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现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滚动播出的新闻,不同档的电视连续剧,群星荟萃的电影,花团锦簇的综艺节目……还有电视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它的第一个高峰已经完成,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更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纪录片栏目,像《生活空间》、《纪录片编辑室》等。然而1996年以后,这一发展从高峰走向低谷,当年的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收视率普遍比较低,但是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 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2.
阎卓群 《魅力中国》2014,(12):87-87
大型文献纪录片《延安延安》一经播出,受到了来自观众和学术界的讨论,怎样将历史题材搬上荧屏,既不失艺术性,又兼顾思想性,是文献纪录片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纪录片《延安延安》的美学价值,来进一步探讨文献纪录片创作的要领。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中,它们一直保持看清晰的界线,以真实为第一要义的纪录片与主观意识强烈的故事片肩并肩地发展,然而,随着它们不断地取得成就的同时,两种影片形式开始时常交织在一起,以虚构的方式表现的基于事实的作品,以纪实手法表现的虚构内容的作品,成为影视领域的一道景观。伊文思说过:当代纪录片的趋势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于是,故事片与纪录片界限的日益模糊,成为当代电影的一大特征。本文主要研究以纪实手法表现的虚构内容的作品,即“伪纪录电影”,以及“伪纪录电影“的虚构和真实。  相似文献   

4.
聂雪冰 《魅力中国》2014,(20):286-286
2008年,纪录片《美丽中国》上映了。虽然到现在已经隔了有好几个年头,但如今看来,对于当下的电视纪录片来说,它依旧值得我们再次深入思考。大型纪录片历时长达4年的拍摄。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热敏摄像技术和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真实性和纪实性是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它要向人们展现最真实的世界,这是一部记录片的基础。而更加重要的是.纪录片向我们呈现出的思维型和审美性.这是纪录片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吴迪 《魅力中国》2013,(11):325-326
纪录片一直以其对“真善美”的不懈追寻与探索.以客观的态度、独立的精神和冷峻的目光,纪录着人类的生存现状,显示出真实与思想的力量。本文以《WhereintheWorldisOsamaBinLaden)与《InsideLife》两部纪录片为对象,通过对两部纪录片从美学特征、思想特征、视听语言等角度的比较分析,对纪录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嬗变特征以及新趋势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芮群伟 《环球财经》2012,(6):116-11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引来一片叫好,电视台的收视率也提高了很多。这事有点奇陉,按说如今谈吃色变,食品安全不断出现问题,连自来水部让人惴惴不安了,缘何这样一部介绍各地风味美食的纪录片大受炊迎?我没有看全这部纪录片,也知道其和一般的电视美食拦目不一样。美食文化从来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块美食,一块文化,这部纪录片其实说的是文化这一块。  相似文献   

7.
从百余年前的第一部纪录片,即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诞生至今,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国在建国后也曾迎来一段电影纪录片的辉煌创作时期,进入80年代特别是随着电视的普及,纪录片在电视领域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90年代后,伴随着电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化走势,纪录片的身影逐渐淡出了主流。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纪录片创作又有了重新的认识。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电视产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电视工作今后在纪录片创作道路上该如何去把握呢?本有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佚名 《宁波通讯》2012,(11):62-62
5月23日,央视一套晚间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收官。这部7集的纪录片,说的是中国大江南北的饮食文化。然而,它却引得无数观众深夜还守候在电视机前,边看边在微博上刷屏,让“舌尖上的中国”五个字跃上微博话题榜!为什么纪录片能在话题性和口碑度上都轻易击败热播剧?除去视觉的饕餮盛宴,贯穿纪录片的人文情感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美国“探索频道”的诞生、理念以及成功原因,探讨了“探索频道”的成功给当代我国纪录片的制作与运营带来的启发:纪录片走商业化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在于真实感觉和给人的一份真诚;我国的纪录片在故事性与知识性方面还有待提高;我国的纪录片在专业性和技术性上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秦建钢 《西部大开发》2010,(2):205-205,214
中国电视纪录片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11.
鲁旭萌 《魅力中国》2014,(22):286-286
随着中国文化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也走向国际化舞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随着央视倾力制作的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播出,也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讨论。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分析了中国纪录片采访和制作中的创新,以及《舌尖2》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真实性是其本质属性。因此,称电视专题片为电视纪录片,是恰当的,合乎电视纪录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陈帅  张建路  汪洋  闫宏宇 《魅力中国》2014,(15):171-171
近年,随着DV等拍摄视频设备的普及,民间纪录活动也在蓬勃发展。在这部分民间纪录者中,大学生因为有充足的时间与饱满的创作热情,占了很大的比重。本论文依托大学生纪录片作品《守庙人》的创作,从主题选择、作品拍摄以及后期处理方面,对大学生纪录片作品的创作技法进行了阐释.希望能对大学生纪录片作品的创作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12日,为期五大的第二届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于北京电影学院开幕,展映最近三年内全球最新获奖优秀纪录”。“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广电总局合法批文、没有任何商业赞助的活动,全部经费来自个人和机构捐助。  相似文献   

