化碳排放外部性的量化估值,也是气候政策制定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婧 《环境经济》2010,(6):51-54
当前气候变化正影响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的全球共识下,国际碳排放权市场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是,中国在国际碳市场的参与程度和地位仍然比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先进经验,推进国内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起源于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生效。1994年3月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在《公约》之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合理准确计量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成为各国争论的焦点,原因在于核算方法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而影响到各国碳排放的责任分担和气候变化会议的谈判。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际贸易碳排放的测度方法主要有IPCC法、投入产出法和生命周期法。基于此,文章对这三种测度方法各自的特点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在对国际贸易碳排放问题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测度方法,为我国制定低碳贸易政策和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之一,探讨社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采用探讨二者变量关系的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不同发展阶段下6个典型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典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不同的;即使在相同的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的日趋突出,全球环境治理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高度重视的课题.全球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国际气候政策的转移,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将受到国际气候政策的双重影响.由于政策转移的驱动机制的差异,国际气候政策转移可分为学习型政策转移、强制型政策转移以及道义型政策转移三种类型,不同的政策转移类型将对我国产生不同的影响.应该通过构建学习型政府,增强政府的政策学习能力;推动政策智囊机构建设;加强政策转移的战略部署;增强国际气候政策转移的文化与体制敏感性;充分考虑国际气候政策的本土适应性;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政策协商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措施应对国际气候政策转移的消极影响,主动提升我国的气候治理水平,建构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际气候谈判越来越关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都把林业减排当作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成为谈判的重点,并通过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的方式解决气候问题,达到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的利益分歧的目的。解读国际涉林气候谈判的共识将有利于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通过调整林业政策和生产实践的改革,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气候变化的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等特征,重点分析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各种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在公平、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以期使国际气候治理制度满足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要求。文章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起源与学科属性、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特征、不同气候政策评估模型、减排方案及政策工具的比较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美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一系列新动向,包括发布美国国家气候评估报告(草案)、力促相关行政措施出台、推动中美签署《中美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针对德班平台谈判提出“轴辐式协议”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等。一方面,由于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外交中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这些最新动向仍将对国际气候制度走向和全球低碳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在推动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气候制度和新型中美大国关系过程中,需谨慎权衡利弊,同时,从立法、财税、金融、标准、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切实推进我国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菲 《经贸实践》2013,(6):48-49
全球气候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引发的最大危机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作为碳排放的集中地,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具体可通过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减缓”,和以提高城市防御和恢复能力为目标的“适应”来达成。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福利的重要因素。文章实现了一个面向气候保护的多国宏观动态经济模拟模型(MICE,Multi-Region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the Economy)。MICE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各国不同气候保护政策下的社会经济影响。利用该模型模拟了各国在三种情景(基准情景、合作情景和非合作情景)下全球及各国的经济情况和碳排放情况。研究发现,在基准情景下,中国在2100年的人均碳排放和人均累计碳排放(从2005年到2100年)仍较低,在模型研究的六个国家(地区)里中国处于倒数第二位;如果全球主要碳排放国家不达成合作减排协议,那么没有国家会采取主动性的减排政策;全球合作减排不但能够保证温度上升得到控制,而且经济情况在三种情景中也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问题正在逐步发酵,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动员和经济博弈,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复杂性的影响,未来的发展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国际气候大会的挫折体现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过高预期和各国政策思维上的巨大鸿沟,其中,中美两国的态度和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里程碑,但美国国内关于气候变化的政治态度和政策环境却并未因《巴黎协定》的达成而出现大的变化。一方面联邦政府继续按照"总统气候行动计划"的部署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不利影响和领导国际合作三大方向系统地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包括力推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等举措;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在美国仍是严重极化的议题,大多数国会共和党人和民间保守派仍对气候变化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并从立法、预算等环节设置障碍,阻挠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有效实施。对于中美气候合作而言,无论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如何,后《巴黎协定》时代的中美气候合作均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尤其是在政治敏感度较小的科技和能力建设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温室气体政策变化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在控制温室气体(GHGs)排放及其国际合作领域的政策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与布什政府相比,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由排放强度目标转为总量指标,并将基准年进一步提前至2005年;二是提出启动国家层面强制性碳排放交易体系;三是大幅度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只有认真剖析这些政策变化的背景,辨识其真实目的,才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出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17.
3月28日下午,国际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在"气候融资:助推中国低碳经济转型"论坛上,共同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作为"完善气候融资政策,助推中国低碳转型"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概述了中国气候融资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气候融资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从气候融资角度勾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助推中国经济向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8.
用意良好的气候政策可能由于市场参与者的反应而事与愿违,反而加剧短期内的碳排放和气候恶化,甚至增加总的碳排放损害的社会成本,这种现象被称为绿色悖论。设计不完善的气候政策可能通过公告效应、泄露效应等机制引发绿色悖论。绿色悖论现象的存在对于正确制定和实施气候政策意义重大。该文对已有的绿色悖论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气候变化合作领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原则,规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京都议定书》等重要国际环境法律条约中,但是随着现在国际气候合作的变化和发展,该原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  相似文献   

20.
当下,全球气候显著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灾难频发,形势愈发严峻,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应对气候恶劣变化的最佳选择,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碳减排制度,以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两大减排工具为主。碳税作为强有力的减排工具,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运用。文章总结归纳国际实践发展过程中各国不断调整的碳税征税主体选择,结合国内“双碳”目标的引领以及绿色经济发展的需求现状,对我国碳减排制度的继续深化以及碳税征收对象的选择提出建议:对国内年碳排放量百万吨以下的企业征收碳税,且对特殊主体免征碳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