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健红 《技术经济》2005,24(2):57-59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来源于国家创新系统。库克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产业集群与创新系统理论“产 业集群” (industrialcluster)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定义随研究角度不同而有所区别。简单地说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和相关机构在狭小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各种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主要可以归结为地理聚集和产业特性两个特征。所谓地理聚集指所有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空间上相互邻近 ,共同“锁定”于一个区域。所谓产业特性指地理聚集的企业只从事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自 192 1年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 ,创新理论不断发展。创新研究发展到“系统范式” ,始于 90年代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主要代表学者有 :弗里曼和纳尔逊。弗里曼从制度和产业结构上剖析了创新的系统性和国家干预的重要性。纳尔逊在《国家创新系统 :一个比较研究》中强调了制度的重要作用。随着系统范式的拓展和区域经济研究热潮的兴起 ,创新系统的研究热点转向了区域创新系统。库克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出发 ,分析了金融资本、制度性学习和系统性创新的生产文化对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克鲁格曼则指出 ,区域治理系统成为了组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国内学者王缉慈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创新网络各个结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国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实是把自主创新贯彻到区域层次,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在此背景下,研发(R&D)投入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也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论题。本文建立了模型,实证结果证明了河北省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正相关性,并针对河北省研发投入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区域合作创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区域创新与区域发展1.区域创新体系。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之后,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后来,在弗里曼提出并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外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研究亦取得了重要实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共同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但共同缺陷是将欠发达地区广大传统农村和初步工业化的农村地区排斥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6.
李飞  董博雅 《当代经济》2006,(17):74-75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回顾 从熊彼特开始,关于创新的研究一直处于线性模式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创新系统范式的古典解释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系统论和复杂网络科学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创新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熊彼特理论的传统线性范式,创新系统范式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标志着创新系统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以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为依据,创新系统范式依次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中观、最后至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内涵、本质及其演进路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不同创新体系或网络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动力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创新系统范式研究中复杂网络和小世界模型的作用机制,提出创新系统范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关于区域创新体系中几个关系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区域创新系统是个介于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为了适应区域化和个性化需要,国内许多地区和城市都在着手构建和培育本区域的创新体系。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要界定和处理好4种关系,即“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区域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不同等级的创新区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纷争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追溯到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但对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的熊彼特.并且,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创新体系才被正式引入到学术界.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学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由此,争论和分歧也时常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尝试剖析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从实践的层面围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笔者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能力理论。它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本文对这两个学派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比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两大学派的异同和本质。  相似文献   

11.
论文比较分析了新古典学派的创新理论、新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学派技术创新的理论、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竞争优势与技术创新关系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的理论脉络.研究了中国技术创新的实践并提出重视制度创新和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干预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与企业规模:理论演进及最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与企业规模理论是由熊彼特所开创的一个研究传统,并被新熊彼特学派继承和发扬。本文追溯了创新与企业规模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归纳了新熊彼特学派在这一问题上从事的经验研究及其贡献,并对经验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创新驱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848篇创新驱动研究论文的研究特征和主题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揭示了该主题领域的期刊与学科分布、核心作者群以及机构和区域分布。从研究主题来看,国内创新驱动理论成果划分为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产业和区域层面的中观研究、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3个层次。最后进行研究展望,认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机理仍将是创新驱动系统的研究重点,基础研究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是重要衍生问题,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则是探讨的分域热点,创新驱动的绿色化和民主化将成为研究新趋向。  相似文献   

14.
0引言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所以又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是S—C—P分析框架,即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展开的,是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的循环体系,这一体系至今对我们深入研究某一产业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运用哈佛学派的S—C—P理论框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全面分析,详细探讨我国汽车业的产业特点,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1市场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建设我国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英国著名学者费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1999年经合组织(OECD)把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由不同机构组成的集合,这些机构共同及单独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扩散并向政府提供了一个制定及执行政策以影响创新过程的框架。此后,世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其显著标志一是知识经济的出现,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受到了处在世界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之中的世界各国学者和政府的普遍重视,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极大发展:着重强调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和企业集群效应;注重其与社会体系的互动作用。借鉴英国建设和发展国家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交易经济学原理》是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王振营研究员的作品,近期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在书中,作者创新构建了交易经济学理论体系,并基于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不同于主流经济理论的图景.总体来看,交易经济学理论架构从三个层次展开,分别是描述主体行为的微观层次,短时域上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宏观层次,以及长时域上经济系统演化的远观层次.笔者认为,本书在微观、宏观和远观三个层次上对主流理论形成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在进入21世纪后被西方学者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对其中主要研究论点和方法作了评述,包括跨国公司资源的国际化,着重于研发的国际化,政府、高校、机构的国际化以及针对欧美各国及日本的个体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国内外研究,都较缺少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且关于中国的个体研究也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我国政府于19 98年 2月决定建设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目标是到2 0 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包括 :知识创新系统 (国家科研机构为主 ) ;技术创新系统(国家高新技术集团为主 ) ;知识传播系统 (高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主 ) ;知识应用系统 (企业与社会为主 )。从这四个子系统来看 ,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其中知识传播系统起着关键和纽带作用 ,关系到创新的科学技术能否及时、及早转化为生产力。同时 ,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能否建成 ,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9.
虽然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但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与国家创新系统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却存在着简单对应和复制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缺乏互融互动和区域内空间布局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陕西区域创新效益的提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20.
基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前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完整、开放并不断自我发展的系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单元。它的能动主体包含政府、企业、人才、研发机构等要素,它的作用条件包括科技资源、法律制度、基础设施、社会舆论等环境,它的运作机制是互动、互融、互促的,它的效能作用是可以通过行政政策等手段来调控。溯源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和政府管理理论,特别借鉴我国基层科技工作的理论成果,对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主体要素、创新环境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为各地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