15.
陈瑜东 《魅力中国》2011,(7):256-257
纪录片栏目化是电视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创新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国内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发展产生的特有生存方式。纪录片栏目化具有栏目定位明确、制播周期固定、播出时间连续、收视群体集中等优点。特别是节目本土化的特色和故事性强的优势,更容易在观众的心理产生共鸣,形成固定的收视习惯.当前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主要是以体制内的创作为主要形态。从目前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体系发展趋势看来,纪录片栏目走商业化的道路是正确的。一些地市级电视台在纪录片栏目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单一的商业模式或纯纪录片的模式,长远看来,这些运营方式并不适合地市级电视台的运作,只有将节目的艺术性和栏目的商业化相结合,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纪录片栏目的运营体系,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运营体系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主要以清远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化运营实况为例,从当前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运营体系的现状入手.对今后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韩淑艳 《理论观察》2008,(4):179-180
电视纪录片也叫电视专题片,它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产物,主要由画面、解说、音乐、音响、同期声、字幕几要素组成。可以说,一部电视纪录片的成功与否与这几要素的协调配合密切相关,而解说与其他几要素的相依相合则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那么,应怎样为电视纪录片解说,简单地说只有十个字,贴切、吻合、适应、融合、谐调。  相似文献   

17.
刘国冬 《魅力中国》2010,(35):301-302
电视纪录片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实力,中国电视纪录片亦是如此本文通过阐述人类学与纪录片的简明关系,运用举例的方式论述对所见的人类学纪录片的理解和看法,并以此为载体,进而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类学内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面孔     
《走向世界》2014,(24):13-13
《钓鱼岛真相》导演里比:还原钓鱼岛历史 纪录片导演克里斯蒂里比于近日拍摄完成了纪录片《钓鱼岛真相》,并已经在美国首映。  相似文献   

19.
张阳  姚经纬 《魅力中国》2014,(6):311-311
纪录片《美丽中国》将英国人的独特视角与中国人的文化气质相结合,在2008年一经播出便在国内外掀起了一阵不小的热潮。其中,对中国西北地区同样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本文首先将本次的研究区域即中国的西北地区进行说明,然后将形象、区域形象与媒介形象进行了概念界定,接着,通过对该纪录片镜头元素的提炼归结出中国西北地区在谊片中的形象特征。即极端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经济环境和原始的生活状态。究其原因,除了西北地区固有的野性魅力之外。国内外媒体对于谊地区的刻板印象、该纪录片的主题以及商业化浪潮下纪录片的求生之道都是形成这一媒介形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余静 《魅力中国》2010,(21):77-77
随着外来影视剧的大量涌入,字幕翻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具体分析电视记录片的字幕翻译。纪录片作为影视剧目的一种形式,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着重探索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