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3,(15):156-157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就业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就是这个矛盾体中的一种。随着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由于个人、社会、家庭等种种原因,导致他们在这场非常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本文针对这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服务与指导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高校在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同时,必须对就业困难群体予以适当的帮助与指导。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有多种,不同群体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不一样,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必须结合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状况,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和帮助。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着手,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的方法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毕业生中部分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由于竞争力较弱出现了就业难或无业可就的情况。本文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结合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专门就业指导的路径、方法、措施进行了讨论,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再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经济下行压力,疫情的持续与不断爆发更是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与复杂性。疫情下大学生出国升学困难,正常就业面试时常受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预期偏向悲观,这些就业问题极易加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过度的就业焦虑会造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引导和干预。本文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引发其就业心理焦虑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及高校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如今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高校毕业生数量基数越来越大,加上当前社会人才济济,工作岗位竞争非常激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显著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高校毕业生群体创业就是变相地促进其就业,与此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因此,"促进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创业措施研究"的课题研究价值不容小觑。文章深入分析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促进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创业的措施,并给出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概况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还在继续,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大幅下降,就业需求空间急剧压缩,导致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就宜宾市就业困难群体而言,主要指符合法定劳动年龄阶段,既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愿望,但失去就业资源禀赋(包括岗位、技能、资金、非歧视性的平等就业权利等)的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7.
廖理淘 《科技与企业》2014,(16):314-314
大学生就业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在提高经济与发展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失业风险的担忧。基于就业公平的视角,本文从就业的地区公平、行业公平以及群体公平三个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就业公平可能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能会加剧我国就业的地区间、行业间以及群体间的不公平。鉴于此,需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就业支持功能,促进就业的地区公平;需增强失业保险的发展性与调剂性,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功能,促进就业的行业公平;需提高就业救助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发挥就业救助的就业保护功能,促进就业的群体公平。  相似文献   

9.
王燕林  林智 《价值工程》2011,30(24):252-253
各类就业困难群体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人数众多,解决好他们的就业是解决高校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是在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简述的基础上,从高校、就业困难学生自身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原因,并给予各类就业困难毕业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扩招和后经济危机时代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高职院校中汽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深入调查分析其现状、原因等,并从四个方面试论了加强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冯彩虹  赵国栋 《价值工程》2011,30(28):234-235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促进高校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贫困生的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综合应对。因此本文初步探讨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虎子  黎维锐 《价值工程》2010,29(11):238-239
本文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扩招政策以及大学毕业生数量对于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变迁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则均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王永利 《价值工程》2011,30(25):203-204
2008年的全球性次贷危机,使本来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突出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分析其新时期的特点,提出建议和对策,转"危"为"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以此带动政府职能和高教改革。  相似文献   

14.
金鑫 《价值工程》2012,31(8):208-209
本文以市场营销中的4Ps理论为出发点,把4Ps理论中的产品策略运用到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阐述,希望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提出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毕军 《价值工程》2010,29(19):208-209
随着各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对高校就业管理和大学生个人实施知识管理,有助于高校和大学生双方面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对大学生的知识管理以及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意在从高校的角度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任芳莹 《价值工程》2014,(3):245-246
"准就业"阶段是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的过渡阶段,是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而提出的,这种模式不仅是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择业矛盾的良方,是在对原有教育体制中实习制度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实行这种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从容  袁伟 《价值工程》2010,29(29):216-217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进行归类分析,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就业的经济环境、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的素质、高校培养等因素的分析,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结合原因从改善经济环境、改变用人单位观念、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和改革高校教育入手,来缓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任伟峰 《价值工程》2014,(1):174-175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大学生就业结构的现状,并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剖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提出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冯瑛 《价值工程》2012,31(9):182-183
目前伴随着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内很多企业也出现了用工难;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得心应手的员工,而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当今大学生非常欠缺坚实的就业竞争"软实力",如正确的就业观、必备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品行修养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高校的"两课"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教法,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